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陸鋒從警20多年來,一直扎根基層,始終愛崗敬業,他曾有兩次調入縣里工作的機會,可他還是留在了鄉村,為農民群眾義務做好事5000多件,當地的村民都親切地叫他“劉雷鋒”。
劉陸鋒真情為民,贏得了鄉村干部群眾的普遍贊譽,其工作也受到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本人先后被評為江西省、市“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多次受到嘉獎,榮記個人三等功二次、一等功一次。2003年3月,被人事部、公安部授予“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2004年2月,獲“ 江西省十大井岡之子 ”榮譽稱號;2005年8月,劉陸鋒作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出席全國公安保衛戰線英雄模范立功集體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一)
1983年初,劉陸鋒從一名老師被選調到公安,當了一名警察。在組織的培養下,他自從穿上警服的那天起,就覺得自己身上負有一種無比重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多年來,他先后在4個農村派出所和城關派出所、看守所工作,2002年,當上了副科級教導員。長期以來,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實現不平凡的人生價值,把青春奉獻給百姓,用實際行動甘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
劉陸鋒的整個身心都沉在鄉村。年復一日,日復一日,一片一片,一家一家地走,摸情況,做工作,因而對轄區村村戶戶做到地形熟、門戶熟、人頭熟,轄區旮旮旯旯,邊邊角角,沒有他不熟悉的地方,沒有他不清楚的事。民警們稱他是 “責任區的活詞典”。長期的實踐,劉陸鋒摸索出了一套基層工作經驗,即:“見人多詢問,上門亮身份,笑臉迎上前,沒坐先遞煙,有事幫著做,慢慢敘家常,走時說謝謝,麻煩看好門”,農閑時多往村民家中跑,農忙時多在村、組干部家中“泡”,很難見到面的農民到路口等、田頭找。
葛坳鄉楊梅村發生一起重大投毒殺人案,刑警大隊專案組的同志隨同劉陸鋒前去調查摸底,當時要找的村民正在農田里鋤草,劉陸鋒袖子一挽,褲腿一卷,拿起鋤頭就下田,與村民邊干活聊天,邊了解情況。村民被劉陸鋒的行為感動,打消顧慮,向他提供了重大線索,使該案得以成功破獲。
劉陸鋒深入轄區,不僅僅是身沉,更重要的是心沉。每次他了解到轄區的情況后,晚上就加班,按照業務檔案及文書形式對收集到的情況整理。同時他為了加深對轄區人員情況熟悉程度,自行設計了轄區住戶概況方位圖和12種專項記錄本,做到 “ 簿有中圖,手中有本,腦中記清 ” ,如在住戶概況方位圖中,他記載了戶主的姓名、牌號、家庭人口、位置等情況,看到圖就能說出該戶的情況。
葛坳鄉小莊村鉛鋅礦點多,有一個炸藥庫,300多外來人員分別來自四川、廣東、貴州等地,社會治安隱患較大。前年初,所里特派劉陸鋒管轄這個責任區。劉陸鋒一接手,當天就在責任區里住下來,一個一個礦點去察看,了解情況。他白天看情況,晚上繪圖表,整整一個星期,繪出制了村組平面圖、鉛鋅礦窿道示意圖、礦區民房示意圖等,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山上有多少個礦點,多少個窿道,窿道里有多少個作業面,每個作業面有多少工人,這些民工叫什么名字,來自什么地方,現住在哪里,房東是誰等情況。有一位外地民工偷走了一些雷管和炸藥,礦里連他的去向都不清楚。情況反映到所里,劉陸鋒一翻自己的本子,立刻找到了他的住址,很快便將失竊的雷管、炸藥追了回來。正因他做了詳細的摸底工作,那個社會治安曾經較為混亂的村莊,如今已完全沒有偷礦、賭博,斗毆等不良現象。
劉陸鋒長期扎根在鄉村,處處從點滴入手,用良知、用真情去為農民群眾多辦實事。他經常沉下心來,深入轄區,有案辦案,有糾紛調解糾紛,更多的時間用來了解社情,宣傳法制,幫助農家解決實際困難;很快轄區群眾都喜歡與他打交道,大事小事都喜歡找他。
葛坳鄉下羅村村民何香生在外打工時,因工傷事故斷了雙腳。妻子離他而去。何香生受不了打擊,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劉陸鋒知道后,及時上門做思想工作,幫他料理家務,并動員他用打工掙的錢開了間雜貨店,建店面的土地審批手續和營業執照都是劉陸鋒幫他辦好的。商店開業后,生意不錯,何香生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他見人就說:“沒有陸鋒兄弟,哪有我拐子的今天!”
葛坳鄉老屋村村民凌步森家的一頭耕牛被一外地貨車撞死,貨車當場逃逸,凌步森到派出所報案。劉陸鋒接到報案后迅速同另一民警趕到現場核實情況,并把現場群眾反映的車子外觀、型號等特征牢記在心。轉眼過去一年,有天中午,他騎車下鄉,偶爾看見撞死耕牛的肇事車停在路邊;上前核對后,他找到車主,幫助凌步森追回了耕牛賠款1050元。凌步森接過賠款,激動地說:“我自己都認為沒指望了,沒想到你還記著這件事,真的謝謝你!”
