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山西渾源,國家級貧困縣檢察院蓋起豪華辦公樓。新樓堪稱全省之最 資金牽涉公路三亂
山西省渾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檢察院卻主要用公路治超治限執法中的罰沒收入蓋起了8000平方米的豪華辦公大樓。(人民網5月9日)可對司法機關這樣一起利用執法之機大肆撈錢的嚴重腐敗大案,渾源縣的上級大同市紀委、監委在處理此案的《通報》中并未觸及問題的實質,僅僅是給了該縣檢察院檢察長一個黨內警告處分而已。
所謂治超就是治理公路汽車超過準載重量,治理超限就是治理客運汽車超過準載人數,根本目的就是維護公路正常的運輸秩序,遏制交通事故的頻繁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可渾源縣卻把這全國統一行動的治超治限大執法當成了一次發財的機會,把治理超載超限演變成了一次單純的罰款運動,只要司機每輛每次交納了500元罰款,超載準載重量一倍的大型運煤車輛就可以通行無阻,司機為了不下載多掙運費也樂于罰款,但不安全的隱患卻依然存在,而且搖身一變成了“合法”的存在。這是在治超嗎?這是在維護交通安全嗎?國家道路安全法在這些執法者手里變成了撈錢的工具,首先是對法律最無恥的褻瀆。在這些執法者的眼里,不以嚴格執法為榮,也不以執法違法為恥。依靠這樣的人去執掌國家的法律,我們的法律還有尊嚴嗎?
據山西省大同市紀委和監委對處理這一事件的通報,認定檢查院參與公路治超治限,“違反了省政府《關于治理公路‘三亂’的通告》的規定”。本來治超治限的執法權屬于交警大隊,至于檢察院是否有這個執法權暫且不議,檢察院工作人員張獻偉給記者出示《檢查人員工作手冊》說“主動監督、防止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是我們的職責。治超,檢察院是在監督執法。”看來檢察院介入是為了監督交警大隊的執法了,對自己履行監督職能說得是多么難能可貴的“主動”啊!既然檢察院的介入是為了監督交警大隊公正執法,怎么監督者又去直接參與執法和收取罰款呢?連罰款也一并監督到了監督者的腰包,監督者以李代桃成了執法者一身二任,監督者還能監督誰?人們往往哀嘆對執法部門的監督難,何止是難?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都不分彼此了,成了共同斂財的搭當,監督二字就根本不存在了,這也許就是長期以來一些政府機關特別是某些領導干部能夠擺脫各種監督制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違紀金額看,去年8月全國公路治超僅僅只有幾個月時間,尚不包括未開罰款單揣了個腰包的部份和交警大隊的巨額罰沒收入,僅該縣檢察院上交財政的罰款收入就達到3000萬元。縣檢察院檢察長馮志勇對記者說“檢察院自己沒有資金來源,要做事,只能靠政府給。正好有了治超,國家財政收入不流失了,我們也可以沾點光”。好一個“正好有治超”,“也可以沾點光”,這說得多么坦率,說得多么理直氣壯!身為檢察長的馮志勇,把國家的治超大執法當成是給自己送來的財神爺,一撈就是3000萬,何其“戰功顯赫”!但這3000萬付出的代價卻是對治超這場大執法的葬送;卻是使正義光輝的法律黯然神傷,失去了應有的尊嚴;卻是依法治國的望眼欲穿,人民群眾殷切期待的欲哭無淚;……這樣的慘重損失,即使是用幾十個3000萬、3000億,也是買不回來的。這樣的損失是共和國難以承受之重。
渾源縣檢察院用治超的罰款收入修豪華辦公大樓,一修就是8000平方米,即使這個檢察院有100人,也用不了那么大的辦公樓啊!也許當地上級領導僅僅只看作是一個鋪張浪費的問題,沒有看成是一個大大的腐敗,因而在處理通報中是那樣的輕描淡寫,那樣愛護有加不愿傷及執法違法者一根毫毛,不知一再強調的“從嚴治黨”、“提高執政能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這些地方,“嚴”在哪里?“提高”在哪里?即使只是一個鋪張浪費問題,如此大的浪費“也是極大的犯罪”啊!何況,司法機關知法犯法,把執行國家法律的重任演變成了對法律的糟蹋,難道渾源縣的黨政府領導以及渾源的上級和上級的上級就能如此心安理得!?(陳名重)
