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用詩歌記錄民工時代
2006-04-27

      ——民工詩人、“你的農民兄弟”黃理波的八年流浪生活
     
  南方農村報     
        
  【印象】
    理波與我的會面約在12月1日晚上7點。他白天絕對請不到假,他是一名農民工。
    理波在陽東縣雅韶鎮一家木廠打工。因為其他采訪的耽擱,我一直到晚上6點半才趕到陽江。電話里,他對我說;“你可以坐二路公交車來雅韶,只要一塊錢。不用打車,那樣要花30塊。”理波是個保持節儉習慣的農民工。
    理波姓黃,是同事翊飛的網友。翊飛對我講,還是見見理波吧,他是一名網絡詩人呢。從去年開始,他的詩歌便常常見諸網絡,迄今已數萬字。令人驚訝的是,理波只讀過初二。
    理波發表詩歌,用的網名是“你的農民兄弟”。網名決定他詩歌的介入視角和價值取向。與有的詩人不一樣,理波關注的并不是風花雪月,而是農民和農民工的生存狀態。他筆下的農民工,是和他一樣的普通農民工,有時也是他自己。
    閱讀理波的文字,感覺他有一顆激情揮灑的狂野內心。然而,現實中的他很靦腆,加上年輕,就給人一種鄰家小弟般的可愛甚至稚氣。當然,這些都是表象,理波實際上是個喜歡深沉思索的人。
    12月1日的晚上,我和理波在雅韶的路旁小飯館里邊吃邊聊。理波平時不抽煙不喝酒。但在我的堅持下,他喝了一杯啤酒;后來聊得投機,還是在我的堅持下,他抽了一根煙。席間,他掉了一只筷子,但他并不喊服務員,而是自己跑到廚房去拿。他還替我買了一支一塊錢的圓珠筆,怎么也不肯收我的錢。
    我們在雅韶25元一宿的地下旅館里繼續徹夜長談。理波說起了網名“你的農民兄弟”的由來。他說他老家有個親戚,農民出身,后來當了個小官員,便看不起鄉親了。“我很討厭這種人,”理波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農民這個詞,并不是愚昧、弱智的代名詞。相反,這也是一個讓人尊敬的名詞!”
    我已經在網上閱讀過理波的部分詩歌。我感覺,他的語言偏重敘述,幾乎直指現實的內核;他的筆觸相當廣泛,差不多構成一種農民工時代的史述;他熱衷抒情,并且全是熱烈的真情實感;而給人印象尤深的是,他的詩歌充滿著探討和思索。理波給我的感覺不僅是一名詩人,更像是一名思想家。毫無疑問,理波正在影響我的世界觀。
    有關農民工的一切,正成為中國當代史中最為厚重的部分之一,理波詩歌的意義注定不同尋常。我們關注理波和其他農民工,與理波關注農民工時代,這是一致的。讓我們共同關注吧,關注的意義肯定會超越新聞本身。
          
   【記錄】
   他從田間走來
          
   工廠就是一條小小的流水線/流走了我的青春/流走了我的愛情/流走了我不多的自由和尊嚴/這里,沒有八小時工作制/這里,沒有雙休日/這里,沒有“五一”和“十一”旅游黃金周/這里,就連那原本屬于我們血汗錢的工資/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欠,拖欠,拖欠
     ——黃理波《農民工之痛》
      
