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鐘某向記者提供了自己搞“撞擊”的明細表。上面記錄了64次“撞擊”的具體時間、地點、車牌號等,以示有據可查。
以前曾聽說在廣州的一些汽車修理廠,有不良司機開著車主的轎車通過再次撞擊的方式,設局套取保險公司保險費的劣行。5日下午,一名來自中山大道某汽修廠的司機鐘某,自稱出于良心發現向記者曝出了相關黑幕。在鐘某長達半年的“套費”生涯中,平均每個月要“撞擊”10次,給汽修廠老板每月帶來的利潤至少有2萬元。
司機:撞車騙保成功率100%
鐘某今年22歲,有近4年的駕齡。5日,一臉憔悴的鐘某告訴記者,去年8月份,他從老家到廣州找工作,進了該汽修廠上班。過了沒多久,他就接受了一項老板交給的“特殊任務”,那就是開著車主的車去搞“撞擊”,并且依據車輛的撞擊程度,向保險公司索要保險費。
在該汽修廠,擔負這一任務的共有兩名司機,采取分工協作的方式開展工作,每人每月的工資為1200元。在整個“撞擊”索費的過程中,汽修廠的老板是最大的贏家,每月此項收入至少有2萬元。而鐘某每月出去搞“撞擊”的次數為10次左右。“撞擊”索費的成功率,基本上是100%。
過程:車主和保險公司全被騙
“老板會讓車主留下身份證,保險費會由保險公司直接打到老板的存折上。”鐘某搞了幾次“撞擊”之后,方才明白由他執行的無端撞車事件,藏著巨大的利益。其具體操作是,車主把本已受傷的車開到汽修廠時,汽修廠會讓車主交出行駛證、駕駛證、保險卡和身份證,或被保險人的身份證。同時,他們會跟車主承諾修好車輛受損部位,并且不向車主收取任何費用。
車主聽了這番話,往往都會滿意地按鐘某等人的“指導”,一一留下證件。車主轉身一走,老板就會派人帶上車主的身份證去銀行開一個存折留在自己手里,將身份證以最快的速度返還給車主。緊接著,鐘某就開著車出門再搞一次“撞擊”,從有關交通管理部門騙來“交通事故認定書”。這時,保險公司會對車輛受損部位、駕駛證、行駛證拍照、登記,鐘某會在拍照結束后開車回汽修廠修理。
“撞擊”事件過去一兩天,汽修廠有專人帶著修理費發票和存折復印件,找到保險公司拿錢。保險公司見手續完備,便按程序把應付保險費打到存折里。“就這樣,一筆又一筆的昧心錢流進了老板的衣袋,車主則毫不知情”。
老板:汽修廠都有類似情況
該汽修廠的符老板說,由汽修廠代替車主去保險公司索要保險費的事,很多都是車主自愿給相關證件的,不存在故意蒙騙車主證件。他們主要在修理過程中按行規賺取一定的差價,鐘某反映再次“撞擊”套保險費的事沒那么嚴重,在很多汽修廠都有類似的情況。
他說,鐘某是有預謀地記錄下幾頁紙的撞擊經過,要向他敲詐。他說,鐘某找他借過200元錢,被他拒絕了。不久前,鐘某曾開走了他的一輛面包車,拿走了5800元公款。面包車已返還,但公款還未還。
撞車者說 用轎車撞貨車是騙保首選
為進一步弄清“撞擊騙保”的真相,記者與鐘某有如下對話:
記者:你們一般會用車主受損車輛的哪些部位重復撞擊?
鐘某:多數是原受損部位。比如原來有一條小縫,通過撞擊使受損面積加大。
記者:為什么就在原受損部位打主意?
鐘某:那樣可以麻痹車主,不會引起車主的懷疑。
記者:晚上出去“撞擊”多,還是白天?
鐘某:是晚上。因為晚上能讓現場勘察人員的視線模糊,對受損部位的評估有誤。
記者:誤判對你們有什么好處?
鐘某:可提高套費的成功率。
記者:你們喜歡與什么車搞“撞擊”?
鐘某:喜歡和小貨車撞擊。因為轎車的兩個前大燈,正好能撞到小貨車的后保險杠,把值錢的大燈徹底摧毀。
記者:如何操作能撞上?
鐘某:一直跟在小貨車的屁股后面,等小貨車剛遇紅燈停車就撞上去。這樣的話,既不會使小貨車嚴重受損,也不會帶來交涉上的麻煩。
記者:你們套過多少家保險公司的錢?
鐘某:我參與過的主要有六七家。
記者:你每次出去“撞擊”是什么心情?
鐘某:心里特別難受,不想撞,甚至想棄車逃跑。
記者:為何堅持“撞擊”達半年之久?是適應“撞擊”了?
鐘某:為了吃飯只好違心去撞了,沒法在心靈上適應。
記者:我們經常看見轎車和貨車相撞,難道都可能是故意“撞擊”?
鐘某:至少有90%是可能的。因轎車的剎車性能很好,哪怕貨車緊急停車了,轎車駕駛人一踩剎車就能避免撞擊。
記者:你為何要跟媒體曝黑幕,是否有隱情?
鐘某:主要是良心發現。另外,就是我向老板借200元錢,老板都不愿意借給我。
記者:你對你的行為如何評價?下一步如何打算?
鐘某:我知道我應承擔責任,但只要這一現象能杜絕,我無所謂。我想有人幫助我,找到一份正當職業。
文圖據《廣州日報》
■新聞解讀
“撞擊騙保”程序
1.車主送車維修按要求留下身份證。
2.汽修廠老板用車主身份證開存折。
3.“專職撞車司機”開送修車出門搞“撞擊”。
4.交管部門開具“交通事故認定書”。
5.保險公司對受損車輛拍照登記。
6.汽修廠對受損車輛進行維修。
7.汽修廠派人憑修理費發票和存折復印件到保險公司拿錢。
8.保險費打入汽修廠老板用車主身份證開戶的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