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雷鋒前戰友逝世 生前完成336場報告
2006-02-28

雷鋒前戰友戴明章逝世(圖)

戴明章老人生前經常做報告宣傳雷鋒精神(資料圖片)

新聞提示:戴明章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06年2月26日8時25分不幸逝世,享年76歲。

戴明章同志1930年12月20日出生于本溪市,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戴明章同志是當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工程十團(即后來的雷鋒團)任軍務參謀時,接雷鋒入伍的當事者和經辦人。

40多年來,戴明章一直在收集、整理雷鋒同志的有關資料。先后編輯出版了《回憶雷鋒》《走近雷鋒》《知雷鋒·學雷鋒》等著作,同時,還參與了《憶雷鋒》《雷鋒志》等書的編審工作。在全國16家報刊上發表有關雷鋒題材的文章數十篇。
他手里握著鋼筆

嘴里含著救心丹

正撰寫事跡報告

帶雷鋒進部隊的老兵——戴明章逝世


晨報撫順訊(記者 傅廣新)他的手里握著鋼筆,嘴里含著一粒救心丹。

2月26日8時27分,正在為一所中學撰寫雷鋒事跡報告的戴明章老人去世了!

他帶著滿足離開世界,因為他為部隊帶來了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他給后人留下了百萬字的有關雷鋒的著作。

他帶著遺憾而去,因為他還有5場回憶雷鋒的報告沒做,還有兩部關于雷鋒精神研究的書稿等待出版,他還有近30萬元的債務,他還有體弱多病的老伴需要照顧……

“老戴是累了”

“我推開門,腦袋一下子炸了,老戴手拿著鋼筆,窩在椅子里,我撲到跟前喊他‘老戴,老戴,你說話啊’,他一動也不動”

“老戴是累了,他也想歇歇了!”昨日,戴老的妻子———71歲的鄒榮女士靠在床頭輕聲說。

老人告訴記者,學雷鋒紀念日臨近,戴老應下了5場回憶雷鋒的報告,去世時正在趕寫給撫順市五十中學的報告材料。

“這段時間,他就沒怎么休息,午睡都取消了,每晚寫到半夜12點多,早晨四五點鐘就起來寫報告材料。”老人告訴記者。

2月26日早晨4時許,戴明章老人起床了,老伴勸他別起這么早,“他不干,他說他感覺有壓力,這些報告的材料一定要準備好。”鄒榮老人說。

2月26日上午8時許,戴明章走進臥室,對躺在被窩里的老伴鄒榮笑著說:“還有一點就快寫好了。”說完疊好自己的被子,告訴老伴去打豆漿,就出了臥室。

當日8點多的時候,鄒榮老人沒有聽到豆漿機運轉的聲音,她以為老伴戴明章又忘了打開電源,就起身來到書房,“我推開門,腦袋一下子炸了,老戴手拿著鋼筆,窩在椅子里,不說話,我撲到跟前喊他‘老戴,老戴,你說話啊’,他一動也不動。”

120人員趕到時,戴明章已經停止了呼吸,墻上的時鐘定格在8時27分。120人員發現戴明章老人的嘴里含著一粒“救心丹”,據此推測,老人臨終前感覺自己不好了,含下了藥,但為時已晚,老人因突發大面積心肌梗死去世。

336場報告聽眾16萬人次

一個墻角的書柜貼著封條,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出里面是老人歷年寫作的手稿

戴明章老人的家,其簡樸程度讓人很難將之與一位著作百萬字的退伍軍人作家相聯系,幾件老式家具,屋子里最先進的是一臺486老式電腦。

兩面墻的書柜里堆滿了書籍,一個墻角的書柜貼著封條,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出里面是老人歷年寫作的手稿。

靠窗前的老式寫字臺上,還放著老人臨終前給五十中學寫的報告材料,還沒有寫完,老式的鋼筆還放在本子上。

在戴明章生前遺物中,記者看到一本黃紙殼封面的記錄本,里面是關于老人歷年所做報告的記錄。

在記錄中記者看到,老人自1990年12月離休后,成為撫順市老干部革命傳統報告團報告員,先后到全國各地工礦城鄉、中小學校作回憶雷鋒的報告,記者統計了一下,總計336場,聽眾達16萬余人次。

一雙補滿補丁的襪子

為了給兒子治病欠下了20余萬元的債務,加上為出版雷鋒系列書籍的借款共留下了近30萬元的債務

在老人的家里,掛著一雙黃色的襪子,鄒榮老人告訴記者:“那是他在部隊帶回來的襪子,已經穿爛縫補了很多次,還不舍得扔掉。”

記者看到,這雙黃色襪子上的后跟上綴滿了補丁,記者探手伸進襪子縫補處,感覺到厚厚的縫補了不止一層。

“他不會給自己打算。”鄒榮老人說,戴明章老人的兒子戴強生前在撫順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任職,但老人每次外出從不向兒子張口要車,親屬有事希望老人和兒子說一下幫幫忙,戴明章老人都以“公家的事,我不好過問”為由婉言謝絕。

