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億支那人’,這不是以前用來侮辱中國人的嗎,怎么堂而皇之地掛在公共場所?”昨日,長春市民王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他在長春市工農大路與隆禮路交會處的“媽媽手”餐館就餐時,看到墻上的一份“宣言”上有“支那人”字樣,感覺傷害了我們的民族感情。
王先生說,那個“獨立宣言書”就掛在餐館的墻上,文字都是豎著的,有韓語也有漢字,他只看懂了其中有好幾處用繁體漢字寫著“四億支那人”的字樣。“我當時立即放下筷子,停止用餐,找來服務員問為什么掛這個東西,服務員也解釋不清。”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媽媽手”餐館。餐館內的墻上,果然貼著不少韓文裝飾。記者經過仔細查看,發現一個裝飾上有兩處寫有“四億支那人”的字樣,于是找來一個服務員了解情況。服務員說,這些裝飾是他們老板從韓國帶回來的,是什么意思,他看不懂。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就餐者,他們表示,如果掛飾上真有“支那人”字樣,就讓人接受不了,應該馬上撤下來。
隨后,記者找到該餐館的孔經理。他表示,掛這種裝飾沒什么不妥,也不知道“支那人”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找餐館的建設部。記者找到該餐館的建設部。一侯姓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對相關情況不太了解,他們需要調查一下。目前,該餐館建設部已查實,餐館墻上確實有寫著“支那人”字樣的掛飾,他們已經通知了在長春的所有連鎖店撤掉相關的裝飾。本報記者 王小野
歷史不容忘記
不懂“支那人”啥意思 趕緊來補一課 中國人經過革命結束封建統治、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時,作為近鄰的日本卻單方面給中國取了一個“支那共和國”的漢字國號。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對“支那”的稱呼進行抵制。1930年,國民政府決定:今后凡載有“支那”二字的日本公文一律拒收。
日本全面挑起侵華戰爭后,日本外務省也開始追隨軍部使用“支那”稱呼中國,日本戰敗后,盟國最高司令部政治顧問團確認“支那”稱謂含有蔑意,責令日本外務省不得再使用“支那”稱呼中國,其后,“支那”這一稱謂從日本政府的公文里、教科書中和媒體內消失。
來源: 新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