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超級城市里,公共運輸系統(tǒng)是最重要的器官。沒有火車和公交車,它將難以為繼。但這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將要受到?jīng)_擊。到2020年,孟買的人口將猛增到2千8百萬,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為避免癱瘓,孟買必須接受大手術(shù)。但這項手術(shù)十分困難。
問題在于它的地形。鐵路主要是貫穿南北,連接郊區(qū)和市區(qū)。主要路線有兩條:西部鐵路與中部鐵路。每天,兩百多列火車都要在3百公里的鐵軌上,運行2千多班次。這些列車每公里的載客量居全球之首,系統(tǒng)的負擔已近極限。為了緩解壓力,孟買開展了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公共工程。建造一條高架高速路,繞過地面繁忙的軌道。這將是印度首座雙層立交道路。
第二,建造孟買第一座長4英里的跨海大橋,繞過擁堵的公路。第三,打造一座新都會,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計劃。這項計劃將雇用數(shù)千名工人,耗資數(shù)十億美元。但孟買的前景、能挽救眼前的鐵路系統(tǒng)嗎?
每天,88%的通勤者要使用公共交通系統(tǒng)。光是鐵路就要載運6百萬人,相當于以色列的總?cè)丝凇T诟叻迤冢?分鐘就有一班列車。每列火車可容納1千7百名乘客,但實際載客量卻是它的3倍。擁擠程度遠近皆知,鐵路公司員工稱此現(xiàn)象為超高密度負載。
蘇蕾卡·雅達夫曾是這擁擠人潮中的一員,也見證了第一項緩解措施。
孟買是世界上少數(shù)設(shè)置婦女專用車廂的城市。這項措施于1992年實行,緩解了職業(yè)婦女的通勤之苦,讓她們能夠避開超高密度的人潮。但有些婦女喜歡這種壓力。1989年,蘇蕾克決定從車廂走向車頭。她是亞洲第一位女性火車司機。
開了1萬個班次后,蘇蕾卡準備開出她今天的頭一次車。開火車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我的手、腳、眼睛和耳朵,所有的感官都必須隨時保持警覺。某個器官稍有閃失,就有可能發(fā)生意外。意外確實會發(fā)生。每天都有人死在鐵軌上。蘇蕾卡開火車時,兩手都不能閑著。她一手控制油門,一手控制煞車。這個裝置是根據(jù)最可怕的情況命名的,叫做"死人把手"。如果司機出了什么事,比如暈倒了什么的…只要他的手松開了這個把手,火車就會自動切斷牽引,啟動緊急煞車,讓列車停下。
作為第二項安全保障措施,鐵路還有內(nèi)部交通管理裝置,協(xié)調(diào)同一條鐵軌上的兩列火車,又能讓駕駛員在分秒必爭的鐵軌上快速行進。“我們每站只停20到30秒,然后就開車。我們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離站,因為我們是按時刻表行駛的,否則就不能準時到下一站了。”
每班火車的到站時間只相隔數(shù)分鐘,一次延誤就會影響整個系統(tǒng)。為了讓蘇蕾卡按時運行,有人始終追蹤著火車的行駛情況。這個部門就像機場的塔臺。和塔臺一樣,該部門也要隨時與火車司機聯(lián)系。
今天,中央交通控制室在監(jiān)控蘇蕾卡的列車。裝在一整面墻上的電子地圖,實時顯示鐵路系統(tǒng)內(nèi)每一列火車的運行。紅線代表火車,綠線代表行駛路線。
在高峰期,西部鐵路有409列火車行駛在4條鐵軌上。有一列火車晚點,其它列車就都會受影響。所以假設(shè)第一班火車有什么問題,就會產(chǎn)生多米諾效應。作為控制室主任,普拉奈·普拉卡爾必須保證骨牌不會倒下。
普拉奈說:“在這個房間,我們每天輸送著3百萬人。鐵路無疑是這座城市的生命線,如果這條生命線斷落,上班族就會陷入困境。一列火車上大約有4千5百人。如果我讓一列火車停下,這4千5百人就會被困。因此迅速決斷就是這套系統(tǒng)的核心。“
負責做決定的是控制室人員。和航管人員一樣,他不斷收到信息,數(shù)百位火車司機和站長會報告最新的情況。他是唯一清楚整個鐵路系統(tǒng)狀況的人。在過去,系統(tǒng)狀況沒有這么一目了然。有電子地圖之前,站長要在每次列車通過后、打電話給控制員報告情況。每位控制員每分鐘都會收到各列火車的大量新信息。信息的堆積可能導致全線火車壅堵,給上班的人們帶來一場噩夢。
如今,控制室人員按下按鍵,就能跟數(shù)百位司機對話。因此他們有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反應也很迅速。他們會指示火車司機:"伙計,你誤點了,開快點"。火車是孟買的縮影:人太多,空間太小,時間總不夠用。這些正是導致悲劇的要素。
在這個負擔過重的系統(tǒng)中,科技與鋌而走險的人發(fā)生沖突,就會導致悲劇性的結(jié)果。拼命趕時間的人們和汽車司機在拿生命冒險。
每年,孟買都有3千5百人死在鐵軌上,平均每天有10人死亡,另外還有數(shù)百人受傷。賈揚·瓦薩尼說:”我站在達達爾車站的月臺上等車時,有人從后面推搡過來。我摔到了鐵軌上,然后就看見火車朝我駛來。一看到火車,我就開始跑。但火車離我太近了。火車軋過我的身體,8節(jié)車廂軋過了我的身體。他無辜地失去了一條腿。然而,有數(shù)千名遇難者卻是自己走向了災難。
鐵軌兩旁沒有圍欄,人們可以從任何地方穿越鐵軌。7百多萬孟買人住在鐵軌附近的貧民區(qū)。對他們來說,過鐵軌就像過馬路一樣?只不過死亡率更高罷了。那樣快,也許快1分鐘。他們意識不到節(jié)省一分鐘、卻可能賠上性命。
每座車站都有天橋,行人可以安全地越過鐵軌。有些人會走天橋,有些人卻不走。在孟買,人人都見過這樣的事故。這種事故總會在某個地方發(fā)生。盡管如此,大家還是要趕著過鐵軌。火車也一樣。在孟買,連死亡也有時刻表。
意外發(fā)生時,我們都很難過。但我們不能老想著這個,因為我們必須繼續(xù)開火車。我們必須送其他乘客到他們要去的地方。鐵軌旁豎著禁止穿越的警告牌,但毫無作用。孟買的生活很緊張,每分鐘都很寶貴,所以每天都有人繼續(xù)過鐵軌。在這里,時間比生命更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