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之前,人們就算嘴里不說,心里也都在惦記著年終獎會發多少錢。不少公司實行的年底雙薪式的年終獎似乎讓結果毫無懸念可言。獎金打進卡里,公正公開,卻少了不少幻想。假設一下,如果這次年終不發錢,
你會要什么獎
我們為此在北京范圍內做了一次調查,從101份反饋的問卷里,我們看出了由于性情不同、處境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期待。
101份反饋的答案,對于年終獎的要求是豐富多彩的:名車、豪宅、環球旅游,甚至一份愛情,都在大家的期待之中。但細分析起來,超過4成的人只不過是把年終的獎金做了簡單的物化,并且還進行了放大。
20個人選擇了要名車,16個人想分套豪宅,9個人想在過完年之后坐進領導的辦公室,其實歸根到底他們還是想要更多的錢。一輛好車幾十萬,一處豪宅上百萬,這樣的價值幾乎是很多人一輩子年終獎都達不到的。相對而言,選擇升職的人顯得含蓄了一些,今年升官,明年以后月月漲錢,財富來得不露痕跡,想起來要比一次年底的暴富,眼光看得遠了一些。中國人務實的態度總會體現在方方面面,有錢要錢,沒錢要東西,多數人對于年終獎的想象逃不出這個圈。
也有3個人希望得到一次環球旅游的獎勵,2個渴望到加勒比海曬曬太陽,如果考慮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代價,那么這幾個人也應該算是務實圈子里的人。不過,在他們看來,要求旅游休閑是與簡單物化金錢有著本質區別的——有車有房并不代表有了優質的生活,拿著數碼相機在微縮的世界之窗合影留念的想法,應該停留在10年以前,而新世紀的中國人至少在年終的想法上,也應該多少有些法國人的浪漫。
還有2個人比他們更浪漫,希望上司把一份或轟轟烈烈、或常換常新的愛情當成年終獎進行發放。不過對于這種要求,領導就是想到了,也未必敢。人們就是這樣很容易把不盡如人意的情緒帶到自己的期盼中,憋屈了一年,要是能得到一件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年終獎,也是不少人的夙愿。
因為丟了護照而錯過了和同事并肩度過年底獎勵游的,就希望自己的年終獎是一本能搭上出境飛機的護照;因為裝修房子裝得精疲力竭的,就希望自己的年終獎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裝修隊;因為想養狗想了很久的,就希望自己的年終獎是只夢想中的狗;因為自己在醫院受到大夫冷遇的,就希望自己的年終獎是給這個醫生看次?。灰驗樽约豪蟻G三落四的,就希望自己的年終獎是個記性好的管家;因為自己的臉長得像“柿餅”的,就希望自己的年終獎是個高挑的人工鼻梁。
不同于務實或是浪漫,這些人想要的年終獎更像是《無極》里“鬼狼”可以穿梭時空的“黑羽衣”,想到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得到的可能性。
一次簡單的調查,發現其實大家對于年終獎的想法很多,想想原因,大體是因為處境不同、性情不同:沒車的想要車,房子小的想要房,很少走出四環之外的才總想著要到更遠的地方看看……也可以把這些對于年終獎的期待理解成是一種對于社會現狀的折射。年終想要車的20個人中,有8個想要奔馳,7個想要寶馬,反正沒有一個想要國產小排量汽車,理由也很簡單,油是省了,但不能開車上長安街是可恥的;想要房子的16個人里,6個想要別墅,3個想要住在香山,估計是被馬路上的“停車場”和電梯里的“人?!眹槈牧?。
不過,如果這份關于年終獎的調查,不把“要錢”排除在外,結果又會如何?只怕大量的期待都會消失了——經濟基礎與個人對欲望的激情顯然緊緊相連,這樣想來,種種調查出的關于年終獎的全新期待,不過是大家對于年終獎金分配方式的不同想法。說這話的意思不是要表明中國人缺錢,準確地理解,應該說是中國人已經開始走向富裕,開始向往有品質的生活了。否則哪里想得出這么多種年終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