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手機加油站的冷清場面,是收費惹的禍嗎?謝長艷/攝 信報記者 謝長艷 湯慧梅 在大型商場、車站等公共場所放置的供手機臨時充電的“手機加油站”,解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但其投一元硬幣充電15分鐘的做法也讓眾多使用者心生不快:“這樣收費不是趁火打劫嗎?”據了解,“手機加油站”充電時使用1000次僅耗電1度,按照市民電價每度0.48元人民幣來計算,消費者在“手機加油站”消耗一度電的價錢是平常用電價錢的2083倍。 【體驗】 一元硬幣只能充15分鐘 昨天下午,在朝陽區安貞附近的一家商場,來往顧客從商場門前匆匆而過,不時有人用眼睛瞥一下這里設置的手機 加油站。記者拿著一枚硬幣投進充電器,插入手機后紅色指示燈亮了起來,同時手機屏幕上顯示手機處于充電狀態。約15分鐘后,“充電時間到”的語音提示音響起,同時手機上電量顯示約一格。記者注意到,在該手機加油站上面,除顯示有收費的充電功能外,還有免費的放電和消毒功能,但后兩項功能卻很少有人使用。 【目擊】 多數人感覺有些不劃算 隨后記者來到西站地下廣場的十幾臺“手機加油站”處,聚集在這里人流露著焦急與無奈。“有硬幣嗎,麻煩換一個!”在“手機加油站”前,郭先生拿著紙幣到處這樣詢問著,而像他這樣著急的人在一小時內就見到七八個。“手機充電器確實是方便,可這換一元硬幣也太麻煩了。要是免費就好了!”郭先生表示。 在趙公口長途客運站以及幾家安裝“手機加油站”的商場,記者看到有的使用者為了充電時間長些會連續投入幾枚硬幣,“確實方便,不然我的急事就被耽擱了?!倍蟛糠秩伺紶枙v足隨后也都搖頭離開?!?5分鐘就得花一塊錢???打公用電話也比在這兒充電劃算?!币荒凶颖硎?。 【走訪】 “有種任人宰割的感受” “提供方便為什么不能免費呢?”“一元錢是不是太貴了?”這些問題是記者調查時聽到最多的話。凌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級職員,但對于“手機加油站”收費,凌先生稱:“有種任人宰割的感受?!?/P> 近半數人認為不該收費 就如何看待手機加油站的收費情況,記者隨機采訪了30名群眾。其中8人表示可以接受,10人認為收費太高,12人認為既然是給人們提供方便就不應該收費。那么,這種充電15分鐘一元錢究竟是個什么概念呢?據了解,手機加油站投入1000 個面值一元硬幣后,僅僅需要1度電。 【商家】 “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錢” 在王府井一家提供收費充電器的商場,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商場提供手機充電器就是服務消費者不為掙錢。但充電器的管理和維修也需要一定的費用,特別是有時還有專人指導,所以才“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錢”。這東西是應急用的,用一塊錢就能解決難題應該是很劃算的。當記者問一臺機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時,對方卻沒有回答。而其他提供同樣服務的商場里的一些負責人也多是這種想法,服務也需要收費,一元錢并不高,消費者也都能夠接受。 【廠家】 可把充電設成免費形式 記者專門采訪了提供“手機加油站”設備的公司的負責人。據該負責人介紹,現在該公司在北京投放了300多臺機器,主要在車站、商場和一些大的酒店,機器價格從900元到5000元不等,維修和管理簡單。 該負責人說:“其實投幣收入只是最基本的,如果有人在這些手機加油站上投廣告,投資者也可以不用向使用者收費。更重要的是這種機器是一種服務,可以提高車站和商場的形象。如果投資者把這看成是純粹的服務,我們可以把充電設成免費的形式?!?/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