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瘦弱的中等身材,戴一副眼鏡,一個文弱書生模樣的學生站在記者面前,讓人難以把他與跳入冰窟勇救3名落水少年的英雄行為聯系起來。
徐偉說,萬一我真的上不來了,拿1個換3個也劃算
2005年12月27日,天空陰暗,北風凜冽。天津工業大學的學生們正在緊張復習,準備期末考試。下午4時許,校內的泮湖上傳來了急切的呼救聲———“救命呀!”“有人掉進冰窟里啦!”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02級本科生徐偉正經過湖邊,聽到呼救,他立刻向出事地點沖去。
泮湖面積不大,水卻很深,只見兩個少年正在冰水中掙扎,其中一個只剩下一只手露在水面上。剛沖到冰窟旁的徐偉來不及多想,急忙俯下身子,一只手緊緊抓住冰窟邊緣,一只手用力去拉落水少年。突然,冰面再次開裂,徐偉和旁邊的另一個少年掉進刺骨的冰水中。
面對突如其來的險境,徐偉艱難地將3個少年分別托出水面,并沉著地幫他們扒牢冰面,囑咐他們別動,他自己雙手緊緊扒住冰緣,用力往冰面上爬,剛剛探出上半身,不料“嘩啦”一聲,冰又塌了,他再次陷入湖中,雙手和胳膊多處被劃傷,鮮血直淌。
徐偉強忍疼痛對3個嚇呆了的孩子說:“別害怕,堅持住!我一定能爬上去,一定能救你們!”此刻,他只有一個念頭:“爬上去!救出3個孩子”。徐偉游到一塊較硬的冰凌旁,深深吸了一口氣,奮力一躍,爬上了冰面。
這時,又有一些人聞訊趕來救人,但周圍冰面開始搖晃。為避免再出現危險,徐偉冷靜地告訴大家,“不要過來,把你們的木棍遞給我。”利用這根木棍,他將3名少年一個一個從冰窟中拉上來。3個少年得救了,徐偉卻筋疲力盡地坐在湖邊,衣服上結滿了冰,凍得說不出一句話……
談起當時的想法,徐偉笑著對記者說,當時一心想救人,沒有覺得害怕。“萬一我真的上不來了,拿1個換3個也劃算!”
同學們說,徐偉的心靈就像他家鄉的紅棗一樣甘甜
瞬間閃光,來自千日修煉。
師生們得知徐偉救人的義舉后,都說這不是偶然的。
沈躍武與徐偉同宿舍。他說,每天下課回到宿舍,徐偉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宿舍還有沒有開水,沒有了,他就會把所有的暖瓶打滿熱水。每次他去打飯,都會問問宿舍的同學要不要幫忙帶飯。
徐偉的同學盧燦堅說:“我們有時洗完衣服晾在水房里好幾天不管,徐偉就悄悄地把晾干了的衣服收回來,分別疊放在我們的床頭。他的心真好!”
幾年來,徐偉用一顆火熱的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個人,把團結友愛的精神播種到每一個同學的心田。同學們跟記者說,徐偉的心靈就像他家鄉的紅棗一樣甘甜。
徐偉有個樸素的想法,就是“知恩圖報,幫助他人”。這源于在安徽省廬江縣陽檀村老家務農的父母的言傳身教,源于自己小時候落水被救的經歷,源于國家助學貸款使他順利上大學。
“入學第一個學期末,按照學校困難學生資助辦法,徐偉可以領到100元的困難補助。當通知他來領取時,他卻婉言謝絕了,他說:‘謝謝老師,我已經辦理了助學貸款,把補助給更需要幫助的同學吧!’”讓輔導員老師王麗清難以忘懷的不止這一件事,她說,徐偉很瘦,卻兩次主動報名獻血,第二次獻血時,因名額限制沒有獻成,他還非常難過。
2004年放寒假,徐偉好不容易買到一張回老家的座票,這是他上大學以來第一次買到座票,心里很高興。同學孫云燕家有急事卻買不到車票,他發現自己這趟車正好路過孫云燕家時,便毫不猶豫地把車票讓給了她,而自己卻在擠滿人的一趟慢車上整整站了14個小時。
4年來,徐偉學習成績始終在班里數一數二。他在學習上毫無保留地幫助同學,他的筆記本、復習提綱是同學們最喜歡的資料,特別是到臨近考試時,只要同學有問題,他就放下自己的書,耐心地給予解答。曾有朋友勸他說,現在人與人之間都是競爭關系,別太傻了。徐偉卻這樣認為———人與人之間有競爭更有合作,即使在競爭中,誠懇厚道、正直謙讓的人品也一定有競爭力!
2005年10月,徐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有人問他“入黨的動機是什么”,“我入黨就是要為大家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徐偉說。
現在,天津工業大學號召全體師生向徐偉學習。記者在采訪時還得知,為表示謝意,有位被救少年的家長把1000元錢塞到徐偉書包里就匆匆離開了。過后,徐偉把錢裝到信封里,捐給了天津市聯合助學基金會,信封上寫著:請交給那些更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