戴強患肝癌后,家里為了給兒子治療,老人拿出全部積蓄依然不夠,只好向親屬朋友們借錢,老人的妹妹戴明華勸他向組織上提出家里的困難,求組織幫助解決,老人依然沒有開口。

直到2004年12月戴強去世,老人為了給他治病欠下了20余萬元的債務,這筆債務直到老人逝世依然沒有還清。加上老人為出版雷鋒系列書籍的借款,戴老身后,留下了近30萬元的債務。

“我說的話到死都負責”

“戴老的突然離世,我們感到很遺憾,對于研究、繼承雷鋒精神這是一大損失”

聽到戴明章老人的噩耗,雷鋒團副政委閻顯宏以及雷鋒連許傳達連長來到戴明章老人家,慰問鄒榮老人。“戴老著書很嚴謹,他給我們作報告的時候,曾經對我們說過‘我說的話到死都負責’。”昨日,雷鋒團雷鋒連連長許傳達這樣告訴記者。

“戴老的突然離世,我們感到很遺憾,對于研究、繼承雷鋒精神方面這是一大損失。”許連長對記者說,他和全連的戰士們感到,戴明章老人著書很有權威性,非常嚴謹。

對此,雷鋒資料收藏者褚士奇對記者談起一件事,在戴明章準備著手編著《回憶雷鋒》這部書的時候,得到了沈陽點擊查看沈陽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軍區工程兵部隊首長王太良將軍及雷鋒團原老團長吳海山等的鼓勵,老人親自走訪雷鋒輔導過的學生、戰友,并行程1.2萬公里,走訪省內外和雷鋒生前有過接觸的首長、戰友、工廠領導等142人,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用了近4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回憶雷鋒》的書稿。

褚士奇說:“近年來,有些人不負責任的編撰出一些針對雷鋒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他常常據理力爭,以他知情人的身份和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糾正一些不實之詞。”

戴明章在世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歷史不容篡改,歷史不容假設。”

據悉,今日14時許,撫順市將在撫順殯儀館舉行戴明章老人追悼大會。

撫順市委市政府慰問戴老家屬

各界哀悼痛失尊敬師長

昨日,撫順市委副書記郭平及撫順市文明辦主任周淑泉等領導趕到戴明章老人的家,在慰問鄒榮老人及其親屬的同時,代表市委市政府為老人送來了5000元慰問金。

“戴明章老人在學習、弘揚、研究雷鋒精神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撫順市文明辦副主任關衛東這樣說。

昨日,撫順各界人士也紛紛哀悼戴明章老人。

“根本沒有想到,昨天我還和戴老通電話,他還告訴我正在準備3月5日前的報告材料,怎么就……”雷鋒生前輔導過的學生陳雅娟說。

全國勞動模范、撫順市學雷鋒典型聯誼會會長鄧鳳蘭聽聞噩耗后,立即來到戴明章老人家里,她不相信老人真的離開了,但是在看到家里設的靈堂時,她一下子哭了:“這么多年,我們看戴老的書,聽戴老回憶雷鋒生前往事,和他老人家一起學雷鋒,現在想想,就像昨天一樣啊!”

驚聞噩耗,雷鋒生前戰友喬安山連夜從北京點擊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乘火車返回,昨日上午8時許,剛下火車的喬安山立即趕到戴明章的家,痛悼戰友。

戴明章生前好友、雷鋒資料收藏者褚士奇嘆息著說:“戴老是一位幾十年鞠躬盡瘁、宣傳雷鋒的老兵;是一位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長者。”

撫順市育才中學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原來準備在3月2日邀請戴明章老人為全校師生作報告,沒想到老人突然辭世,“師生們非常悲傷。”這位老師說。

昨日傍晚,幾名五十中學的學生來到戴明章老人家的樓下,他們告訴記者,聽說戴明章老人去世了,去世的時候還在寫報告材料,感到很傷心,利用放學時間來吊唁老人。

采訪手記:永訣,亦是永傳

初見戴老,是兩年前的這個時節。

為籌備雷鋒生前戰友聚會,記者第一次拜訪戴老。彼時,戴老身體尚好,精神亦是矍鑠。

2004年3月1日,戴老第一次走進本報。與老友相聚,老人做了如何傳承、發揚雷鋒精神的主題發言。動情處,老人當場落淚,在座老戰友、新聽眾無不為之動容。而今,音猶在耳,老人卻已逝去。

回想兩年來,與戴老相處的時間并不多,但卻會在各項與雷鋒有關的活動中相遇。即便是在痛失愛子之后,老人仍舊沒有停下宣傳雷鋒精神的腳步。

數日前,記者致電老人,相約今年3月,再接老人來沈。戴老還曾戲言:“你總說來看我,卻總是不來。”電話里,記者承諾,3月一定要去接老人,陪老人再憶雷鋒。

未料,這一番對話竟成永訣。

再見老人時,已聽不到教誨與叮嚀。老人靜靜睡去,留給我們永世流傳的百萬著作和無限哀思。文/傅廣新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