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受了委屈,回家來吧——所羅門群島華人獲救記(圖)
2006-04-27

12歲的輝仔終于回到了家 本報記者 麥圈/圖

  所羅門群島,一個少有中國人知道的太平洋島國,一場騷亂終于使之一夜聞名。

  一個與中國尚無外交關系的國家,數千僑胞在面臨危險。于是,一場輾轉多國的大營救隨即展開。從4月18日騷亂初起,到25日凌晨同胞全部回國,按照中國政府的部署,從外交部到相關使領館,從各級僑務部門到航空公司,共同完成了一場空前的“曲線救僑”行動。

  “回來了,回來了”

  4月25日凌晨,“CZ556”一閃一閃出現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電子顯示屏上,出發地一欄顯示為空,然而此刻聚集在到達大廳里的大多數等待者,卻清楚知道飛機來自何方。

  平日里的這個時間,大廳是清冷的,但現在,國際到達出口被團團圍住,標明不同地方、單位的迎接牌十幾個一溜排開。盡管知道母親和女兒已上了飛機,人群中的黃太太臉上依然寫滿焦慮。“到了,到了,回來了,回來了!”長時間的等待之后,微笑與喜悅仿佛突然之間就充滿了整個大廳。愁眉為之一舒的黃太太,向出口涌去,她的母親和女兒遠遠地已在向她招手。

  “媽媽、媽媽……”開心地笑著迎上前,牽住了母親的手,抱住了女兒的肩。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淚水在這一呼一應之間,又悄然落下。

  同樣的一幕,同樣的情緒曾在兩天前出現在這個大廳里,年輕的李玉蘭和她6個月大的兒子成為首批從所羅門群島歸國的僑胞之一。李玉蘭用大毛巾嚴嚴實實地裹著兒子。廣東省僑辦主任呂偉雄臨時客串“保鏢”,護送兩母子離開通道。

  18日應急機制啟動

  得知太太李玉蘭和兒子,已平安回到江門的家里,譚競潛總算放下了心。他最終沒有上包機,想留下來等到局勢的穩定,看看生意還可不可以繼續下去。

  譚競潛已在當地打拼了三年,他從沒有想到這次的破壞會這么突然,這么嚴重。

  4月18日,是所羅門新一屆總理選舉公布結果的日子。譚競潛的一位警察朋友很早就警告他們要小心“有人搞事”,他也很小心地,不到下午兩點,就關了自己雜貨店回家。

  果然,下午3點后,數百名示威者離開國會山,轉而涌向國會山下的唐人街。

  接近6點,廣播里傳來消息,已經有人開始在唐人街砸店,燒店了。因為店離唐人街還有一點距離,所以沒有遭遇火劫,譚競潛和李玉蘭略微松了口氣。

  之后,譚競潛夫婦就一直在聯系當地的朋友,互相告知最新情況。他們也打電話給國內的親人,報了平安。

  因為擔心事態繼續惡化,譚競潛跟朋友們商量著要聯系使館,他們通過電話聯絡了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新)的使館和臺灣駐所羅門的“使館”。

  幾乎與所羅門的華商店鋪遭遇劫難同時,中國駐巴新使館就獲知了有關情況,中國與所羅門沒有建立外交關系,這個使館最方便聯絡所羅門。所羅門當地的情況通過多個渠道紛紛傳入國內。而當譚競潛和眾多同胞在所羅門尋求救援之時,一場緊急救援行動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18日,中國外交部啟動應急機制,中國駐巴新使館的應急機制也于當日立即啟動。

  19日救援行動展開

  19日凌晨2點,譚競潛聽到有人往他家前面的房子丟石頭,還聽到有人進去搶。他們也無處可去,只好打電話給一些朋友和警察,可是很多路都被封了,“雖然他們很想過來幫忙,可是也過不來”。

