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11位法官坐席
60年前,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宣布開庭,這是一次規(guī)模空前的大審判。審判日本的戰(zhàn)犯,是人類基于正義和平的原則以及國際公法的慣例而進行的文明對野蠻的嚴正審判,是二戰(zhàn)后一個重大的國際事件,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創(chuàng)舉。遠東審判持續(xù)了近3年,其中波瀾起伏,懸念迭生,最終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它對世界格局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近年來,日本某些政要企圖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果,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合法性、正義性不容置疑。
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全景
1946年5月3日,舉世矚目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正式開庭,這是世界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國際審判。
麥克阿瑟和基南為選擇東京審判法庭地點而煞費苦心,選來挑去,終于選定了東京市谷山的前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大廳,也是前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校址,一座鋼筋水泥構筑的積木式高地樓群。
不明真相的人對此感到大惑不解,因為外表看來,這座古舊建筑位于東京廢墟包圍中的小山之上,很不起眼,四周到處斷壁殘房,一片殘破景象。
有人問起此事的奧妙,基南笑稱,麥克阿瑟親自選定此一地點,就是要向日本和全世界民眾顯示,日本侵略者多行不義必自斃,顯示出明顯的因果報應味道。更有諷刺意義的是這里曾是日本軍閥首腦陰謀策劃侵略戰(zhàn)爭的"神經(jīng)中樞",正是在這里,日本軍閥不可一世,發(fā)號施令,派大軍侵略中國,發(fā)密令進攻東南亞,施陰謀襲擊珍珠港,而今換了人間,偏要把魔鬼的巢穴變成審判、清算日本甲級戰(zhàn)犯的法庭!更有諷刺意味的是東京審判法庭韋勃庭長的辦公室,就是戰(zhàn)爭狂人東條英機當年濫施淫威、發(fā)號施令的辦公室,真是歷史的絕妙滑稽諷刺.
1946年,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的25名日軍甲級戰(zhàn)犯。
1946年5月3日上午11時30分,東京審判法庭宣布開庭審判。
對東京法庭的內(nèi)部結構,蘇聯(lián)學者拉金斯基、羅森布立特在所著《日本首要戰(zhàn)犯的國際審判》一書中,有全面介紹:前陸軍省的會堂布置為審判廳。在靠廳壁的高臺上是長長的法官席,后面擺著供法官坐用的沙發(fā)椅11張。在沙發(fā)椅的后墻上懸掛著參加組織法庭的11國國旗。
在法官臺前設有斜面站臺,以供檢察官和辯護人發(fā)言之用。斜面站臺上裝有擴音機。斜面站臺右側為辯護人主席團席,左側為檢察官席。在法官臺左端前面為證人席,也裝有擴音機。
斜面站臺和證人席都裝有燈光信號,以便在當事人發(fā)言及證人陳述證言時借以調(diào)度停息時間。在證人席和檢察官席之間為法庭翻譯官席,速記席就設在它后面。
靠著法官臺對面的廳壁設有半圓形的被告席及辯護人席。審判廳的右側有池座和樓廂。池座用不高的柵欄和大廳的其余部分隔開,作為新聞記者席。
樓席是旁聽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日本聽眾席,而另一部分則為美國聽眾席,同時軍事警察還嚴格監(jiān)視不使日本人和美國人坐在一起。旁聽者持有特許通行證就可聽審。
與審判廳相毗連的有如下幾個辦公室:寬大的會議室,法庭的裁決處分會議也在這里舉行;證人室;被告與律師會談室,等等。
東京審判法庭布置得肅穆莊嚴。蘇、美、中、英、法、澳、荷、英加拿大、新西蘭、菲律賓11國法官身著嶄新的法官服,心懷深重的責任感,迎著11國國旗魚貫而入預備會議室,端坐在會議室座位上,準備行使莊嚴的使命,一個個臉上顯出激動而自豪的神情。
中國軍事法庭審判南京大屠殺案的主犯谷壽夫
外人哪里知道,剛才為法官座次發(fā)生過激烈爭執(zhí),中國法官幾乎要退出審判。原來,各國約定法官座次按投降書上各受降國簽字順序決定,豈料英、荷等國帝國主義劣根性作祟,竟要都排到中國前面。中國法官梅汝璈覺得這不是他個人的座次問題,關系到泱泱大國中國的尊嚴,就滔滔不絕講述中國在二戰(zhàn)中的巨大貢獻,不允許一次大戰(zhàn)后凡爾賽和會上列強欺辱中國事件重演,又操一口流利的英語據(jù)理力爭,迫使西方法官對中國法官刮目相看,只得讓梅汝璈坐到顯著的位置上。消息傳回中國,上上下下均受鼓舞。
這時,審判廳內(nèi)熱鬧非凡,200個記者席上擠滿了各國記者,一個個手舉照相機像打仗一般沖鋒陷陣,捕捉富有歷史意義的鏡頭:300名盟國席、200名日本席上座無虛席,各種語言在大廳里嗡嗡作響。
8時50分,一輛美式軍用大型汽車由軍警開道開了過來,車窗上貼著青色紙,使大平車猶如悶罐車一般,戰(zhàn)犯們像一群瞎子一樣不知被軍警押向何方。
不一時,押解被告的囚車在黑壓壓的人群圍觀中開到審判大樓前,軍警打開這座老式建筑的大門,把囚車放了進來。
剎那間,囚車中間那道鐵門緩緩開啟,東京法庭的憲兵隊長坎瓦茲中校首先跳下車來,跟著又跳下幾個頭戴白盔、腿套白色護套的身強力壯的美國憲兵。坎瓦茲布置好警戒,又讓攝影師站好位置,才命被告?zhèn)兿萝嚒C绹鴳棻恼J真負責態(tài)度,得到各國記者的一致好評。
眾目睽睽之下,曾經(jīng)驚動世界、作惡多端的被告出現(xiàn)在眼前。
1947年,在中國軍事法庭受審的日本戰(zhàn)犯向井敏明(左)、野田毅(中)、田中軍吉(右)。
頭戴日本戰(zhàn)時流行的國民帽、身著國民服、須發(fā)斑白的村翁般的人物緩步步下踏板,"這是陸軍元老南次郎!"眼尖的人大聲叫道。
緊跟其后的是眼眶凹陷的前首相廣田弘毅,他故作害羞之態(tài),完全失去往昔發(fā)表"廣田三原則"、起草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時的狂妄勁頭。后面是骨瘦如柴的畑俊六,依舊西裝革履的土肥原賢二,矮個禿頭將軍梅津美治郎,垂頭喪氣的小磯國昭,步履艱難的橋本欣五郎。……最引起人們驚奇的是法西斯評論家大川周明,他穿著和服睡衣,腳蹬木屐,戴著羅克式眼鏡,頭發(fā)散亂,活像個瘋子。
突然,響起一片怒吼:“殺人犯,東條英機!"東條英機自知罪孽深重,故作沉著之態(tài),將右手輕按背上,緩步進入預備室。
上午10時,美第八軍長艾克爾伯格中將和中國駐日代表團團長朱世明中將出現(xiàn)在來賓席上,代表美中兩國要與戰(zhàn)犯算總帳。接著,辯護律師團入庭,清瀨一郎、德積重威神氣活現(xiàn),擺出挑戰(zhàn)姿態(tài),頗引人注目。
日本軍官田中隆吉最先證實南京大屠殺是日軍下令進行的。圖為田中隆吉在作證
南京大屠殺劊子手——松井石根在美國憲兵押解下赴法庭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