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中,整個世界好像突然陷入了水深火熱:海嘯、颶風、地震、洪水、干旱……災害似乎在2005年格外眷顧人類。
2004年年底印度洋海嘯的可怕記憶并未遠去,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再次發生8.5級強震;6月至11月的大西洋颶風個個赫赫有名,26場熱帶風暴中14次威力達到颶風級,“卡特里娜”、“麗塔”和“威爾瑪”強度更是達到5級;10月,多災多難的南亞次大陸遭遇7.6級強震,造成至少8.7萬多人死亡,10萬多人受傷;還有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遭遇數十年不遇的干旱;還有被譽為“南美洲綠寶石”的亞馬孫河流域迎來幾十年來最干燥的一年;還有泰國遭受旱澇的輪番襲擊;還有……
2005,人類面對如此天災沒有逆來順受。整個國際社會團結起來,勇敢面對地球的慍怒。人道主義援助顯示了整個國際大家庭的溫暖。但與此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反省和總結,采取措施從源頭做起,控制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并努力將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 | ||||||||||||||||||||||||||||||||
2005年10月26日,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一匹馬正在干涸的庫魯阿伊湖湖底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