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的前任張華琪目前正在監獄服刑。張華琪在擔任潁上縣委書記期間,因為非法斂財500多萬元,一年前已被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終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作為一個縣的一把手,逢年過節成為張華琪和徐波“發財致富”的好時機。
張華琪開始擔任縣委書記時,年節一到,每天往機關家屬大院送禮的車子有上百輛,排起了長隊。從臘月廿三開始,張華琪的家中便熱鬧起來。張華琪在家里時,由他親自接待。外出時由夫人值守“崗位”,沏熱茶,收“銀子”,然后把來人的請托事項告訴給張華琪。
當縣委書記的第一年春節,共有20多名科級干部到張華琪家“拜年”,張華琪按禮金的大小一一做了安排。
從1998年開始,張華琪連續4年春節受賄超過20萬元,受賄最多的1999年春節甚至達到了40多萬元,連中秋這樣的節日也有上萬元甚至幾萬元的“進賬”。
比張華琪大3歲的徐波,到潁上縣任職的時間卻比張晚了3年。2000年7月張調任阜陽市委秘書長后,徐波坐上了縣委書記的位子。兩年之后,徐任阜陽市政協秘書長,直至2004年8月被“雙規”。
徐波到任時正是張華琪大肆收受賄賂的時候。眼看著身為縣委一把手的張華琪把主導全縣干部調整的縣委常委會變成了“賣官場”,他很快便掌握了張華琪受賄的全套“本事”。有一個統計,徐波在非法收受他人的136.18萬元財物中,僅年節就達到113.3萬元,占83.3%。
從1999年開始,徐波連續4年春節受賄超過10萬元。2001年和2002年春節期間,分別達到30.28萬元和32.7萬元。
“拜年”官員想要達到的目的,徐波日后幫他們絕大多數達到了。
自1997年8月張華琪第一次主持縣委常委會研究干部任用問題后,5個月內連續召開5次常委會,對全縣所有鄉鎮的黨政班子來了一個“不留死角”的調整,涉及100多名干部。
幾次常委會下來,讓張華琪體會到了買賣官帽立竿見影的價值。為了讓賣官鬻爵發揮更大的作用,帶來更豐厚的“利潤”,他開始把研究人事調整的縣委常委會放在每年的春節前和春節后開。這樣一來,更激發和調動了各級各單位頭頭腦腦們“拜年”的“積極性”。
陳某是潁上縣的一名普通公安民警,要是靠自身努力,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熬成副科。陳某的父親從張華琪當上縣委書記的第一年就開始注入“官帽資金”。兩年后,“投資”超過5位數的陳某被任命為一個大鎮的黨委組織委員。
從法院認定的事實來看,徐波在擔任潁上縣委書記的3年多時間里,總共賣出了29頂“官帽”,平均一個季度售出兩頂。
潁上縣是多年的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在張華琪擔任縣委書記時期,該縣科級干部的月工資收入不過六七百元,很多人靠工資積累是沒有能力去給他這個一把手“拜年”的。
錢從何來?一些人開始打公款的主意。
法院查明,在給張華琪行賄的100多人中,潁上縣共有33個單位的行賄者將70多萬元賄金用虛開招待費等形式沖賬,有9.1萬元用的是假發票。
目前,落馬的兩任縣委書記正在監獄里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