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女副市長“大刀”砍向高藥價(圖)
2006-05-07

一盒藥品,出廠后在流通環節層層加碼幅度最高達到134%,本報依據醫藥界資深人士提供的詳細資料,制作此圖。向春/制圖

  與兩年前提心吊膽的處境相比,3月10日,在云南省宣威市藥品招標會上,徐天榮像勝利者一樣端坐主席臺上,“心情好極了”。

  這位49歲的女副市長,制定了新的藥品市場游戲規則——由衛生局強制“競價采購、統一配送”藥品,這一大手術,不僅在整個云南掀起軒然大波,更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在新規則下,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被取消采購權,私立醫院中,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下稱參合)的藥品,也被納入這一體系。

  市衛生局組織的藥品招標會成為進入全市的唯一通道,這是前所未聞的體制。

  “我們就是要摧毀舊體制,對藥價虛高進行深刻的改革,這是一場藥價的雪崩!”徐天榮語音清脆,吐出的話卻如斬釘截鐵。

  “當時要是改了,我會被院長的唾沫淹死”

  主導此次改革的徐天榮,給人的印象是“性格潑辣、作風犀利”,“她講話一針見血,從來不跟你客氣。”市衛生局干部李祥友這樣描述。

  踏入仕途前,徐天榮是一名優秀的醫生,擔任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由于經常做手術泡酒精,她的一雙手如同老農一般黝黑、干澀。

  2002年,被任命為衛生局局長后,徐天榮四處走訪鄉鎮,農民的醫療窘境讓她吃驚,而解決之道,則讓她陷入苦思。

  “一個家庭4口人,惟一的財產就是一間小破房,我問農村合作醫療政策這么好,為什么不參加呢?他說孩子要上學,還顧不上看病呢。”

  病了咋辦?徐天榮得到的回答是:“上山挖草藥,吃不好就到衛生所賒一點藥,超過50元的病就只好等死。”

  徐天榮一口氣舉了三四個類似的例子,語氣越來越激烈,最后她幾乎喊起來:“農民連感冒都看不起,你說這是什么感受!”

  宣威市有131萬人口,是云南人口最多的縣。有7個國家級貧困鄉,39.5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以下,因病返貧的現象普遍存在。

  如何解決這一醫療困局?徐天榮把目光的焦點,開始投向居高不下的藥價,并開始設計一整套的醫療改革設想。

  但她的這一想法,卻被眾多的好心人所勸阻,“既得利益集團根深蒂固,甚至有些醫院院長能量比衛生局長還要大,”徐天榮后來回憶,“當時要是改革了,我會被院長的唾沫淹死的,一告狀我可能連臺都下不來。”

  徐天榮在等待機會,“可能在一個更好的位置上做會更有利,支持的力度會更大。”

  2003年,這一機會終于來了:徐天榮升任分管衛生的副市長,成為這一領域的最高決策者之一,同樣在這一年,宣威市也成為國家新型農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為改革提供了一個鍥入點。

  此后不久,全市召開的一次四大班子聯席會議上,大家討論農民參合率不高的原因時,有官員直接把矛頭指向衛生系統,并語帶諷刺地說,“只要藥價太高,什么補貼、試點都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聽到這番刺耳的批評,徐天榮心里卻樂開了花,“這就成為我提出改革的依據了,必須要有人把問題擺出來,我再來做匯報,再來展開工作。”

  在取得了市委、市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后,徐天榮馬上派出財政、發改委、物價、衛生等部門進行調研,衛生局官員甚至還裝扮成藥商到醫藥公司套話,逐步挖掘出各類藥品的真實價格。

  這場耗時3個月的調研后,宣威的藥品市場上,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藥價:從103元到13元

  2004年6月,宣威市宣布取消所有公立醫院藥品采購權,改由市衛生局統一配送,并于當月舉行藥品招標會。標書不設標底,競價決定中標公司,當日現場公布結果。

  但醫藥公司卻都對此持狐疑之態,衛生局一共邀請了9家公司,會前就有兩家宣布退出,認為這種模式根本無法實現。

  第一輪競價后,又生變故,原本得分最高的企業卻宣布放棄,聲稱以這樣的供貨成本,無法滿足鄉鎮、村級的統一配送。

  幾經波折,最后云南科匯醫藥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科匯)中標勝出,在隨后一年時間,它將成為唯一的供應商,面向宣威市5家公立醫院、25家鄉鎮衛生院和街道衛生服務中心、3家廠礦醫院,以統一的價格提供665種藥品。

