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青年報》】 |
本報訊(記者 蔡玲玲 王婧)在冬日上午暖融融的陽光下,昨天,上海近10所高校的30近三十名困難學子代表來到走近了上海青年活動中心,與30三十家愛心企業開始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如果說他們來的時候還帶著一些不確信,那么近三個小時的“有愛就有家——助困難學子快樂過年”勤工助學崗位信息交流會中結束后,通過與企業深入而親切的溝通,自信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個學生的臉上. 學子故事感動每個人 上午9點半,包括張順、陳恩桃在內的近三十名學生代表從上海的四面八方準時趕到了交流會現場,還有不少學生從報紙上或網上了解到信息后自發前來。三十家企業的代表也攜200多個實習崗位而來,與外面的隆隆寒冬不同的是,這里洋溢著愛的溫暖,家的溫馨。 一周帶8份家教又同時捐助5個邊遠貧困學生的交大“打工王子”‘陳恩桃、背病母求學的復旦學生張順等本報曾經報道過的困難學子代表的故事感動著現場的每個人 ,在場的不少人眼圈都紅了。愛心企業代表上海寶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陶華強則勉勵困難學子,困難中不忘樂觀,鍛煉自強自立的品格,企業愿意為他們提供機會自強自立的機會,讓他們雖然過年不回家也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不少困難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很感激這個專門的勤工助學崗位交流平臺,“關鍵想通過實習鍛煉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現場交流愛意融融 在第2批回家路費發放之后,企業與學生開始面對面自由交流,愛心企業除了給學生們帶來崗位機會的同時,更像是一位位長者,與學生們交流起了成長、擇業的心得體會,分享生活和學習等的感受,許多學生與企業負責人一聊就是十幾分鐘,就算發現有的學生并不適合崗位要求,企業負責人也會給予善意的建議與忠告。而大多數學生則不錯過任何的實習機會,往往一個人要投十幾份簡歷。“很有收獲,今年一定能在上海過一個快樂的年。”這是許多學生在離開時對記者說的話,他們表示要把這些信息帶回學校為更多的困難學子服務。 長效實習機制將建立 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將為困難學子的實習建立長效機制,青年活動中心開辟專門的窗口受理有意向的愛心企業的招聘信息,為困難學子提供實習機會。而市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江晨清表示,慈善基金會下學期將首次把“流動慈善超市”開進松江大學城,讓困難大學生不花路費出校門,便可買到價廉物美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 團市委副書記徐楓說,把對困難學子的幫助從單純的物質拓展到機會的提供,是給予他們更有效的成才幫助。“快樂過年這個提法很好,困難是暫時的,克服了之后是一生的財富。”徐楓勉勵著在場的學子們。 困難學子愿做志愿者以求鍛煉,研究生愿做服務生了解社會 他們對工作的渴望超人意料 在坦誠中交流 本報訊 (記者 陳軼珺 李剛 王婧 蔡玲玲) 愿從閔行趕到寶山去上班,還保證每天6點前出門決不遲到;作為困難學子,卻報名去做志愿者;研究生愿意去做服務生……昨天,在“有愛就有家———助困難學子快樂過年”勤工助學崗位信息交流會上,困難學子們對工作的渴望打動了每一家招聘企業。當然,他們渴望工作,不僅僅是為賺錢,更重要的是求得一個鍛煉的機會,更有人是為回報社會。 6點前出門保證上班不遲到 “8點上班,我6點前出門保證能準時到達。”在上海寶松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攤位前,華東理工的一位女生小陶久久不愿離去。由于地處寶山區的關系,寶松公司傾向于招聘本區的學生,住在閔行的小陶顯然太遠了。但小陶的執著打動了寶松公司的招聘代表,他們留下了小陶的聯系方式,并向她推薦了一條從華理到寶松的公交路線。“不希望她每天奔波太辛苦,但實在不忍心拒絕她。這些困難學生對于工作的渴望實在超乎我的預料,作為企業有責任幫助他們。” 做志愿者鍛煉自己回報社會 “雖然是做志愿者,不拿報酬,但這個工作機會對我來說尤為珍貴。”昨天的信息交流會上,物質生活匱乏的困難大學生并沒有把打工賺錢看得很重,而流露出對社會實踐的向往。 昨天現場的“劉博士心理陽光工作室”是唯一一家只招志愿者的企業,工作室提供大學生工作機會,但不付給薪酬,“原本以為大學生在現場那么多有薪水的企業可以選擇而不會選擇我們,但真的沒想到還有學生熱誠報名,其中一位是研究生。”工作室負責人顯得頗為驚喜。 據“劉博士心理陽光工作室”有關人員介紹,報名的這位研究生是華東理工大學的小胡同學,雖然專業是藥理調研,但認為做心理志愿者對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很有幫助,小胡還一個勁地介紹自己曾做過市第一福利院的志愿者,有這方面經驗,也想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回報社會對他的關愛。