  當譚競潛、李玉蘭夫婦正為安全憂慮時,19日凌晨,一場緊急會議在中國駐巴新的使館內召開了,主題是如何保護在所羅門的華人利益。

  中國駐巴新使館首先聯絡所羅門警方,要求所方立即采取措施,制止針對華人華僑的搶劫和縱火行為,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之后,使館還請求當地的國際紅十字會和當地紅十字會取得聯系,希望他們能夠出面保護在所華人;使館方面與當地的華僑組織“中華總會”保持聯系。經過多方溝通,迅速把500名受困僑胞安置在霍尼亞拉的警察總部,并做好安撫工作,并為他們提供食物和衣服。

曾經一起舞獅慶賀春節的店鋪,現在已經蕩然無存 麥圈/圖

  中國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使領館也緊急行動起來。19日,中國駐澳、駐新大使分別緊急聯絡澳新兩國的相關部門及官員,了解所羅門群島局勢的最新情況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采取的措施,商請“駐所羅門群島援助團”敦促所方采取有效措施。

  19日,通過一個警察朋友的幫助,譚競潛終于輾轉來到警員俱樂部的一個臨時避難所,開始了三天的“難民”生活。

  在譚成為“難民”之前,廣東省僑辦已介入對華人的救援,僑辦主任呂偉雄多次致電正在當地警察局避難的華僑華人知名人士,了解情況,叮囑僑胞要保持冷靜,相互團結,確保生命安全。當天,呂即將所了解的情況向外交部等中央有關部門作了通報。

  然而,所羅門的形勢終于近乎失控,學校、銀行、超市、郵局以及政府機關全部關門。因為沒有政府的指令,軍隊只能觀望,警力不足的警察局再也無法控制局勢。澳大利亞及新西蘭駐軍組成的聯合維和部隊甚至被迫使用了化學藥劑。

  20日僑胞開始撤離

  接到國內要求中國駐巴新使館派人前往所羅門的指示后,參贊高鋒和領事官員王崗就忙碌起來。

  在警員俱樂部的“難民營”里,譚競潛遇到了400多名與他們有著類似經歷的同胞。有人從屋頂上逃生,也有人開著車沖出重圍。不少人穿著拖鞋,短褲,連護照都來不及拿。

  “臺灣在這邊駐有使館,可是他們只是派了兩個人來警察局看了看。”這讓譚不無氣憤。但很快,他們就接到了來自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使館電話,“知道使館會派人過來以后,很多人都很開心,我們一直都堅信國家會來救我們,所以大家都沒有恐慌。”

  20日早晨,經過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多方協調,部分中國僑民搭乘一架澳大利亞軍用飛機逃離所羅門,抵達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湯斯維爾。由于當時他們不少人身上沒有任何證件,甚至身無分文。中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一直陪同他們辦理各種手續,并安排他們住在悉尼當地賓館。

  澳洲移民局為這首批回國的15名撤離人員辦理了一個月的臨時入境手續,中國駐悉尼領事館也是連夜辦理“臨時護照”。

  經中國駐新西蘭使館協調,新西蘭政府20日允許部分持有效證件的中國僑民搭乘其軍機撤離。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使館優先安排部分老、幼、病僑民搭乘新西蘭軍機離開所羅門群島赴新西蘭。

  中國駐巴新使館先后與新西蘭駐巴新、所羅門高專署和所警方、“南太地區駐所羅門群島援助團”聯系,最終安排10名婦、老、幼、病僑民于20日晚9:40離開所羅門。

  帶著孩子的李玉蘭也得以在20日搭乘新西蘭軍用飛機逃離所羅門,之后她們輾轉抵達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

  這一天,隨著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增援部隊趕到,局勢開始趨向平靜。

  21日中國外交官來了

  中國駐巴新使館參贊高鋒和領事王崗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做好了一切準備,終于在21日中午坐上前往所羅門的飛機。

