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你把“她”揣在懷里(也說“平價醫院”)
一口氣讀了[上海老蔡]的《“平價醫院”不能成為現在“人民醫院”的終結》,[一江春水
向東流也向西流]的《衛生部平價醫院——你究竟是為了誰》,[公震]的兩篇《“平價醫院”何
時能開花結果?》和《“平價醫院”何時能搞定?》,[鎮鐸]的《建“平價醫院”不可行》。
寫得好,寫得好??!我的文化水平(語文)不行,寫文章不是我的本行,算湊個數吧,也談談
建“平價醫院”不易。
現在我家住在16樓,視野寬廣,一眼望去,上海四大醫院盡收眼底,中山醫院、腫瘤醫院、
兒科醫院、中醫醫院。這是上海醫院最為集中的地方。少年時(在上海的邊緣小鎮上)靠共產
黨、毛主席的福,免費治療了六次“血吸蟲病”,這在我的近期帖文《女博士后走訪農村醫療,
四年行程5萬里,不僅僅是“感動”。》已有敘述,現在所以除了肝有點腫大(因血吸蟲?。?,
身體一直不錯。(不過“水性”蠻好,年輕時許多江河都去游過,像湘江的橘子洲頭浮躺在江
中心,這要點技巧;多次一人橫渡黃河,這要點膽量。)身體比較好,所以醫院不去,咳嗽感
冒自己去買點藥,懶得去單位衛生室。
扯遠了,還是回到醫院吧。建“平價醫院”,看在什么時候,廿年前這還叫問題嗎?除個
別“高干醫院”外,幾乎都是“平價醫院”,價格區別不大,名稱也好,各級“人民醫院”。
“平價醫院”這名一出來,我覺得具有諷刺意義,就意味著我們的醫改是失敗的,只是承不承
認的問題。也就是說,醫改將過去評價的“人民醫院”改成不是評價醫院了,說得不好聽,衛
生部“不打自招”。嗨,不管了,只要改,就是好事,人民是擁護的。可是,冷靜下來想想,
“平價醫院”談何容易?
首先,是“平價”的測度。難度在哪,如果在計劃經濟狀態下,這個尺度是容易掌握的。
現在做不到,第一位就是藥價,藥價是個什么狀態,也不用嘮叨?!鞍戳撕J又起瓢”,按現
有的藥價來開醫院,叫什么平價醫院?降多少才算“平價”?還是采用“藥價”保持穩定,采
用財政補貼的辦法解決?補貼多少?補貼多久?還是為了緩解低收入群體的醫療問題的“權宜
之計”?
其次,是“平價”的范圍。為了緩解低收入群體的醫療問題,要涉及這個群體的范圍,哪
些人屬于低收入群體?眾所周知,收入已經屬于隱私的范疇,很難了解和規范,而且收入是變
化的,甚至連有沒有工作都說不清,沒有工作的比有工作的日子過的好些,也不是沒有?高的
不好,漏洞百出,怎么堅持下去?同時入圍的、圈外的和邊界上的,操作有難度。也許,為了
緩解社會新矛盾,縮小“平價”和“非平價”的價格距離,這樣不是有違“初衷”?
再次,是“平價”醫院哪兒來。醫院目前已經不少了,是重建還是重組?也許有人會說,
可以“因地制宜”,目前醫療體制不順、管理混亂,“因地制宜”又談何容易?一方面“醫院”
的盈利思維繼續膨脹,而另一方面兢兢業業做“苦寒僧”,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和收益問題,引
發意識形態碰撞也就在所難免了?往大的說,即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面前孰輕孰重?是將這
種“平價醫院”改稱為“慈善醫院”呢?還是下定決心將“國有醫院”的大多數都改為“平價
醫院”?這樣不又回到廿年以前的狀態下了?問題是現存的病人狀態與當時已大不相同了,那
時小集體、大集體、全民所有制?采用的是全社會的“轉移支付”運作形式?,F在所有制已經
發生很大的變化,怎么運作?萬般無奈,最后只能選擇鳳毛麟角的“慈善醫院”了。
最后,除了個別(特殊醫療外),醫院都應該是“平價”,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的大眾化醫
院是“高價”的?盈利性質的?醫療是社會公益事業的組成部分,誰把它推向了市場?醫院問
題不少,藥品業問題也不少,最大的問題,還是對于包括醫療在內公益事業的理念問題,把它
作為“包袱”甩掉,那是不道德的行為。筆者的期望,讓“醫院”都成為“平價醫院”。
我們千不該萬不該,把醫院當作沒娘的女孩子推向社會市場,讓她背著行囊浪跡天涯,她
還那么美麗善良,還是學……這個女孩子是我們的妹妹,她有娘,她的娘就是我們的娘,娘就
是國家,就是政府。娘啊,你把她領回來,仍然把她打扮成美麗善良的“白衣天使”。娘啊,
俄羅斯母親就是在“休克”的時候,也都把“她”揣在懷里。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