    農民工的父母都是農民,這幾乎不會有錯。
    1981年3月,理波出生在廣西桂林的永福縣三皇鄉榮田村鋪上屯,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的童年、少年與一般農家小孩無異。
    給他印象深刻的是1996年。他讀完初二了,成績中上,但父母卻要他輟學回家。這是個普通農民家庭必須面對的選擇:兄妹三人都在讀書,家里已經負擔不起了。理波、小弟、小妹,他們當年分別是15歲、12歲、10歲。
    雖然內心沉重,“誰沒有大學夢啊?現在還覺得有點傷心”,但理波還是貌似輕松地說:“輟學次日,我便右肩扛鋤頭,左手握鐮刀,隨父母下田參加‘農業大割命’。”一年后,小妹也輟學了。
    只留下成績最好的小弟繼續讀書。大學學費那么貴,小弟就沒有考高中。小弟還爭氣,考上了江蘇徐州一家中專,可通知書一來,全家人傻眼了:中專的學費也很貴,第一年要花7000元!結果,小弟也輟學了。
    命運仿佛給兄妹三人開了一個玩笑,“但想想,又找不出有哪個地方不對,看看周圍,農村的孩子都是這樣,家庭條件不允許啊”。
    不讀書了,種田又不賺錢,怎么辦?進城打工!
    理波在網上有一段這樣的自述:“1998年,17歲。跟偶(我)爹第一次進城。TMD,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房子比大樹高,花草趴在空中笑,四條輪子的怪物在飛跑,大姑娘穿的衣服比偶的還少……”
    在桂林打工兩年之后,2003年3月,理波來到更為都市化的東莞長安,這段時間的生活,是他打工生涯中最受刺激的。
   “有個老鄉在那邊種菜,能住下。我、小弟,還有一位老鄉,便一起去找工作。在街頭,我花50塊錢買了一張假初中文憑,開始四處報名。后來,我們同時進了一家皮鞋廠。但這里工作環境太差了,不說氣味難聞,連作息安排也吃不消:早上7點到12點,下午1點至6點,晚上7點到11點,天天如此。吃飯、上班,全部吹口哨,飯還含在嘴里,就聽見口哨響了,催命一樣催上班。”
    結果,三個人干了3天,工資都沒領就出來了。
    “繼續找工作。慢慢才發現,原來找工也要靠關系。說是考試,實際上人員都是內定了的,不是老鄉,就是親戚。有時五六個職位,卻有100多人排隊報名。
    “有些人找不到工作,在街上推車擺攤,可是,有的城管就拿菜刀、鐵錘來趕,不砍人,專砍板車的輪胎,好恐怖啊。我對東莞沒什么好印象,對桂林也沒有,桂林不少地方,連三輪車、自行車都不能通行。”
    三個人找了一個月的工作,應聘了十幾家工廠,但一直沒有適合的工作。最后,他們離開了。
          
