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熊貓”與“民主的笑話”
2006-01-16
“兩只熊貓”與“民主的笑話”
臺灣的民主又一次成為全世界的笑話,這一次不是因為“兩顆子彈”、不是因為不讓連宋訪問大陸、不是因為不讓水果登陸、不是因為不讓兩岸直航、不是因為不讓商人去大陸投資、不是因為不讓學生去大陸讀書...,而是因為不讓兩只熊貓來臺灣。
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的民主制度脆弱到象臺灣這樣的地步!面對區區兩只大熊貓,臺灣執政者畏之如洪水猛獸、懼之如毒蟲蛇蝎,千般推托,萬般阻擾,上至總統、行政院長,下到各級主管部門官員,一齊挖空心思尋找拒絕理由??墒?,逐一檢視其羅列的所有的理由,全都是“愚蠢至極”、“可笑到家”。
謝長廷找到的理由是“臺灣沒有養熊貓的地方”。臺灣已屬中等發達社會,人均收入2萬美元,國防部對美軍購一次就要列支近6000億新臺幣,難道這樣一個號稱“臺灣錢淹腳目”的地方,居然蓋不起一個熊貓館、養不起兩只大熊貓?為解決軍購開支,國防部不惜號召臺灣人“每天少喝一杯珍珠奶茶”,造一個熊貓館的經費難道會超過每人一杯珍珠奶茶的錢?
謝長廷又將熊貓與“臺灣尊嚴”聯系在一起,宣稱“不是大陸要送,臺灣就得接受,這樣臺灣就沒尊嚴了”。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的元首為滿足國內人民的愿望,為求得一只大熊貓不惜親自出馬,難道這些國家都沒有了尊嚴?“求而不得”謂之沒有尊嚴,“不求而得”又如何是沒有尊嚴?臺灣行政院長的思維邏輯果然是與眾不同。
臺灣的農林主管部門宣稱“臺灣氣候、環境條件不適合熊貓保育”。全世界除了四川、甘肅的熊貓棲息地,又有哪一個地方是適合熊貓生長的?難道全世界的人都得去四川、甘肅才能看得到熊貓不成?華盛頓、圣地亞哥的氣候自然條件不是也與熊貓保護基地差之千里嗎?為何華盛頓、圣地亞哥能養,反倒臺灣卻不能養?
臺灣陸委會又宣稱引進熊貓有?!皟砂蛾P系要有效開放,積極管理”的政策原則。問題是偌大一個陸委會難道連兩只熊貓也管理不了?如果兩只大熊貓都開放、管理不了,所謂的“有效開放,積極管理”的政策又有誰能夠相信呢?
還是陳水扁、臺聯比較“坦率”,干脆擺明拒絕是出自政治原因,是因為“熊貓是大陸統戰工具”。按陳水扁說法:“中國對臺灣的任何措施,都是以政治考量,不論是贈送熊貓,或是任何的開放措施,都是政治考量”。又說:“中國對臺的戰略基調只有一個,就是要吞并臺灣”。毋庸諱言,大陸贈熊貓,什么時候送、送誰不送誰,當然是有其政治考量,可問題是“熊貓又不是共產黨員”,兩只熊貓難道能對著觀眾高喊“統一”口號不成?難道兩只大熊貓就能吞并了臺灣不成?退一萬步而言,假如區區兩只大熊貓就能夠令臺灣民眾放棄其獨立意愿,這難道不正說明“獨立”并非臺灣人民真正的切身利益所在嗎?難道不正說明建立在“臺獨”基礎上的政治路線應該予以重新考慮了嗎?
民進黨、臺聯的政治人物動不動宣稱自己如何崇尚自由、人權價值,動輒宣稱自己的民主制度如何優越,卻看不到正是自己的一系列行為正在踐踏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理念,恰恰是他們的行為讓臺灣的民主蒙羞,令臺灣的民主日盛一日地成為全世界的笑話。
世界上有哪一個地方的民主象臺灣的民主這樣不堪一擊的?如果一個“民主”制度連兩只大熊貓都抵擋不了,這樣的“民主”制度又有什么力量可言?又如何能夸口自己是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政治制度?臺灣若真是一個民主制度,一個崇尚自由、人權價值觀的制度,何以人民連在自己的家里欣賞大熊貓的自由和權利都沒有?民進黨、臺聯天天宣稱臺灣歷史上所有其他政權都是“外來政權”,只有自己是真正愛臺灣的“本土”政權,可是,一個天天把“愛臺灣”掛在嘴上的本土政權,何以連本土老百姓想在自己家里看看大熊貓的意愿都不愿滿足?民進黨天天宣稱自己當政就是“臺灣人當家作主”,可明擺的事實是,臺灣人現在連在自己家里看看兩只大熊貓的主都做不了,還能奢談什么“臺灣人出頭天”?
