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把加強社會公德教育、要遵守社會公德掛在嘴邊,但有人卻往往只要求他人去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幫助他人,自己不僅不如此,有時在接受他人幫助時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看來,有些人要學會說聲:“感謝”。
如此要求并不可笑。我們是否可以分別試想一下以下的兩種情形:一種是我們主動幫助了別人,贏得了真誠的感謝和周圍人的贊許;一種是我們在幫助別人后,沒有得到任何感謝的表示,周圍的人也漠不關心。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前者。
在最近的短短幾年里,我國的志愿者隊伍蓬勃發展,人數成千上萬。東北農業大學在甘肅貧困山區岷縣服務的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志愿者孔祥龍說:“幫助農戶解決病蟲害后,大嬸的一個新煮土豆、包谷和一句感謝的話,讓我覺得自己的行為被認可、有價值,使我在服務期間一直充滿動力。”看來,鼓勵、贊賞他人的善舉,無疑是必要的。
社會公德看似沒有強制性,卻需要每個人去主動遵守。您的一句感謝或贊賞的話,可能就是他人遵守社會公德的動力。對熱心幫助他人的行為表示感謝,這,也是社會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