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災難考驗中國(轉載)
2006-01-03
2005年歲末,負責安全生產的中國安全監察部門的官員們仍是最忙碌的一群人。一年來,人們已經熟悉了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那緊鎖的眉頭和從一個災難現場到另一個災難現場疲憊奔波的身影。
    通過中國安全網,可以看到2005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天災人禍仍伴生期間。對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來說,諸如臺風、地震、洪水、禽流感、礦難、火災、雪災、水污染、交通事故等不可抗力或人為造成的天災人禍交織出現并不奇怪。
    災難使受難者失去親人,投資方損失掉金錢,國家或地方區域甚至行業經濟運行受到影響;對執政黨來說,災難更是一次對其執政能力的考驗和檢閱。災難發生之后,政府抵抗災難的實力、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的運行以及如何化解因災難而觸發的社會風險,上述對執政黨來說,顯然更為重要?!  ?
    事實上,“蝴蝶效應”適用于中國大多數的災難路線圖。但事故來臨之前的征候往往被忽略,追逐利益的過程中,死神的微笑常常被大把的鈔票所遮蔽。
    回顧2005,重溫災難考驗中國的每一個細節仍十分必要并足以警示未來。
   
             GDP1000美元下的中國災難現實

    1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公布,根據經濟普查資料初步測算的結果顯示,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159878億元,比年快報核算數增多2.3萬億元,增加了16.8%。而我國GDP總量調整后,人均水平在世界上的位次變化仍然不大,排名仍在100位之后,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
    2005年,臺風、雪災、地震等天災給經濟運行帶來的損失有目共睹;僅浙江一省,2005年,因夏季頻頻光顧的臺風襲擊經濟損失十億元;而肆虐山東膠東半島二十余天的暴風雪給威海一市造成損失超過5億元。
    11月,發生在江西九江的地震則造成至少40萬人在寒冷的冬天露宿街頭,無家可歸。
    12月14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首席獸醫官、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宣布:2005年以來,中國共有11個省區、23個地市、30個縣(市區)、55個鄉鎮、112個村發生30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其中青海省發生1起候鳥疫情。共有15.82萬只禽發病,死亡15.12萬只,撲殺家禽2222.58萬只。
    …………
   記者曾對人均GDP1000美元下的中國反災難戰略予以關注。2005年,火災、礦難、水污染、交通事故等責任事故頻發。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安全問題專家提出一個不容樂觀的事實:中國正進入第五個事故高發期,安全生產問題十分嚴峻,并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國家煤炭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趙鐵錘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通過對一些國家安全生產形勢的分析,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這個區間時,是安全生產事故的高發期。而中國正處于這個階段。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也認為,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是一個坎。一些國家GDP到1000美元后,經濟發展放緩或停滯不前。一些國家在此期間出現社會動蕩,社會問題和社會沖突掩埋或窒息了經濟的增長。
    一組可資證明的數據是,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調度中心的統計,截至12月18日,今年全國共發生各類事故691057起,死亡119827人。
    顯然,人們對2005年礦難事故之頻仍記憶猶新。據統計,今年以來煤礦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別重大事故11起,其中發生了四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進入十二月,天災人禍并沒有因年關將近而停止。
    12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劉官屯煤礦發生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91人死亡,另有17人下落不明。這是2005年以來第四起、建國以來第22起涉難百人以上的煤礦事故;更是在全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講話,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安全防范,深入開展“兩個攻堅戰”的情況下發生的。
    “事故傷亡慘重,性質惡劣,負面影響很大,教訓十分深刻。短短十天時間,連續發生了黑龍江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和河北唐山劉官屯煤礦兩起百人以上煤礦事故,使本來已經相當嚴峻的煤礦安全形勢雪上加霜,也使我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2月12日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在全國安全生產視頻會議上心情沉重。
    12月15日,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發生火災,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
    12月22日,四川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發生瓦斯爆炸,造成44人死亡9人受傷;
    12月24日,一輛長途客車墜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境內的黃河內。僅有9人生還,司乘人員及乘客27名乘客遇難;
    12月25日晚11時,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檀島西餐廳25日晚11時左右發生火災,造成26人死亡,11人受傷;
    12月26日凌晨零時3分,深圳龍崗區布吉街道坂田社區長發中路5座居民樓連發大火,二千余人緊急疏散,上千戶居民財產在煙火中化為灰燼。
    …………
    而根據‘海恩事故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事實也的確如此。12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指出,中國官方已調查結案的六起煤礦特別重大事故(陜西銅川陳家山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山西朔州細水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河北承德暖兒河礦業公司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山西忻州寧武縣賈家堡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新疆阜康市神龍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廣東梅州興寧市大興煤礦透水事故)都屬于責任事故。
    李毅中在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造成事故多發還有深層次原因:第一是經濟增長方式落后;第二是行業管理弱化,安全監管體制不健全;第三是安全投入不足,歷史欠帳較多;第四是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而培訓、教育缺失;第五是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事故背后的腐敗,這些都制約著、影響著安全形勢的好轉。 
   
