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上教漢字,一名學習成績不錯的六年級學生把英語“蘋果”念成Banana(香蕉),這是渭南市臨渭區辛市鎮南孟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真實寫照
南孟小學是渭南市臨渭區辛市鎮南孟村一所普通的公立完全小學,現有教師7名,學生110名。13歲的王麗(化名)是該校一名六年級學生,她是一名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家里貼了好幾張獎狀。
記者問:“你們學校開設英語課了沒?”王麗答:“課程表上有,我們在英語課堂上都寫漢字呢。”“那為什么不上英語?”“沒人教,老師也認不得英語。”“你聽過英語嗎?”“聽過,蘋果是Banana……”
王麗的母親從一個紙箱里拿出幾本書說:“這是英語課本,從三年級開始發的,可這些書娃從來沒翻過。”
這本《小學英語8》課本扉頁有王麗的名字,內頁平展無折痕。王麗說,課本發到手沒用過,以前發的英語課本都賣了,一本一毛錢。王麗還拿出6盒磁帶說,這也是學校發的,家里沒有錄音機,想賣,收破爛的還不要。
“英語課本2塊6毛錢,賣破爛才值1毛錢,多浪費?”王麗的母親插話說。
沒外語老師教英語課
據南孟小學一名教師講,學校沒有正常開設英語課主要是因為沒有外語老師教。
“學校大多數老師都是原來的民辦教師轉正的,本身年齡大,加之以前也沒有學過英語,教不了英語是實際情況。”這名老師說。
“既然不上英語課,發英語課本算不算浪費?”
“課本是以套為單位訂的,由不得我們學校。英語磁帶的問題,學校也考慮到不少家庭沒有錄音機的實際情況,從今年開始已經不發了。”
據調查,在渭南市臨渭區,除位于市區和鄉鎮的中心小學外,其他農村小學多數沒有規范開設英語課。臨渭區教育局局長李小艾就此接受采訪時說,部分農村小學沒有開設英語課是因為沒有外語教師。
“臨渭區全區每年有超過230名教師要退休,但每年新進教師隊伍的人數還不到200人,再說新進的教師也不可能全是英語專業的,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啊。”
所有小學都應開設英語課
早在2001年2月,教育部就明確要求: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從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教育部同時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據陜西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工作人員介紹,陜西省教育廳制定的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標是,從2001年秋季開始,城市小學將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其他條件暫不具備的地區,開設英語課程時間不得晚于2004年。
來源: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