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醫生剛接過一個醫藥代表送的回扣,就被當場抓住,從其衣袋里掏出三個信封,信封里裝著現金和購物卡(魯敬 攝)

收受回扣被發現后,醫藥代表(右)和醫生表情尷尬(魯敬 攝)

從醫藥代表包中發現了51個“紅包” (魯敬 攝)

2月28日下午,一名醫藥代表正在兒童醫院二樓門診口往信封里裝現金 (魯敬 攝)

根據這張清單,醫藥代表按照“正”字多少給醫生回扣 (潘京 攝)
昨日下午3時15分,當一名女醫藥代表走進西安市兒童醫院急診科醫生辦公室并緊緊關上門后,守候多時的記者立刻沖進去,將剛剛收下“紅包”的張醫生堵在屋內,在她口袋里發現了3個“紅包”,在還沒來得及離去的女醫藥代表的提包內,發現了51個寫有姓名的小包……
“2月下旬,一些醫藥代表將到西安市兒童醫院拿醫生開過藥的電腦明細單,以便付給醫生回扣。”記者報料人處獲得消息后提前來到該院,經過兩天的守候,終于揭開了該院醫生收受醫藥代表回扣的秘密。
醫生名字后的“正”代表啥 據了解,電腦明細單是醫藥代表最終給醫生開藥回扣金額的憑據,沒有它,醫藥代表根本無法知道一個科室的大夫誰開了多少藥,也就沒辦法按數量給回扣。為了獲得這張電腦明細單,記者佯裝也是來取單子的某公司醫藥代表,借機看到了這張單子。在單子上,所有醫生的名字都很清楚,有的名字后面“正”字多,有的則很少。據知情者介紹,如果不是搞這一行的,根本不會弄清楚這里面的奧秘。而僅僅一張單子里,涉及的金額超乎人們的想象。
真正的“大魚”在哪兒 2月28日下午3時左右,已經有很多挎著包、拿著文件袋的醫藥代表出現在兒童醫院一些科室門前。由于科室里帶孩子看病的人絡繹不絕,這些醫藥代表站在科室門口、走廊上,時不時朝內觀望。看來,有病人在場,他們不會輕易出手的。時間過去了約一個小時,二樓走廊上的病人少些了。但由于某科室3個房子內還坐著病人,等候在門外的醫藥代表開始流露出焦急的神情。
下午5時30分左右,記者發現一名穿粉色大衣的女醫藥代表開始借用走廊的一張桌子,低頭將提包里的錢往空白病歷里卷。就在她剛忙完的時候,一名中年男醫藥代表走進了醫生辦公室。記者欲跟入時,被一名護士攔住去路。而這時那名男醫藥代表已經進到里面,神色詭秘地關上了門……
據報料人介紹,因怕被人看見,他們給錢的過程很快:把包好的錢用病歷卷上,只需要跟醫生的手捏一下,錢就給了。
守候到當晚11時,又有5名醫藥代表出現,但報料人說,真正的“大魚”還沒有出現……
51個“紅包”都是給誰的 終于,到3月1日下午,“大魚”陸續出現了。所謂的“大魚”,就是藥的品種在該院較多、而且每月開藥量較大的中間商。下午3時,看著一名醫藥代表急速進入到該院一樓急診科醫生辦公室,記者立刻沖了過去。但由于距離較遠,等沖進辦公室內,里面的人已經離開了。記者佯裝找錯了醫生,又耐心地在走廊附近等候。
過了15分鐘左右,根據報料人示意,記者再次推開急診科緊閉著的房門,沖了進去。只見屋里一名戴眼鏡的女醫生站在桌子旁,左手還揣在白大褂的兜里。經再三要求,她不情愿地掏出了兜里的3個小紙包。只見上面分別寫著“王×娟”、“張亞維”、“張亞萍”三個姓名。打開紙包,里面分別包了14元、56元和60元現金。而且紙包里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鋅鈣特2支×6=12”、“新福欣1g6支×8=48”、“元月24日至2月25日”等內容。
在還沒來得及走的中年女醫藥代表提包內,則赫然發現51個同樣的小紙包。紙包上分別用藍鋼筆水寫著姓名。打開其中一些紙包,里面都是現金。由于這名醫藥代表始終不開口,記者只得詢問戴眼鏡的女醫生。雖然她不愿講自己的姓名,但同科室的醫生告知其姓張。
記者:小紙包的錢是啥錢?醫生:就是藥品回扣的錢么。記者:你拿了3個包,其余的(包)是給誰的?醫生:肯定都是醫生的么。記者:是讓你轉交的嗎?醫生:是。記者:這種事情出現過多少次了?醫生:有幾次了。記者:她為什么要送給你錢?醫生:別問我了,我不會再說什么了……
