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學英將自己蓄了17年的秀發(fā)剪了下來
3歲女兒因患軟骨癥無法站立 巨額手術費難倒貧困夫妻
今年三十出頭的安學英是蘭州市榆中縣馬坡鄉(xiāng)的一位普通農民,勤勞賢惠的她有著一條長約1米的發(fā)辮。5月24日這天,安學英將自己蓄了17年的秀發(fā)剪了下來,準備變賣后給3歲的女兒治病。3歲的女兒苗苗見媽媽剪成了“光頭”,一下子哭了起來。安學英把女兒摟到懷里說:“苗苗不哭,媽媽用頭發(fā)換點錢給你治病,媽媽的頭發(fā)可以重新長起來,你的病可
不能耽擱呀!
幼女患上軟骨癥
2003年,苗苗出生在榆中縣馬坡鄉(xiāng)羊下社的一個小山村里,剛出生時,苗苗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活潑可愛,可誰也沒想到,她竟是先天殘疾。苗苗兩歲的時候,同村一般大的小孩都下地學走路了,苗苗的雙腿似乎軟若無骨,根本無法站立。起初,安學英夫婦以為孩子缺鈣,就省吃儉用地給苗苗補鈣,但一點作用也沒有。無奈之下,他們就抱著孩子四處求醫(yī),也無效果。后來,安學英夫婦湊了點錢,來到了蘭州軍區(qū)蘭州總醫(yī)院進行醫(yī)治。經確診,苗苗患有“右側髖關節(jié)脫位”、“左髖關節(jié)脫位”等疾病。大夫給安學英夫婦解釋說,苗苗的病情并非像他們想的那樣因缺鈣而不能站立,而是下肢關節(jié)與盆骨相接處骨節(jié)錯位導致無法站立、無法行走,如果盡快對孩子進行手術治療,關節(jié)可以矯正,孩子還有站起來的希望
首次手術傾家蕩產
之后,安學英夫婦又帶著孩子到省城的另幾家醫(yī)院就診,但結果完全一致。拿到診斷書后,安學英夫婦犯了愁:幾萬元的手術費到哪里去籌呢?據醫(yī)院的大夫講,苗苗的腿需要經過三次手術治療才能恢復正常,而首次手術費用就需1萬多元。安學英家所在的榆中縣馬坡鄉(xiāng)是全省重點扶貧地區(qū),因家里土地少,夫婦倆均在蘭州打工。安學英的丈夫長期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安學英在餐廳當服務員,夫妻倆一月的工資加起來不足千元。看著可愛的女兒病癱在床,夫妻倆痛不欲生。他們四處籌錢,終于籌集到了第一次手術的費用。2005年10月,苗苗進行了第一次手術,手術進行得相當順利,術后左腿關節(jié)已基本恢復正常位置。手術的效果讓安學英夫婦看到了希望,同時也感到無助和悲傷,因為這個貧困的家再也拿不出一分錢給苗苗治病。醫(yī)生稱,苗苗的第二次手術必須在半年時間里進行,否則將影響第一次手術的效果。但半年多時間過去了,苗苗的父母只籌了幾百元錢,對于巨額的手術費用來說,這無疑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把女兒先送入醫(yī)院再想辦法。
母親欲賣發(fā)救女
5月30日下午,記者在蘭大二院見到了苗苗及其父母。3歲的苗苗身體明顯比同歲孩子小得多,她嬌小的身軀蜷縮在床上,雖然是躺著,可左腿因上次手術時置入的鋼釘影響呈90度彎曲著。據苗苗的主治醫(yī)生講,苗苗的第二次手術主要是恢復右腿關節(jié),手術難度跟恢復左腿關節(jié)手術相當。只要手術費到位,手術可馬上進行。苗苗的爸爸告訴記者,孩子的第二次手術原定于上周舉行,可是由于到現在他們仍未湊齊手術費,至今擱淺。由于第一次給孩子手術時欠的債務至今還沒有償還,所以到親戚家借錢肯定是借不來了。安學英默默地坐在苗苗的床邊,一個勁地流淚,她的頭發(fā)剪得很短,樣子不太好看。安學英局促地說:“頭發(fā)是我自己剪的,剪得很難看,我只想把自己的發(fā)辮賣了,給娃娃看病。”說完,她從身后的包里翻出了一條長長的發(fā)辮。原來,安學英不知道從哪里聽說自己的辮子剪下能賣好幾千元,遂偷偷地剪了下來,但又不知道到哪里去賣。望著手中的發(fā)辮,安學英不無惋惜地說:“都長了17年了,如果不是給娃治病,我可舍不得剪。”
來源:蘭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