  過了招標關,執行者們又開始擔心了,市衛生局專門成立了藥品配送中心,副主任李祥友曾與市領導有過這樣一段對話:“藥品市場水非常深。要是有個領導打電話過來說有家公司過來了,藥價你們看一下。那么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這跟打仗一樣。你們領導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如果扛不住,最好不要做。”

  “咬緊牙關也要做下去,”在這種時候,徐天榮總是這樣給下屬們鼓勁。

  在微妙的觀望中,宣威的醫藥購銷開始了新的循環,一位來自北京的記者,驚奇地發現,100ml/瓶的魚腥草注射液北京售價52元,而宣威采購價只有3元,醫院零售價5元。

  “價格像雪崩一樣。”科匯董事長田善棟告訴記者,宣威的市場需求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一年多來藥品配送總額3000萬元,金額減少了1050萬元。

  當地醫藥公司對此感到瞠目結舌,宣威醫藥公司業務科經理秦本俊透露,3家當地的醫藥公司近乎癱瘓。“改革前年銷售額1600多萬,現在600多萬。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藥品市場的運作鏈條

  在徐天榮看來,如何對高藥價動手術,首先“要弄清楚國家招標采購為什么不能解決問題,招標價為什么不能貫徹到臨床科室”。

  對以往的國家招標制度,科匯董事長田善棟歷數其弊:“同一種藥品有3家公司中標,價格高的可以操作給醫生拿回扣,低價的反而銷售不出去;評審專家主要是醫院醫生、院長,他們也是既得利益者;中標公司要在半個月之后才公布結果,這就有了操作空間。”

  藥品招標單位最低也在地市級,宣威市只能跟標,醫院院長們對這種購買普遍積極性不高,徐天榮回憶,有一次宣威市采購了600多種藥品,卻只用兩個小紙箱裝了回來,每種只有區區一小盒。

  “臨床藥品通過招標采購的不到40%,大量是自己進藥。”徐天榮說。

  醫院自己購藥有大量的回扣,已是路人皆知的“潛規則”。當了7年團長的退伍軍人田善棟,經常陪著笑臉伺候醫院院長們,他坦言“最初極不適應,感到羞恥”。

  藥品回扣有明暗之分。明的部分用于醫院經營發展,市衛生局的李祥友介紹,這部分比例5%-10%。

  暗箱操作的回扣部分則觸目驚心。“臨床品種的回扣35%-40%,抗生素藥品更高,醫藥代表10%,開方的醫生得30%,其他各類主任都要一點,加起來有55%。”田善棟說。

  最后埋單的是患者。“如果1000種藥品有100種是‘臨床操作(有回扣的藥品)’的,這100種的銷售額可以等同于其他900種。”

  “藥品就是一塊唐僧肉,每一個人都來咬一口。”徐天榮認為,這正是藥價虛高的癥結,必須降低招標價,并保證藥品從供貨商到醫院途中不再產生灰色利潤。

  正是這一思路下,宣威開出了自己的“藥方”:“兩個捆綁是宣威區別于其他招標最大的特點。”李祥友是方案的制訂人之一,他告訴本報記者,一是變單品種招標為所有藥品集體招標,醫藥公司可用規模供應來獲得利潤;二是為所有醫院捆綁配送,用城區的利潤彌補邊遠山區的成本,實現城鄉藥品同價同質。

  那么藥價到底降了多少呢?

