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萬張月票隱藏驚人秘密
2006-05-10

  昨天中午,

家住朝陽區西壩河附近的沈大媽登上一輛379路。和往常一樣,她拿出帶褶的紙月票遞給司機看了一眼,然后找了一個座位坐下。不過,從今天開始,沈大媽的紙月票就不能再坐車了,用慣了紙月票的她還真有點舍不得。

  和沈大媽一樣,還有很多北京老百姓留戀紙月票,75歲高齡的尹世昌就是其中一位。從1974年尹世昌開始收集北京的公交、地鐵月票,他幾乎收集了1974年至今的全部公交、地鐵月票。

  昨天,住在紫竹院的尹世昌老先生拿出自己收集了30余年的上萬張月票,在家里的書房辦起北京月票小型展覽,無償提供給街坊鄰居們觀看。

  尹世昌把七大本自制的收藏集放在桌上,翻開每一本集子,色彩斑斕,里面整齊有序地貼滿了不同年代的月票、車票,而且全是成套的。數千張各式月票風格各異,看起來饒有趣味(見右圖)。

  尹世昌告訴記者,他已經收集了全國各地上萬張月票,北京的月票占三分之二以上,細細欣賞這萬余張月票,既可懷舊,也是一種藝術享受。

  “單位開證明,辦了張電車票”

  1974年買到第一張公交月票

  翻開其中一本的扉頁,指著其中一張紅底的月票,尹老說,這是他收集的北京月票中最早的一張。記者看到,這張月票發行于1974年1月,雖然有點磨損,但還可清晰看到“郊區職工 332路專線月票”、“票價4元”等字樣。尹老解釋說:“那時候我住宣武區,被調到海淀文化館上班。當時騎車到海淀要花兩個多小時。單位領導照顧我上班遠,特批給我開了證明,才辦了一張汽電車月票。那個年代只有幾路公交車,我乘坐的332路算是比較老的了,從現在的動物園到頤和園。

  第二個月我換購月票時,驚訝地發現這張比火花還要細小的紙片,竟然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不單是因為漂亮的色彩和圖案,還有它豐富的內涵。”尹世昌說。

  “為湊齊月票,甘當破爛王”

  常為找月票翻售票點垃圾桶

  1976年,老尹就搬到海淀區居住,但收集月票已成為他的一大愛好。剛開始尋找不算困難,但是事情要做得完美很不容易,因為公交月票分為六種:通工、市工、通學、市學、郊工、郊學,再加上后來的公交和地鐵的聯合月票、地鐵專用月票、公交季票等等,每個月收集齊十分不易。

  每個月的3日和4日,尹老都要到動物園、月壇等幾個大的銷售點央求售票員給幾張。如果錯過這兩天,售票員那也沒有了,尹老就在站點的垃圾桶里找,一旦翻出自己想要的那張月票,尹老說他比撿到金子還要高興。這些年,尹老說不清自己去了多少次月票銷售點,但是銷售點旁邊的垃圾箱都讓他翻遍了。周圍的人起初常笑話他天天撿“破爛兒”。

  “1994年4月,月票上出現廣告”

  每張月票都是北京發展縮影

  尹老拿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月票集說,那個年代每一年的月票,1月份至12月份的圖案完全相同,均為版畫式,只是顏色有深有淺,有的黑白,有的彩色。“自1990年以后,就很少有一年之中12個月票的圖案完全相同的了,且印刷越來越精美。”1997年后,公交和地鐵的月票在設計和印刷技術上都有很大改進,采用了影印技術,防偽技術也在逐年提高。

  尹老認為,月票設計者還考慮體現出北京經濟快速發展。從1994年4月,月票上第一次出現了奧妙洗衣粉廣告和城鄉貿易中心的建筑圖樣開始,到1998年,北京市的高科技快速發展,月票背景圖案全是電腦。再看2003年的月票上開始有了世界名車,那一年,北京買車的人特別多。

  “萬張月票中隱藏驚人‘秘密’”

  月票價大致每五年上漲一次

  尹老說,月票價格增長速度很快,且基本上是5年一漲價。比如市工月票,1990年以前一直保持在每個月3.5元,1991年漲價至7元,此后5年都是這個價格。1996年又漲到15元,2000年后漲到30元。通工月票也是如此,1981年至1990年的價格一直是5元,1991年價格漲至10元,1996年后漲至25元,至2000年,價格漲至40元。地鐵月票跳躍性較大,1990年還是每月10元,到1991年就變成了18元。1996年1月1日北京地鐵開始調整地鐵月票到40元。2000年1月1日公交地鐵聯合月票調整為80元,公交地鐵各40元,并新增添定價50元的地鐵專用月票。

  從少數人的專利到百姓日常物品(北京月票小史)

  北京最早的月票出現在81年前。根據《北京志·公共交通志》的記載,民國十四年(1925年)4月1日,當時的北平電車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發行了普通月票和普通季票各兩種,和現在一樣,當時的月票也貼著照片,只限本人使用。

  當時的公交車主要是電車,乘客主要是達官貴人、公職人員、演藝明星。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公交月票都不是尋常老百姓能夠消費的。在意大利人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里,1972年的北京街頭,即使是長安街,公交車都很少。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公交月票有一陣的售價為3.5元,一張月票相當于一個二級工人工資的1/10,一般人買不起。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月票開始慢慢地進入尋常百姓家。如今,月票售價相當于多數人工資的2%左右

來源:京華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