另一位報名者———東華大學的程潔也稱,自己還沒畢業,“找工作”不是主要的,有鍛煉機會才是最最重要的,自己對心理工作很有興趣,相信能夠做好。 研究生愿做服務生了解社會 同樣有著高學歷的交通大學控制理論與工程的研二學生劉凡在上海譚氏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的展臺前毛遂自薦,一再強調“我真的愿意到你們公司來做服務生。”劉凡坦率地告訴記者,自己除了校內勤工儉學的工作以及家教外,尚無在企業實習的經歷。本來想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實習崗位,可是一圈逛下來發現沒有這樣的崗位后,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期望值。“我想通過一次實習機會去更多地了解社會,所以不管是服務生還是別的工作,這個機會對我真的很重要。” 招聘企業現場傳授職場經驗 雖然困難學子對工作充滿了渴望,并深深地打動了一個又一個招聘企業,但通過交流,招聘企業又發現他們明顯缺乏職場經驗。于是,現場企業代表充當起“老法師”,向學子們傳授起職場經驗。 “職場上共有6種職業性格,只有判斷好自己的職業性格,才能正確選擇職業生涯的大方向,你的性格并不十分適合做財務崗位,更應向營銷公關方面發展。”由于就讀會計專業,來自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的小溫看中了浦東電信局的財務一職,但經過幾分鐘的攀談,小溫熱情、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吸引了招聘方的負責人范先生。“財務工作需要仔細,相對比較適合內向的學生,你屬于外向性,應該多考慮營銷方面的工作。”說著范先生拉著隔壁生命人壽的負責人,向她推薦了小溫。“你應該利用各種見習機會嘗試不同種類的工作,保險公司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你去鍛煉一下。” 新華發行集團受到大部分學生的“追捧”,短短一會兒就收到20多張學生的個人資料。負責招聘的戴先生簡單與每位學生交流后,發現了不少學生普遍存在誤區。于是戴先生將招聘勤工助學的崗位工作放在一邊,和學生聊了起來:“每個人的職業都不會從一而終,在實習時應該多嘗試不同的工作,不能抱著學哪行干哪行的思想。”很快,戴先生周圍就圍了不少耐心聽講的學生。 張順意外“收獲”一個干叔叔 本報訊 (王佳敏) 在昨天的交流會上,張順的故事再次打動了在場的人,聽著人們對他的噓寒問暖,張順說自己找到了家的溫暖。 “孩子,不要擔心,大家都會幫助你的。”在招聘會現場,張順走到哪里耳邊都滿是關切的問候,原本準備得滾瓜爛熟的中英文自我介紹,在招聘會上都沒有派上用場。 張順告訴記者,聽到那么多人的鼓勵,他原本的緊張一掃而空,一個個企業見下來,他說自己不像在面試,而像在和長輩們聊天。 “這是我家里的地址,以后隨時到我家做客。”在昨天的招聘會上,張順還意外地收獲了一個“干叔叔”———黃浦區法院退休法官羅衛平。 張順在逆境中依然積極向上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羅,聯系勤工儉學的單位、為張順母親找醫生會診……老羅說,這些他全包了。看著羅叔叔為他忙進忙出,張順開心地對記者說:“在上海,我又多了一個親人。” 交大“打工王子” 為困難學子做“義工” 挨家搜集企業崗位信息和用人需求,并將之公布在學校BBS上 本報訊 (記者 胥柳曼) “您好,我是交大困難學生代表。據我所知,還有很多困難學生也想在寒假打工實習,請問方便給一下你們公司的材料和聯系方式嗎?”在昨天的交流會上,交大“打工王子”陳恩桃格外引人矚目。原來,他此次不僅要為自己找工作,還要為其他困難學子搜集企業崗位和用人需求信息。 陳恩桃告訴記者,在活動前兩天,他就將本次信息交流會的帖子發布在思源BBS的兼職(Parttime)討論版上。“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的反響特別熱烈。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博士生,紛紛與我聯系,甚至連同濟、華理等學校的困難學生也打來電話,強烈要求參加活動。”從第二天開始,回復陳恩桃的帖子達到了四五十條,如潮的短信發爆了他的手機。由于臨近期末考試,抽不出空的同學索性直接將中英文的個人簡歷塞到了陳恩桃的電子郵箱,要求他帶到信息交流會現場分發。 面對陳恩桃的這個舉動,很多企業先是感到意外,但隨即被他樂于助人的精神所打動。“性格開朗,溝通能力強,具有團隊意識。你挺適合做銷售助理,只要愿意,下周一就可來公司面試。”生命人壽上海分公司負責人崔女士當場向他拋出了“繡球”。然而陳恩桃表示,校內比他優秀的困難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他更愿意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競爭崗位。 昨天信息交流會結束后,陳恩桃花了兩個小時,將所有企業崗位信息、用人標準和聯系方式,掛在了交大思源BBS論壇上。“希望不回家的困難師兄妹能早日圓夢,過個快樂大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