  與醫院以前的價格相比,當年,宣威官方公布的數據是綜合降價幅度達到35%,典型品種降幅達到了90%,如頭孢他啶粉針消炎藥,曲靖市(宣威是曲靖管轄的縣級市)招標價是108元/2g,以前宣威醫院進價是102元,招標后是13元。

  橫向比較的是,2005年初,曲靖市衛生局局長親自率調查組核查,在抽樣的110種藥品中,10%和市場價格持平,40%低于市場價格,50%略高于市場價格。

  在采訪前,記者曾特意在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院以感冒發燒為由開出7種藥,總價分別是32.9元和44.7元。跟5家藥店的市場價進行比較后,發現兩者價格基本持平,高低變化在1元錢之內。

  曾有一些醫生覺得有些藥價依然虛高,但徐天榮認為,新模式追求的是“整體降價”。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醫院業務收入并沒有下降,反而在上升。李祥友說,“改革其實砍掉的是醫生吃回扣部分,不屬于醫院集體利潤,所以醫院是降價不降利。”

  令李祥友感到欣慰的是,醫藥公司逐漸在認可新模式。今年招標原定7家公司參加,但后來又有兩家主動申請加入。

  去年招標,全省最大的醫藥公司云南省醫藥公司只來了一個片區經理,“每次報價還要打電話請示”,這次則派出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為首的強大陣容。

  藥價的“孤島”模式?

  這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毫無疑問表現出對權力的依賴。

  在最初設計方案時,“首先就遇到了難題,作為縣級市,宣威無權舉行藥品招標會”,市衛生局局長石有昌向上級匯報,得到的答復是“不準做”。

  頭炮就打啞了,這改革如何進行?關鍵時刻,宣威市委書記出面干預,“只要衛生局能把價格降下來,不要你們承擔任何責任。”

  為了讓這次改革能順利進行,書記甚至表態:“如果哪個醫院不執行,就拿掉院長的‘帽子’!”

  2005年,宣威市曾先后被調查過兩次,一次是上級市派來了一批負責藥品招標的官員,認為宣威模式違反政策,要求收回;第二次則是省一個部門的一次調查,并于其后下發了一份被當地戲稱為“小字報”的非正式文書,上稱“衛生局收取醫療機構5%管理費;經過測算,宣威競標價比省招標價要高0.9%”。

  李祥友看到后立即起草報告,擬請省委、省政府、省紀委、省糾風辦、省發展計劃局等部門下來核實。但報告遞上去后再無下文。

  2004年,科匯成為獨家供應商后,隨即成為醫藥行業的“眾矢之的”,最初的三四個月,有40多家公司拒絕給科匯供貨,認為它“在攪亂市場”。

  甚至有藥品公司反過來斥責衛生局,要求衛生局聲明目前的藥價是錯誤的,必須向省招標辦看齊。

  最大的阻力來自下面的醫療機構,徐天榮認為:“公開場合不敢反對,但私底下收拾我們的套數挺多的。”

  有些醫院看到科匯某些藥品緊缺,故意上報該藥品一整年的配送計劃,企圖整垮供貨鏈條。有些醫生故意開不在配送目錄中的藥品,慫恿病人找衛生局麻煩。最常見的是醫院故意拖延回款,造成供貨商資金鏈斷裂,目前整個醫療機構尚拖欠科匯310萬元。

  還有一些醫院則仍然私下購藥,2004年12月,合管辦抽調了10多名醫護人員和配送中心職員,花費20天時間審核,查出了43萬元的“貓膩”,4名醫院院長被誡勉談話并通報批評。

  光有大棒顯然是不夠的,記者發現,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措施,給醫院正面獎勵。例如工作出色的院長,年終時可被評為“優秀院長”,獎金最高兩萬元。

  在這場改革中,衛生局藥品配送中心成為藥品流通的惟一通道,對于這種“行政性質的壟斷”,也有人大代表擔心它變成一家“大醫藥公司”。

  “配送中心不經營藥品,沒有中間利潤,沒有私自作主購藥的權力。”對于這點,徐天榮無疑保持警惕,“不能讓藥品剛出狼牙又入虎口。”

  她要求在招標過程中不設標底,藥品必須明確規格、品牌等,同時邀請人大、政協、紀委、農民等組成監督組,參加招標。

  一些在招標中無法談攏的藥品采取備案制,由各個醫院藥劑科主任或者高齡醫生組成專家庫敲定藥價。“兩個利益團體互相監督,平衡雙方,這樣我也不會受騙了。”徐天榮微笑著說。

  盡管她首創的“宣威模式”,現在已聲名在外,前來學習的各地官員絡繹不絕,但唯一仿效的只有昆明市幾個縣區,這讓她覺得奇怪,在結束采訪時,她試探著問記者:“你覺得來參觀的局長們,回去后為什么不能改革呢?”

(南方周末)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