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編輯《雷鋒日記》的前前后后
2006-03-01

200635日,是毛澤東同志為雷鋒同志題詞四十三周年紀念日。為了使雷鋒精神永存,我們采訪了當年《雷鋒日記》的編者,找出了一些當年鮮為人知的故事……
        

馮荊育:編撰《雷鋒日記》臺前幕后


   
四十四年前,一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業績的革命戰士離我們而去。此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為他題詞,贊揚其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的不平凡業績。這個人就是我們一直提倡向他學習的人——雷鋒。雷鋒的平凡事跡鼓舞了一代人、雷鋒的精神感召了一代人。在今年第43個全國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日前夕,我們采訪了是沈陽軍區《前進報》原社長,正師職退休干部,77歲的馮荊育老人。馮老披露了當年他在當年編撰《雷鋒日記》一些鮮人為知的幕后新聞——
         
(標)精神永存,授命參編《雷鋒日記》
   
憶起往事,馮荊育老人感慨頗多。馮荊育老人告訴記者,那是在19622月,沈陽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期間,自己以沈陽軍區《前進報》編輯身份到會采訪,與作為團代表的雷鋒見了一面。正是這一面,他對雷鋒的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1940
12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他的一家被萬惡的舊社會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時間里,他的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五位親人被逼迫相繼死去,小雷鋒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1949年,雷鋒的家鄉解放了。雷鋒這個孤兒才苦盡甜來翻了身,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1956年,雷鋒高小畢業,先后在鄉政府當通信員,在縣委當公務員,在團山湖農場開拖拉機。1957年,年僅17歲的雷鋒就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參加根治溈水河的工程中,被評為工地模范。1958年,他來到鞍鋼參加工業建設,又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紅旗手和標兵。196018日,雷鋒應征入伍,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駐營口市某部運輸連。參軍后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團營嘉獎多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沈陽部隊工程兵領導機關授予他模范共青團員稱號。196047日,雷鋒隨部隊前往撫順執行施工任務。11月,不滿20歲的雷鋒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616月,雷鋒當選為遼寧省撫順市人民代表。
1962
815日上午,年僅22歲的雷鋒在執行任務中光榮犧牲。196317日,雷鋒生前所在的四班被授予雷鋒班稱號;118日,沈陽軍區黨委、軍區政治部指示:樹立雷鋒式典型,培養出更多的雷鋒式戰士。沈陽軍區政治部要求《前進報》社編選《雷鋒日記》;總編輯嵇炳前確定,這項工作由黨政組組長董祖修負責。
    1963
1月下旬,黨政組組長董祖修從沈陽軍區文工團借調來10人,將雷鋒同志生前遺留下來的9本日記、筆記全部抄錄下來,準備仔細核對后進行選編。由于當時任務很重,有關領導認為,馮荊育曾參與編輯部隊速成中學語文教材,工作經驗豐富,并且在《前進報》負責編輯第三版的黨團生活、思想戰線、學雷鋒討論專欄等欄目。于是,組織上決定讓馮荊育參加編選《雷鋒日記》。
  
馮老告訴記者,組織上要求對于雷鋒同志的日記一定要以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為編撰原則,力求保持《雷鋒日記》原文、原意。在沈陽軍區關于正確編撰指導思想指引下,馮荊育將雷鋒日記、筆記按時間順序,一天一天地核實、鑒別。其中,雷鋒記錄生活、工作、學習的日記,很容易認定;但部分日記記錄了一些富有深刻寓意精辟議論、名言警句等,就必須仔細分析。因為,其中有的是雷鋒寫的,有些似乎不是。
  
對照雷鋒的筆記本可以看出,雷鋒平時看了很多書,作了不少摘記,有的注明了出處,有的并未注明。馮荊育和其他同志必須翻閱大量資料,經過多方查對,才能進行增刪決定。比如,有一篇精辟議論:一個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總要活上幾十年。每個人從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幾十年生活,就構成個人自己的歷史。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寫自己的歷史。每個共產黨員和每個共青團員都應該想一想,怎樣來寫自己的歷史——我要永遠保持自己歷史鮮紅的顏色。當時,馮荊育老人僅僅根據每個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都應該想一想這句,就認為是雷鋒自己寫的,便將這段話保留下來,并在最早的《雷鋒日記選》版本中,列為一篇。多年后,他發現這段話摘自中央黨校楊獻珍的一篇文章。于是,他向上級匯報了這一情況?!独卒h日記》再版時,便刪去了這段摘記。
                        
咬文嚼字,精心選編
   
對雷鋒遺留下的日記中的引語和事實,馮荊育等編者都要進行認真核對。雷鋒日記引用最多的是毛澤東語錄,還有其他名人選錄。組織上要求,對雷鋒日記中有關的事件、人名、職務、單位、番號、地名、時間、數字等,都要一一核對,不允許出現半點誤差。此外,還要對一些不宜公開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比如,文字和標點符號,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只改正個別錯字和用詞不當而影響原意詞語。為了保密,他們將雷鋒日記中的部隊番號,一律改××部隊;將不便透露姓名的人名,改成×××。經過反復研究,還將部分語義重復、過時的話語、用詞等,作了刪節。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連續工作,沈陽軍區政治部將《雷鋒日記選》報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審定,并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1963120日,《前進報》發表了雷鋒日記摘抄,馮荊育再一次進行了認真地校對。
   
