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貪官檢討》,要求,站在貪官的立場寫一篇600-700字檢討書。這是2006北京大學重慶區保送生、自主招生語文科考試中出的作文命題。(2006年1月1日《重慶晨報》)
初看讓人眼前一亮,好題目!貪官檢討,當了貪官還要做檢討,新奇,有創意,不愧是北大的老師,腦子就是活,想出點子就和別人不一樣。就連出一個作文題,都能讓人體會到什么叫標新立異不同凡響。
但再仔細一想,不對頭呀,這是什么考試呀?——北京大學2006重慶區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試暨高考生源選拔。招考對象,高中生。讓高中生寫貪官檢討,也就是說要讓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在考場所提供的短暫的但卻又可能決定其命運的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次角色的急轉:由一名尚難諳世事的孩子,變成一個老于事故,但由于種種壓力不得不編造懺悔書的官僚。
不知道孩子們什么感覺,反正對我來說太難了,搞了半輩子文字也小做了十幾年的官,場面經歷的不少,大官小官清官貪官也見得不少,但要讓我寫《貪官檢討》,我還真的寫不出來哩!
我尚有自知之明,不是貪官。千萬別說我裝蒜,貪官不是人人可以做的,那需要有“膽識”和“魄力”的。所以千萬別把膽識和魄力信奉為對官員評價的唯一準則,它是一把雙刃劍,許多官員成于斯也毀于斯。象契可夫筆下的那個因誤打噴嚏而憂郁致死的小公務員永遠也成不了劉長貴、畢玉璽之類——他沒魄力呀,打死他也不敢啊。
似乎是只有貪官才能寫《貪官檢討》,但你錯解我的意思了,我真正想說的是——貪官從不寫檢討。
貪官對某些人來說也是一門“學問”,不是所有的貪官一官就貪的,作官和趟水有同工之妙,水要試著趟,還要適時選取參照點——如果前面有人領趟或者周圍很多人都在趟,沒問題了,跟著來。這樣的時候你要是警告他水深危險,他一般是不與理會的,等到前面的試水人突然間冒頂變成“先烈”了,他自會打轎回府。但是上岸后他對本次趟水不會有絲毫懺悔之意:一者自身安然無恙,二者是跟著別人試水。以后他還會接著來,而且膽子也越來越大。所以除非有一天他在試水的過程中突然間冒頂,臨危之前可能會有片刻的悔意,除此之外,他是萬萬不會懺悔的。因此我想說,別寫什么《貪官檢討》,貪官和懺悔風馬牛不相及。
前一段時間,某一著名中學為了教導學生懂得生命之珍貴,讓他們模擬生命的最后時刻寫作遺言,此舉遭到社會廣泛非責。試想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非要讓和死亡掛起鉤來,不是誤導他自欺欺人嗎?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人 ”。真是做人之本,是教育之本。教學生人品也要教其文品。
北京大學是令人尊敬的高校,思想活躍,人杰地靈。但高中生畢竟不是大學生更不是大學教授,你們關注的未必是他們能深刻理解的,遴選學生還是要以人為本,從他們的角度設計問題,雖然可以有奇法異招,但“玩華”千萬“莫墜其實”,啟發學生關心政治,關心國家是當然無可厚非,但也要注意方式,注意內容引導。試想,如果以一篇足以定奪前程的文章,要是無法讓其說出真情實感而只能為文造文的話,即使是滿紙金玉,詩才流淌,又有何意義?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