現狀調查 醫藥代表纏住醫院 藥品虛高不下的原因何在?難道真的只是醫藥公司、醫院為了效益,不斷加價的結果?日前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一直被社會輿論批評的醫藥公司、醫院實際上只是藥品流通環節中的一些小牟利者,藥品從廠家到醫藥公司,再到醫院,最后到消費者手中,虛高藥價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醫藥經銷商、醫藥代表、中間商以及醫生在各個環節中牟取暴利的結果。
醫藥代表“數量可觀” 據業內人士介紹,西安市內很多醫院都有醫藥代表在活動。每個公立醫院,至少有百名左右的醫藥代表在聯系推銷藥品。大致估算,全市的醫藥代表約數千名上下,其“數量十分可觀”。
其實,所謂的醫藥代表除了給藥品中間商、代理商、經銷商打工外,有些中間商、經銷商本人就是掛靠在某醫藥公司下的醫藥代表。這些醫藥代表有男有女,既有20至3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40至50多歲的中年人,其中女性因有著與人溝通的“優勢條件”,因此人數更多一些。
都是“老板”信得過的人 除了老板自己當醫藥代表做藥品生意外,中間商、經銷商雇用的每個醫藥代表都是他們自己信得過的人,否則月底給每個醫院醫生的大量回扣款,根本不敢讓他們去送。
由于醫院的大夫總是階梯性地從年輕大夫發展成骨干大夫,因此老醫藥代表擁有人脈的連續性,獲利更多。而剛入行的,就得使出渾身解數,將藥品送進醫院科室,并讓醫生們多開藥。
競爭手段包括性賄賂 不過,由于醫藥代表眾多,競爭非常激烈。很多醫藥代表回顧曾經走過的路,內心都很苦痛。他們入行門檻低,只要了解所推銷的藥品,學會快速溝通、與醫生建立關系就可以了。在這方面,他們的主要方法就是投其所好。這里面有請客、送禮、唱歌、桑拿以至于其他變相行賄,其中還包括性賄賂。
一名醫藥代表說,一般大醫院的科室負責人都年齡偏大,一些教授級的科室負責人在要求高提成的同時,會針對一些醫藥代表提出性賄賂的要求。醫藥代表便想辦法滿足他們的要求。當然,在醫藥代表中,也會有一些年輕女性出賣色相。報料人說,這在圈里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良知發現 一名醫藥代表的自述 洪仿(化名)今年20多歲,家在東北。幾年前醫校畢業后,由于找不到工作,經一位校友介紹,進入一家醫藥公司當了醫藥代表。雖然開始做起來很難,但受到諸多“前輩”們掙錢示范的影響,她一直努力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荷包漸豐。但就在今年春節前夕,她因一次經歷而幡然悔悟。
“那是春節前夕的一天,我去醫院準備找一個科室的主任吃飯,無意間看見一個老太太在醫院的收費處哭,哭聲令人辛酸。聽后我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兒子得了病,已經東拼西湊借了3萬多元,現在醫院還要催款。我問了一下老人的藥單,才發現醫院大都開的是對這種病吃了也沒多少效果的高價藥品。”她說,那一刻她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也突然間認識到眾多醫藥代表在藥品虛高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已退出此行當的洪仿說,很多良知尚未泯滅的醫藥代表,其實都不愿再干這行了。但是由于陷得很深,一些人很難拔出腳:一旦走通了門路,財源滾滾,要想徹底抽身,實在有些身不由己。
接連接觸了幾名醫藥代表,在說起自身曾經為打開醫院、醫生這些關口所花費的經歷、金錢和所受的磨難時,他們都在心底里恨吃回扣的醫生。可是“沒辦法,要掙錢,只有和他們打成一片”。
相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