臺灣的民主制度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如此之脆弱、甚至不堪兩只大熊貓的一擊的?任何民主都應該、也必須建立在自由、開放、自主的價值觀念基礎上的,可是圍繞兩只大熊貓的收與不收,臺灣執政人物所展現的,全然是一派偏執專斷、狹隘畏懼的歇斯底里的心態。人民想要的不去滿足,人民不想要的,卻偏要推行。這與民主的價值、自由人權的理念哪里有半點相合之處?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兩只熊貓在這些政治人物的眼里成了洪水猛獸、毒蟲蛇蝎?又是什么原因讓一個民主選舉的政權做出如此乖張的行徑,既悖離民主理念與價值、又背離人民最簡單的愿望與人類的天然本性?
答案很簡單,政治人物們對權力的無法遏止的渴望、以及他們對喪失權力的歇斯底里的畏懼!對權力的渴望,早已超越了愛熊貓的真誠的天性。兩只熊貓或許不足畏,但兩只熊貓對民進黨、臺聯的“族群對抗、臺獨建國”的路線確實構成了威脅。
想一想民進黨是如何上臺的,不就是靠挑撥本省人外省人關系、鼓勵族群對立對抗上臺的?看一看民進黨又是如何鞏固權力的,不就是靠挑撥臺灣人大陸人關系,攻擊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攻擊其“賣臺”來鞏固基本教義派票源的?民進黨既不會搞經濟,又不會搞清廉政治,其掌握與維持政權的全部秘密武器,不就是以“分化人民”奪取政權,以“挑動人民斗人民”鞏固政權的?這樣一個武器要想發揮效用的基本前提是,必須保持人民內部、及對外的對立與仇恨。而兩只大熊貓卻足以消蝕這種對立與仇恨。要不是害怕兩只熊貓會湮滅他們刻意要營造的兩岸仇恨心態,民進黨臺聯又何以需要害怕熊貓如此?要不是為了阻擾兩岸人民團結進步和諧發展的愿望以鞏固自身權力,執政當局又何以需要害怕大熊貓到如此地步?
歸根到底,正是由于兩岸人民的團結進步、和諧共榮的愿望會沖垮民進黨、臺聯的“臺獨”路線的基礎,并進而消蝕他們的權力,才使得這些政治人物們不惜為了兩只大熊貓大動干戈,不顧民意公然以手中的公權力橫加阻擾。民進黨、臺聯畏懼的不是兩只大熊貓,而是兩只大熊貓對其權力的基礎可能構成的挑戰。
可笑的是,民進黨、臺聯卻指責共產黨及國民黨把熊貓泛政治化。世界上有哪一個政治人物不政治化?政治人物以政治為職業,所有政治人物的一切行為都必然有政治的考量為基礎,都必然是政治化的。有沒有“泛政治化”、誰在“泛政治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的“政治化”能夠滿足人民的愿望與喜好!民進黨拒絕熊貓來臺難道就不是在把兩只大熊貓“泛政治化”?真正把熊貓政治化、而且予以最徹底政治化的,正是他們自己。
權力可以是社會的助推器,沒有權力不足以實現社會的正義與進步的理想;權力也可以是社會的毒源,成為政治人物強奸民意、遂行一己一黨之私的工具。即便在民主選舉如臺灣的制度底下,當社會的理性、正義之聲不足以抗衡政客的權勢的時候,對民意的強奸、對權力的濫用也仍然不能避免。兩只大熊貓的政治所折射出的,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民主本身固有的弊端,恰恰是民主不完善、民主被強奸之后的必然。私欲令人瘋狂、權力使人愚蠢。今天臺灣政治人物對兩只大熊貓的畏懼,正與北韓政權害怕“美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如出一轍,也與當年大陸害怕“牛仔褲、太陽眼鏡腐蝕毒害青少年心靈”的心態同屬一個邏輯。
對臺灣的民主制度而言,兩只熊貓不可怕、“泛政治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民進黨臺聯無視兩岸同文、同種、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無視兩岸人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愿望,一意孤行堅持對立對抗、挑撥國家認同與族群關系的“政治化”!可怕的是執政黨阻礙臺灣的“本土化”與大陸的“現代化”以及當今世界的“全球化”潮流相聯接的政治化!
從當年阻撓“兩顆子彈”真相的調查,到去年阻礙農產品登陸,再到今天阻撓“兩只大熊貓”的來臺,誰能說得清楚陳水扁的執政黨還會再干出多少破壞民主制度、踐踏人民基本權利的行徑?對權力的瘋狂渴望與喪失權力的歇斯底里的恐懼,還會令這些政客們作出多少令民主蒙羞的勾當來?臺灣的民主發展史恰如世界上所有其他新興民主化地區的民主發展史一樣,其足以說明的一件事情是:任何以民粹自我標榜、以挑動族群與國家認同沖突作為奪取和鞏固權力手段的政治人物,最終都不免將人民的權利充當自己手中的權力的祭品。
一年前的“兩顆子彈”已經令臺灣的民主在全世界蒙羞,一年后的“兩只大熊貓”又讓臺灣的民主成為另一個笑話。臺灣的政治人物們未來還要作出多少令“臺灣的民主”成為更大笑話的事情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為美國普萊戰略與管理公司特約研究員,南加州克萊蒙研究生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博士候選人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