  譚競潛和他的朋友們對中國外交官的到來感到很興奮。

  高鋒告訴記者,他一到所羅門就趕去了警察總部,看望華人。“主要傳達了國家的關心,也帶去了一些藥品和必需品。”很多華人強烈要求回國,高鋒于是向中國駐巴新大使報告,盡快組織撤離。

  “之前因為都是通過電話了解當地情況,我們心里也沒有底。”高鋒告訴記者,“到了所羅門,親眼看到華人的情況真的是很差。他們住的地方只有屋頂,沒有墻,當地天氣又非常炎熱。有不少人都生病了。醫院的條件也很糟。而且這些人的家和店好多被燒了,基本上沒有辦法留在那里。”

  到達當天,高鋒去看了唐人街,他注意到,這次的攻擊的確是針對華人,“華人商店隔壁的本地人商店,都還是完好的”。

  21日晚,高鋒從中國駐巴新使館接到消息,“說明天中午1點,會有一部巴新的民航包機,可以有90人第一批撤離。我們決定是讓一些帶小孩的、一些生病的和老人家先走,還要考慮到他們的家人,盡量不要讓他們分開,盡量一起走。”

  當天,又有10名華人搭乘新西蘭軍機前往奧克蘭,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立即準備安置場所,購置棉被、衣物、食品等物品。

  22日南航緊急領命

  為做好撤離工作,高鋒的另一個工作是核準名單。高鋒連夜去當地警察部門,整理出第一批先走的100人的名單,忙到22日三四點才搞完。甫一核準,立即把名單傳回中國駐巴新使館。

  中國駐巴新使館則去和巴新的高專辦理入境手續,并聯絡航空公司,辦理機票。

  高鋒介紹,“華人基本都很合作,雖然有些也反映自己的困難,想先走,我們都會好好安慰,告訴他們要團結互助。他們最后都很聽從我們的安排。”

  撤離中最關鍵的就是車輛和安全的問題。在一個華人警察幫助聯系下,華商關振橋借了其公司的三輛卡車給高鋒。

  經過多番交涉,最后由澳大利亞軍方護送車隊。11點多的時候,卡車終于趕到了機場,送走了第一批華人。

  撤離華人的決定作出后,南方航空公司緊急行動起來,僅用3個多小時就選定了執飛機組人員名單。22日中午時分,年輕機長金巍峰接到緊急通知———帶隊執行所羅門接僑包機任務,他6年前曾執行過所羅門接僑任務。

  22日下午,南方航空公司召集飛行、客艙、機務、地保、SOC(運行控制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協調會,機組在會上便拿到第一手資料。包括飛行計劃、航路高空圖、航行通告、沿路備降場及目的地的資料、預計天氣等。

  22日下午2時30分,省僑辦主任呂偉雄再次連線所羅門群島的華僑,了解事件的進展情況。

  23日第一批僑胞回到國內

  到了所羅門后,高鋒和王崗就基本沒怎么休息。“就想著趕快辦完工作,趕快讓華人離開,所以我們基本上是沒日沒夜。”甚至連吃中飯都來不及。

  隨著情況的好轉,23日,譚競潛就離開了警察局,住到了朋友家里。他和一些華商曾在警方的護衛下去唐人街看過,“看到那些景象都會想哭。幾十間店燒到什么都不剩。現在晚上6點以后就有宵禁。”

  23日下午6:10,13名僑胞輾轉從澳大利亞悉尼搭乘航班回到廣州。呂偉雄和工作人員早早趕到機場迎接,并協助他們入境。看到李玉蘭的孩子很小,呂刻意小心地護著。呂一邊帶著僑胞去餐廳吃“壓驚”飯,一邊指揮各處的人員,還要幫記者安排采訪。

  南航的班機剛落地不久,兩名自所羅門回國的江蘇男子搭乘東航航班于晚上7點14分左右抵達浦東國際機場。

  整個行動中,幫助撤回的對象還包括臺灣同胞以及持有所羅門護照的華人,國際上類似的做法中并不多見。外交部也決定,這次的撤離工作,是按“自愿”原則,決定權在華僑華人自己。