           事故頻發下的官員問責風暴

    12月1日,在七臺河“11·27”東風礦難現場,《了望東方周刊》記者親眼目睹在事故搶險救災指揮部的通氣會上,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指斥東風煤礦總經理和總工程師對國務院規定置若罔聞,“連小煤窯主都不如!”煤礦安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作風再一次震動國人。
    廣東梅州興寧市大興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后,礦主竟揚言,要拿出三億元來擺平官員。礦難背后的官商勾結和權錢交易浮出水面。
    每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安監總局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關注焦點。2005年對升格之后的國家安監總局來說,壓力始終存在。仔細研究國家安監總局官員們這一年的行程表,會發現,這一年,相當多的官員在北京辦公的時間可能還不到三分之一。而在危難之中上任的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更數次在事故現場向主管官員發難。
    2005年,也是高層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置力度最大的一年。
    根據《行政監察法》和《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監察機關對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實施監察,并參加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監察機關參加事故調查的主要任務,一是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的監察對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二是對事故調查工作進行監督,以確保事故調查的客觀公正。
    2005年,國家監察部參與事故調查組成為慣例。
    12月23日,國家監察部副部長陳昌智向公眾通報了對六起特別重大煤礦安全事故有關責任人員的處理情況。
在這六起特別重大事故中,共處理222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處理96人;如山西朔州細水煤礦礦長、副礦長、調度員及駐礦安監員、鄉安監站站長等9人,河北承德暖兒河煤礦事故當班調度員及總工程師、總經理、生產經營決策人等4人,新疆阜康神龍煤礦董事長、礦長、副礦長、總工程師及有關人員12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6人,其中行政撤職40人。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人員中,有省(部)級干部2人,地(廳)級干部18人,縣(處)級干部41人,科級以下及其他人員65人。其中,國務院研究決定,給予陜西省原副省長鞏德順行政記過處分,廣東省副省長游寧豐行政記大過處分。并責成陜西省人民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作出書面檢查。
    2005年,重大責任事故發生后,負有領導責任的官員被問責已成慣例。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車間發生爆炸,導致松花江水被污染,下游城市的生產生活用水安全受到影響。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解振華因此提出辭職,國務院于12月2日免去了他的局長職務,并任命周生賢為局長。
  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2月2日發布的一份通報稱,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發生后,國家環保總局作為國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事件重視不夠,對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估計不足,對這起事件造成的損失負有責任。為此,解振華向黨中央、國務院申請辭去國家環 境保護總局局長職務,這一請求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批準。
    從中央解除解振華的職務,亦可看出中央對今后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誰不重視環境保護,誰對造成環境污染負有重要責任,就摘誰的烏紗帽。更給全國地方環保官員一個警示,做好自己的份內的工作,服務于經濟建設。
             
