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村和麓山南路一帶
7月1日下午兩點,長沙岳麓山大學城南側天馬鄉黃鶴村8組的小巷中,幾百名操各種方言的孩子,來來往往地進出于小巷中的各式民宅和畫室。
近年來,天馬鄉黃鶴村和麓山南路一帶成為“全國最有名的藝術培訓基地”之一。然而,記者近日根據群眾舉報,對聚集于此的藝術培訓市場進行暗訪時發現,招生和培訓的違法違規現象卻是暗流涌動:帶隊專業老師收受高額回扣,一些培訓機構無證無照經營、進行虛假廣告招生。
匿名舉報 揭開藝術培訓市場黑幕
不久前,記者接到衡陽某中學2005屆畢業班一學生的家長的匿名舉報信。
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學生家長在信中寫道,“從去年暑假到今年寒假,我小孩在長沙培訓六七個月,關于衡陽某美術專業老師拿學生學費回扣一事,當時考慮小孩高考升學等很多方面的因素,只能以匿名的形式向校領導、班主任反映,沒有解決問題”。
據家長反映,該專業老師于2004年11月先后將該校畢業班藝術類考生40多人,從衡陽帶到位于長沙市河西麓山南路曾家坡10號的藝海畫室和位于麓山南路683號銀河證券二樓的東星畫室學習美術,為來年的高考補習。
據稱,該專業老師將學生帶到藝海畫室和東星畫室,事先并沒有帶學生和家長考察并征求他們的意見,而是“用一些校紀校規壓學生,甚至學生不到他指定的畫室就不允許他們參加考試,且學校以后不管他們,為了利益欺誘學生到一些指定的畫室——藝海和東星畫室”。
據稱,由于該專業老師和以上兩家畫室的老板,在此之前就已有過約定,根據約定,該專業老師只要將學生帶到畫室,就可以“拿學生學費百分之五十的回扣”,而“我算算我小孩這屆美術生共50余人,估計每人交3000元學費,那至少15萬,假如該專業老師拿50%,那一年可拿7.5萬元整”。
此外,家長反映,該專業老師并不是每年都把學生送到同一個培訓班,而是“每年送學生去長沙培訓班,哪兒回扣高就把他們帶到哪兒,而且一年比一年的回扣高”。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專業老師曾因此出過兩次意外。一是,2001年和新生畫室的合作中,執教的老師在給學生上完一半課程后,以“你們老師只給我這么多錢”為由,將所有在該班學習的衡陽某中學的學生悉數趕出畫室;二是,10多名學生2004年在藝海畫室學習一個月后,以培訓質量差為由,不顧該專業老師的反對,跑到了東星畫室。7月4日下午,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衡陽該中學校長,希望能從學校方面對以上情況進行核實。該校長告訴記者,校紀委在今年5月就已對舉報作了調查,調查結果并不存在舉報信中關于“該專業老師收受回扣”這回事,舉報的只是培訓班在招生過程中的過激行為。
記者暗訪 畫室老板主動簽回扣協議
為了核實和更詳細地了解家長在舉報信中提到的情況,記者決定以長沙縣某中學老師王義的身份,對培訓班進行暗訪。
6月29日下午5點,記者首先來到位于麓山南路曾家坡10號的藝海畫室。
聽說記者有10多名學生想參加暑假班,一名正在打掃衛生的老師將記者引進了進門走廊左側第一個辦公室。
辦公室里,年輕的畫室老板覃潔云正斜坐在班臺椅上,吹著風扇。
“總共14個,6個高二的學生,8個高一的學生。”記者一邊向覃介紹自己學生的情況,一邊向覃透露自己是“衡陽某中學某某老師介紹過來的”。
在經過一番簡單溝通后,原本就沒有戒備的覃很快和記者打成一片,他告訴記者:“你放心,我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你可以給我多少?”記者順勢接過覃的話茬。覃潔云向記者伸出三個手指頭,“一個人給300!”