  24日圓滿的句號

  到了24日,還差十幾個人的簽證沒下來。高鋒他們當即和巴新的高專聯系,“由他給這些沒證件的華人開了一張證明,讓他們可以有證明回到國內。”

  終于,高鋒、王崗得以帶著最后一批63名在所羅門群島騷亂中被困的僑民抵達巴新首都莫爾斯比港。從22日開始,受困華僑華人總共分成四批搭專機,一共有312名華人平安轉移。

  北京時間24日上午8:35,南航CZ555航班從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起飛。南航地服部派專人隨包機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斯比港,他們負責協調航班在當地的地面服務保障作業等工作。飛機于當地時間下午4∶50到達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斯比港。

  下午18時30分,飛機從莫爾斯比港起飛,帶著300多名同胞,飛往廣州。

  飛機還未落地,呂偉雄的名字卻為飛機上的僑胞所熟知,所羅門群島當地的僑領告訴撤出的同胞,“回到廣州后,有困難就找呂偉雄。”因此很多僑胞一下飛機就說,一定要看看省僑辦主任究竟長什么樣。25日,除2人自行離開巴新外,其余310人都返回他們各自的家鄉。至此,一幕驚心動魄,跨越五國的曲線救僑行動終于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救援同胞:廣東省僑辦主任的六天六夜

  19日早上,電話與呂偉雄幾乎是前后腳踏進廣東省僑辦的辦公室。

  電話中,一位姓鄧的先生焦急地說起所羅門的騷亂,說當地華人正處于危險中。放下電話,呂偉雄立即撥通了廣東海外僑胞協會在所羅門的負責人王家興的電話。那一刻,王家興正在驅車前往唐人街的路上。

  兩個電話大體勾勒出了所羅門正在發生的一切。

  長期以來,呂偉雄和他的同事一直都在跟進所羅門的情況。呂偉雄知道,所羅門華人組織較弱。要幫助遠在萬里之外的同胞,只有靠國內的積極主動,而他們責任重大。

  在核實情況后十分鐘不到,呂偉雄就把了解到的情況上報到了國僑辦的國外司。呂偉雄知道,他們會向領事司反映。

  呂偉雄讓僑辦每兩個小時就打電話過去詢問當地僑民的最新狀況,也隨時與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的使館互通信息。

  20日,呂偉雄很快就接獲做好應急救援的指示,把整理好的情況上報給廣東省委、省政府。應急小組當天即告成立,顯然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一件大事情。剩下的就是考慮實施救援了。

  23日,一批先期乘澳大利亞軍機抵達布里斯班的華人想立刻回國,但身上只有澳大利亞發給他們的每人150澳元,肯定不夠。在得知布里斯班的情況后,呂偉雄立刻決定傳真過去一份擔保書,承諾如果這些華僑華人屆時不能承擔回國費用,則全部由廣東省僑辦承擔。擔保書傳過去后,僑辦很快就得到反饋,他們當天就坐上了回國的飛機。

  這一下,呂偉雄又忙碌起來,為他們準備好回家的車輛。但僑辦只知道他們的姓名,不知道他們是哪里人,根本無法派車。關鍵時候,南方航空公司幫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飛機落地之前,所有人的信息就已經到了呂偉雄的手中。

  25日,載著大隊人馬的包機也終于降落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這些天,省僑辦事無巨細,可是忙壞了。有記者問他,“這下可以輕松一點了吧?”呂偉雄笑言,“哪里,事情才剛剛開始。還要考慮僑胞回國后在國內的生活,小孩子的讀書問題,在所羅門的生意啊,將來他們要回所羅門是否還要協助啊等等。”

  不過現在,呂偉雄可能還來不及仔細考慮這些事情,因為第二天他就要趕去江門看看這些僑胞。

來源:南方周末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