 
                                         突發災難考驗政府應急機制
       
    在災難來臨關頭最需要的兩個因素是團結和紀律,團結就是力量。
    從美國炭疽病案中我們看到,從2001年10月15日上午9:45分,美國國會大廈工作人員打開了一封含有炭疽病毒的信件開始,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包括數據管理專家、流行病學專家、微生物學專家、溝通專家等)組成的快速反應小組立即奔赴突發事件現場,為州和地方提供應急支持。在整個炭疽襲擊的應對過程中,聯邦、地區、州、和地方努力保持高度協作和溝通,多個系統在同時協同運轉。國家衛生服務部門通過CDC為州和地方衛生部門提供9.18億美元的資助,以提高整個縱向應對系統預防公共衛生領域的恐怖襲擊、提高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整體能力。
    2005年11月20日,吉石化爆炸導至松花江下游特大城市哈爾濱停水之后,黑龍江省政府及哈爾濱市政府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對停水的原因也在短暫的猶豫之后迅速予以公開。
    清華大學博士楊燕綏認為,在危機關頭談知情權更容易理解其深刻含義。國家團結有賴于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因此,政府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就必須保證在第一時間里對外公布一致的、可靠的信息;如果隱瞞信息、信息不實和用虛假信息愚弄公民,不僅會導致更多毫無權威的信息發布源,更重要的是失去政府信息的權威性,加大百姓的恐慌心理程度,導致集中購物和提款這樣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動;失信于民還會失去克服危機的最佳時機和最有利的條件。
    從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處理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度與公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成正比例的。當中國政府如實公布并向下游俄羅斯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通告水污染情況及相關數據,并援助俄方共同治理水污染時,中國政府的務實態度和及時公開數據獲得了鄰國的諒解。
    事實上,在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禽流感上,中國政府的務實態度已經被國際所承認,各種合作項目正在開展。
    12月20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伊萊亞斯·澤爾霍尼博士在北京表示,中國政府在禽流感防治和疫情通報方面是“完全開放和透明”的,兩國衛生部和農業部的相關人員正在就提高病毒監測和診斷能力開展合作,并為此訓練相關人員。
    自從“非典”之后,中國各省、市都確立了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例如山西省政府要求,一旦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各部門應及時如實向省政府用書面方式以信息的形式報送,緊急情況可先通過電話報告,報告時間最遲不得超過三小時,不得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否則將依照《公務員法》及其他相關規定,實行責任追究制度。情節嚴重構成犯罪者,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然而,礦難瞞報事故仍有發生。國務院已處理的六起特大煤礦安全事故中,就有三起存在著瞞報。對瞞報者,一經查出,等待的將是最嚴厲的處理。
    在12月12日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視頻會議上,國家安監總局宣布,針對整頓關閉工作中一些煤礦企業、一些地方政府、一些安全監管和行業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更加嚴格的七項“斷然措施”,堅決剎住煤礦重特大事故多發的勢頭。
    目前,以國務院安委會名義,分別對山西、河北、內蒙、遼寧、河南、江西、貴州、陜西8個產煤重點省區進行的煤礦安全專項督查正在進行之中。
                          
               清理官股觸動利益集團
   
     2005年,由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起的清理糾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直接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
     圍繞著清理“官股”,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博弈成為一個焦點。盡管在清理“官股”伊始階段,有官員稱,“寧可丟官,也不退股”,但在中央的強大壓力下,截至2005年10月20日,4578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共已從煤礦撤走股資4,73億元。監察部副部分陳昌智表示,下一步要組織各地抓緊完成登記申報情況的核實和處理工作,特別是要查清投資入股人員撤資情況,防止出現弄虛作假、“明撤暗持”問題。
    另一方面,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12月23日表示,今年中國將關閉四千個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非法煤礦。這些煤礦的關閉,不會對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他介紹說,這些礦都是小礦,年生產能力大概在一萬噸到三萬噸。四千個煤礦合起來的能力也不到一億噸,不會影響煤炭的市場供應。而這些煤礦是輕視生命、滋生事故的事故源,非關不可。目前,中國的煤炭庫存一點三九億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三成四,煤炭的供應緊張情況已經趨緩。
    面對頻發的礦難,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一直是全社會的共同呼聲。然而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有關負責人卻指出,雖然檢察機關肩負著查處礦難背后瀆職案件的職責,但由于多種原因,查處還比較艱難,查處力度明顯不夠。
    從目前檢察機關查處案件情況看,礦難等重大安全事故往往涉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貪污受賄等職務犯罪案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違法違規,褻瀆和濫用職權,甚至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是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組來自貴州省檢察院的數據卻透出了這樣一個事實:2003年至2004年,貴州全省共發生煤礦安全事故1195起,而受到公安、檢察機關查處的僅274起,只占事故總數的22.9%。其中公安機關查處的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等犯罪案件220起,檢察機關查處的煤礦事故背后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犯罪案件54起,兩者查處件數分別占事故總數的18.4%和4.5%。
   山西是我國的產煤大省,也是礦難發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據統計,2004年山西全省各類煤礦共發生死亡事故184起,死亡485人。在死亡人數如此驚人的情況下,山西省檢察機關共立案查處煤礦安全事故中的瀆職犯罪案件41件47人。
   從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檢察機關在查處煤礦事故背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上力度還遠遠不夠。
   可以確定的是,包括清理“官股”在內的長效監督機制仍會是2006年的安全生產工作重點。而中國在面對災難時的應對機制將更加健全完善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