山西省渾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06年財政收入預算不到1億元,該縣檢察院卻在縣城迎賓大道上新建了一幢造價近2000萬元的豪華辦公樓,當地群眾對此議論紛紛,意見很大。據媒體調查,渾源縣檢察院在新建辦公樓內開設有“××假日酒店”,蓋辦公樓的一部分資金,來源于檢察院參與公路治超的“返還款”。因為在治超工作中存在違紀問題,該院檢察長去年11月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這條新聞對讀者的第一個視聽刺激,無疑是由“國家級貧困縣”和“檢察院新建豪華辦公樓”這兩個要素形成的強烈反差。一般認為,一個地方如果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國家機關的辦公樓修得豪華一些、氣派一些還可以理解,而如果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低,或者說從總體上還沒有擺脫貧困狀態,那么,這個地方的國家機關的辦公樓就只能盡量簡陋一些,寒酸一些。但是,如果只是要求國家機關辦公樓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就很容易掩蓋辦公樓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渾源縣不是國家級貧困縣,而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方,那么,該縣檢察院建起這樣一幢豪華辦公樓,是不是就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議論,也就不會有人去調查檢察院是用什么手段、從哪些渠道籌集到建設資金,不會有人關心豪華辦公樓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了呢?這一點才是最讓人不能放心的。
因此,嚴格說來,國家級貧困縣檢察院蓋起一幢比省檢察院辦公樓還要氣派的豪華辦公樓,其最大的問題并不在于辦公樓的“豪華”與“貧困縣”不協調,而在于檢察院在蓋辦公樓過程中的諸多“曖昧與混沌”。
資料圖:花了300多萬元蓋的一棟辦公大樓,建成四年一天都沒能使用,因為一建成就是個道道地地的豆腐渣工程。這件事就發生在貴州省畢節地區織金縣。至今,在這個有著93萬人口的全國特困縣,群眾的平均生活水平都還在溫飽線以下。(來源:央視國際)
據報道,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西省渾源縣,今年縣財政預算還不到1億元,縣檢察院卻耗費1000多萬元建起豪華辦公樓。耗費巨資建造豪華辦公樓的現象并不鮮見:
重慶市忠縣黃金鎮依山建起形似天安門城樓的仿古式辦公樓群;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徐洞村70%村民未脫貧,只有7個村干部的村委會卻耗資400多萬元興建6層辦公樓,2000平方米的院子有停車場、假山、噴泉、草坪;
重慶市萬州天城交通局僅有12名在職職工,卻建起兩棟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的“歐式”風格辦公樓……
在不少城市和鄉鎮,最“氣派”的建筑往往是黨政機關的辦公大樓。有的辦公樓氣派得像宮殿,有的辦公區漂亮得像公園,不少辦公樓都是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有的領導辦公室裝修擺設甚至趕上了五星級賓館。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地區,豪華的辦公大樓與當地經濟發展不協調,與周圍環境也不協調,反差更明顯。群眾看在眼里,怨在心里……
“國家級貧困縣的檢察院卻修了座豪華大樓,資金大部分來源于檢察院參與公路治超的罰沒款。”4月上旬,有讀者致電山西晚報,希望能對渾源縣檢察院新落成的辦公樓予以關注,問題涉及大樓的豪華程度與當地的經濟不相稱、檢察院在辦公樓下開酒店等,其中資金來源最受質疑。
近日,記者前往當地,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