眾所周知,雷鋒同志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凡是看到《雷鋒日記》的人又不得不對他的日記中的精辟之處所折服。例如,雷鋒的日記里曾經有過這樣幾段話:我要永遠的記?。阂坏嗡挥蟹胚M大海里才能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有力量。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還有諸如,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個人是辦不了大事的,群眾的事一定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自己來辦。……我一定虛心向群眾學習,永遠做群眾的小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不斷進步。我深切地感到:當你和群眾交上了知心朋友,受到群眾的擁護,這便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力量,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無論什么艱苦的環境中,都會使你感到溫暖和幸福。這樣的話語。
   
此外,雷鋒同志在1962417日又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于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連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銹。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我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堅決聽黨和毛主席的話,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隨時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偉大的革命事業中做一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這段話也就是我們后來所講的螺絲釘精神。
   
這些富有哲理性的語言,能出自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的戰士之手嗎?當年,沈陽軍區將整理出來的雷鋒日記送到《人民日報》后,當時的《人民日報》社長吳冷西產生了懷疑。隨后,吳冷西打電話給沈陽軍區,并詢問這些日記是否都有出處?
   1963
2月,根據《人民日報》社長吳冷西的意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要求,馮荊育等人開始核實《人民日報》所刊載的《雷鋒日記選》。黨政組組長董祖修和馮荊育把當時報刊上發表的雷鋒日記,經過進行認真核實對照,向總政治部宣傳部做了匯報。此后,沈陽軍區又將雷鋒日記本直接送到《人民日報》社,吳冷西看后信服了。此后,《雷鋒日記》又送給周恩來總理看。周總理此前有一個題詞是雷鋒是勞動人民的兒子,毛主席的好戰士??赐耆沼浐?,周總理又寫了這樣四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此后,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對原文又進行了個別改動,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雷鋒日記》。
(標)老有所為,編撰《雷鋒志》提高見
    1964
31日,沈陽軍區隆重召開大會,紀念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一周年。馮荊育在《前進報》上發表了社論《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雷鋒活動》。19653月,他再次撰寫了社論《學習雷鋒同志的榜樣,做一個堅強的革命接班人》。 在《前進報》工作期間,馮荊育老人長年編撰向雷鋒同志學習專欄,以及宣傳軍區學雷鋒的先進典型,并先后組織怎樣做雷鋒式的革命接班人怎樣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等大討論。
    1987
年,馮荊育老人退休了。有人認為,離休退休萬事皆休。而馮荊育這位從1949年參軍曾6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積極分子、標兵、獲得嘉獎,兩次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的老同志,退休后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榮譽化作前進的動力,退休不褪色。馮荊育謝絕一些單位的高薪聘請,辭去一些有報酬的工作,先后承擔起沈陽市青少年教育義務輔導員、沈陽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岸英小學名譽校長等30項義務職務,參加省市11個報告團,如遼寧省軍休宣講團團長、沈陽市關工委愛國主義教育報告團副團長、沈陽市精神文明建設宣講團宣講員等。
    1990
年,馮荊育受邀再次出山,參加編寫了《雷鋒的生命在我們身上延續——新時期學雷鋒講座》,他根據雷鋒1960615日日記:要記?。?/SPAN>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的內容,撰寫了該講座的第八講《高標準與低標準——談談雷鋒艱苦奮斗的精神》。
    1997
年,馮荊育老人參加了白山出版社190多萬字的《雷鋒志》編審、校對工作。在編輯《雷鋒志》期間,有人送來一本他搜集的散佚雷鋒日記?!独卒h志》主編關殿軍交給馮荊育處理。作為編審之一,他認真調查考證,最終發現這部分日記中有些是讀書摘記。馮荊育當即提出意見:這是散佚的雷鋒日記,不能選入《雷鋒志》。主編肯定了他的意見,避免了失誤。
   
馮荊育老人深有感觸地說:一本書可以改變人們的命運;《毛澤東選集》影響了幾代人,雷鋒把它當作糧食、武器、方向盤,用來指導自己的一切行動。而《雷鋒日記》這本書又影響了馮荊育老人的后半生。退休后的馮荊育老人,一直熱衷于關心下一代事業,他先后獲得52項獎勵,被評為沈陽市少先隊員良師益友、沈陽市青少年教育先進個人、沈陽市學雷鋒標兵、沈陽市優秀共產黨員、沈陽市老有所為先進個人。2004年,馮荊育又被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解放軍總后勤部評為全國先進軍隊退休干部。在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教中,馮荊育感到其樂無窮。他說:無愧共產黨員的稱號就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2005年,已經76歲高齡的馮荊育又被推選為全國中小學英雄團隊集體百優校外輔導員。
作者:馬德偉、王智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