6月28日到7月1日,記者以同樣的身份暗訪位于黃鶴村8組的藝達畫室、自由者藝術坊、中央美院大成畫室、中央美院710藝術工廠、勇攀舞蹈工作室,以及位于麓山南路的金鷹藝術培訓中心、海韻琴房、東星畫室等20多家畫室和音樂培訓班,均在5分鐘內與各家老板談定了30%到57.5%不等的回扣比例。
此后覃又多次和記者聯系,詢問簽約的事情。30日下午4點半,記者決定再次和覃聯系。覃拿出紙和筆,按照與記者的約定,草擬培訓協議。
之后,記者以該培訓協議是與學生家長簽的,自己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證為由,希望覃能夠作出保證。
“那我就給你寫個條子,你到時候憑條子過來拿錢就是了。”覃主動向記者提出寫個字條。
然而在提筆準備寫的時候,覃開始謹慎了:“你看能不能換個詞,就寫成‘風險保證金’?”
在得到記者認可后,覃快速寫下了一份回扣協議書,根據該協議,覃承諾“學生辦理完手續后,畫室返回總額30%(原承諾應為300元/人/月)的風險保證金,一次性付清”。
藝市濁流
高回扣成招生潛規則
據透露,回扣是最近四五年才出現的。最初是因為市場競爭加劇,所以黃鶴村的一些“野畫室”為了招攬和穩定生源,開始出現給帶隊專業老師回扣的現象,但是后來這一見不得光的行為,卻逐漸被大家默認,以至于“高回扣”成為招生潛規則。
知情人還告訴記者,其實在湖南藝術培訓市場中,并不是所有的培訓班都有回扣這一項,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有名氣的老師辦的班沒有回扣,只有一些小的、沒有名氣的培訓班才有,而且會很高,除了要安排好帶隊專業老師的起居、生活日常開支外,一般還要向他們支付30%-50%甚至更高的回扣。
據記者了解,今年4月,長沙市工商局岳麓分局曾采取行動,在湖南師范大學南院一帶,排查摸底充斥其間的各類藝術培訓機構,并查處了金鷹藝術培訓中心、風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培訓部、珂盤之光藝術學校、大周畫室等4家無證無照的非法藝術類培訓機構。
與無證經營相比,虛假宣傳和聘請“廉價先生”上課,似乎更為廣泛地在藝市中被運用。
在今年4月對金鷹藝術培訓中心的查處中,執法人員發現該中心對外發布的2004年招生簡章中,堂而皇之地寫著“該培訓中心為專門的音樂高考培訓基地,是國家教委批準的藝術培訓學校,中心采取與多個音樂院校、廣播院校及電視臺聯合辦學的模式”等。
而實際上,該培訓中心未經過任何部門批準,所謂聯合辦學也只是請一些音樂學校、廣播院校及電視臺的老師講課而已。據介紹,培訓班中不少任課教師是附近高校的在校學生,而非招生簡章上所稱的高校老師。
記者手記
生態鏈中多了層盤剝者
在藝術培訓市場這個鏈條中,高中專業老師由于掌握了生源,因此成為了“大魚”,他們最直接的大魚形象就是掌握生源,瓜分培訓班老板的利潤。
“其實,這種現象也只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張紅(化名)告訴記者:“以前,我們給專業老師安排住宿,給小孩買點小禮品,他們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但是現在,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張紅一臉的鄙視,“現在,一些老師不用你暗示,自己開門見山地跟你討價還價,哪里還像老師。”
“其實,現在整個圈子的關系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一個新的生態鏈也因為回扣而焊接。”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現在許多藝術培訓市場是老師盤剝培訓班,而培訓班又間接地通過不辦證、不請高水平執教者等來加大對學生利益的侵犯”。
“以前,培訓班位于金字塔的頂端,學生處在底層;如今,帶隊專業老師位居最上,培訓班次之,而學生還是處在最底層,不同的是,生態鏈中多了一層剝削者。”這位知情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