    【記錄】
    在黑夜中歌唱
            
    這是午夜的工廠,這是工廠孤寂的時光/姑娘們各自癡迷于言情小說的纏綿/兄弟們各自沉醉于黃色錄像的放蕩/這些亞當夏娃的子孫,內心有愛情的渴望、夢想/卻已沒有了彼此相愛的熱情和信仰/面包砸碎了玫瑰,愛情臣服了金錢
    ——黃理波《在工廠,兄弟們被愛情遺忘》
    理波最后來到了雅韶,“2002年,我父母先在這邊的荔枝園打工。農場主認識我們木廠的老板,便把我引薦進來啦”。
    這是熟人幫的忙,理波感到很幸運。
    讓理波感到更幸運的是,這里能夠每兩個月發一次工資,“以前工作過的地方,發工資很不定期,有的半年一次,有的則要等到年底才發”。
    雖然不時能和父母見上一面,但小弟、小妹分別在陽江、廣州打工,特別是年過七十的爺爺、奶奶在老家相依為命,理波“經常想起來都有一種罪惡感”。
    理波很珍惜目前這份工作。他從普工做起,已經進了技術部。
    但理波有時又覺得前途渺茫,沒有明天的生活令他消極。
    除了打牌、喝酒、賭錢、錄像外,工友們基本沒有其他娛樂了。也有夫妻一起打工的,但這里沒有夫妻房,只有集體宿舍,“兩張床拼一拼,拉個布簾擋一下就是他們的家庭生活了”。
    理波認為,自己精神上受到的壓抑最苦悶,而這也反映了農民工精神上的普遍苦悶。
    理波寫詩完全是在自發狀態下進行的。
    讀書時,他的寫作水平并不出色,“語文成績也就70多分吧”。但是去年3月前后,多年來的親身打工生活突然給了他強烈沖動。也就是來到雅韶前后的那段時間。
    這時,理波剛好開始接觸網絡,“大約在寫出第一首詩后的幾個月,學會了上網,第一次使用智能ABC打字”。
    理波說,他首先要感謝兩個網友。一個是“走向新生”,江蘇的;一個是“無為老農”,山東的一個中學老師。理波說“謝謝他們給我指明了正路。他們還給了我很多物質幫助,給我寄來了不少詩集”。
    理波說他最喜歡魯迅的散文詩,“《野草》真是絕美啊”。理波還喜歡余杰的文章,馬克·吐溫、契訶夫的小說……
    理波后來在網上回憶:“2004年,偶(我)行走‘天涯社區’,無意中在‘關天茶社’里看到南方報業某報的一篇文章。于是,我開始喜歡上‘天涯’了。三更半夜常去‘關天茶舍’久坐。不過,在此偶勇敢保證:這里絕對沒有小姐三陪,但可能有不少梁山好漢,才狼俠女以及胸懷大志的兄弟。”
    終于有一天,理波首次在天涯社區的“關天茶舍”發表詩歌,就是那首《我的流浪》。首次發表詩歌,讓理波確定今后的寫作要與現實不離不棄。
    自從認識網絡之后,理波開始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在工作之余,先打好詩歌腹稿,謄在筆記本上,有空時便拿去網上發表。雅韶去年還沒有網吧,理波就坐公車去陽江上網。
    理波說,通過網絡,他認識了不少知名不知名的朋友,得到了不少鼓勵和支持。理波在網上認識了《南風窗》記者熊培云,熊在法國,還不時給他鼓勵。
    “我要謝謝網友給我的幫助,他們讓我變得積極起來,我會繼續寫下去。”理波這樣說。
     雅韶的黑夜之中,理波當著我的面吟誦起海子的《天堂夜歌》:天堂的夜歌/夜歌歌唱了我/……/這是我的夜歌/歌唱那些人/那些黑夜/那些秘密火柴/投入天堂之火……
      
          
    【對話】
    “我很想討個老婆”
          
    記者:理波,你為什么要寫詩?
    黃理波:寫詩是我的精神支柱。我認為自己是一名理想主義者、思想者。我靠寫詩進行內心的傾訴。
    記者:你認為你寫詩能夠堅持嗎?
    黃理波:我相信能。我要為最底層的人寫詩。在太平盛世,還有一個龐大的群體正生活在苦難之中。
    記者:你怎樣理解詩歌?我覺得你的詩歌敘述有一種尖銳的力度。
    黃理波:詩歌本身就應該見證歷史,詩人就是時代的歌者。我的詩歌尖銳嗎?我一點也不覺得,我只是描述現實。要我寫與身邊生活無關的事情嗎?寫虛構的嗎?我還來不及思考呢。現實是寫作的土壤,我本來置身其中。要說寫作時的謀劃,那就是我急著想把現實呈現給大家看。
    記者:你有不少思考是關于農民工的。其實,解決農民工問題有多種因素,農民工自身也有一些缺陷,你怎么看待?
    黃理波:對。農民工自己是有缺點,思想狹隘、自以為是、自私、不團結、做事斤斤計較、沒有上進心。比如,有同事說我是書呆子,其實愛好文藝是種精神追求。農民工,應該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既要有物質追求,也要有精神追求。另外,外界的援助和關懷也非常重要。
    記者:談談你的理想。
    黃理波:我的理想有三個。一、當一名詩人;二、當一名平面設計師(我正在木廠設計部學電腦設計);其三、娶一個老婆。你不要笑,娶老婆真的是我的一個理想。但我在廠里上班,哪里有機會接觸女孩子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