有一年,葛坳鄉山洪爆發,村民陳秋發的房屋被沖倒;陳秋發被壓在房屋底下,情況緊急。接到報警后劉陸鋒第一個趕到出事地點,不顧仍在滑落的流石,奮力鏟挖,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把昏死過去的陳秋發營救出來。送到醫院后沒有錢,他帶頭捐出身上僅有的100元,鄉干部、村民們也紛紛前來捐錢款;陳秋發得救了,但一條左腿殘疾。由于房屋倒塌,陳秋發一家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劉陸鋒又動員村民把他安置好,幫他重建房屋,恢復生產,使陳秋發一家又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為群眾解危扶困、排憂解難,劉陸鋒始終把它作為一件樂事,一種責任。許多看似與民警無關但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他都喜歡去做,而且走到那做到那。橋和路壞了,他會動員大家去修;誰家的小孩在河邊玩耍,他會上前抱起交給其父母;誰家的后代對老人不孝,他都會出面勸教。
多少年來,劉陸鋒和鄉村的農民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有輛摩托車,成了“公交摩托車”,路遇行走的群眾,都會順便搭他一程。劉陸鋒深切體會到,這里的農民群眾是通情達理的,他們沒有難事,沒有冤屈,一般不會來找麻煩,只要用心真情對待他們,那是沒有做不好的工作的。
(二)
有一次,寧都縣賴村鎮新民村與葛坳鄉陳田村周邊因山林權屬問題發生糾紛,雙方在交界處糾集了五、六百人,眼看一場械斗慘劇在所難免,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劉陸鋒趕到了現場,站在高處,連續擺動雙手,要大家冷靜下來,有話慢慢說,并不停地在兩隊人馬中來回做勸解安撫工作。
誰知,正在勸說時,寧都縣新民村一方有一、二十人高喊著打殺聲往另一方人群中沖去,他來不及多想,飛快地沖上前去將他們攔下,并大聲向他們勸解。但在群體場面中什么樣的人都可能有,就在此時,被攔住一方的幾個青年大聲喊道:“這個人多管閑事,打!”頓時拳頭、木棍向他打來,他一邊扯住木棍,一邊警告說:“你們打人是犯法的。”這時,也有覺悟較高的幾個群眾在邊上勸說:“不要打啦。”事后,他的眼部、背部、腿部等多處受傷,還在醫院住了半個月。他的妻子既心疼又生氣地說:“你自己找打受”,而劉陸鋒卻嘿嘿地笑著說:“我一人受點傷,免除了五六百人受傷,多值呀!”
有一年冬天的一個下午,橋頭鄉朱屋村黨支部書記李松平急急忙忙跑到派出所,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快!快!不好啦,要出人命啦。”當時在所里值班的劉陸鋒和孫益來見狀,趕忙上前扶住他,劉陸鋒送上一杯茶對他說:“李書記,不要急,說清楚。”李書記告訴說:“剛才本村的李小明來到我家說,本屋的李賤狗身綁炸藥在他家里,他的老婆被堵在房內出不來,會出大事,快!快!!”
警情就是命令,劉陸鋒二話沒說,對李書記一招手“帶我們去”,直奔出事地點。原來朱屋村的李賤狗與李某的妻子過去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后來經過做工作,她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下決心要斷絕與李賤狗的不正當來往,這使李賤狗惱羞成怒,多次騷擾女方。這天,他身綁炸藥,裝好引爆裝置,手里拿著點燃的香煙,來到女方家中,趕走女方的丈夫,逼女方上樓發生性關系,遭到女方拒絕,他揚言不服從就要與女方同歸于盡。劉陸鋒三人跑了1公里的路,很快趕到了現場,只見李賤狗把守著女方家的大門,腰上綁著炸藥,左手握著一尺長的導火索,右手拿點燃的香煙,大聲喊著,要同歸于盡,情緒很激動,當時周圍有許多圍觀的村民。他馬上疏散群眾,將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后,同孫益來從兩邊靠近李賤狗。這時李賤狗發現有人靠近他,就大喊,誰敢上前,他就立即引爆,大家一起死。此時大家仿佛聞到了血腥味,氣氛更加緊張了起來,情況十分危急。劉陸鋒勸他說:“我們是為你好,你還年輕,不要做傻事,要看遠一點”,“不要激動,有話慢慢說”,“如果你真心喜歡她的話,就應該讓她過得幸福,讓她原諒你的過錯,以后還可以做朋友”,“你這么年輕就這樣走了,你的父母怎么辦?不要這么沖動……”一番話說了半個多小時,推心置腹的話語使李賤狗放松了戒備。劉陸鋒乘機上前,遞上一根煙給李賤狗,并說:“抽支煙想想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當李賤狗左手放掉導火索伸手接煙時,他一把抓住并抽掉安裝在炸藥上的導火索,與此同時孫益來上前將李撲倒在地,兩人合力將李賤狗制服,繳獲了他身上的炸藥,并救出了房內婦女,在場的群眾拍手稱快。一場即將爆發的慘案,就這樣平息了,大家的心放下了。劉陸鋒覺得,在執法的過程中,難免遇上危險,面對危險,我們應該臨危不懼,沉著冷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化解險情,保一方平安。
(三)
不少人認為基層工作難做,三親六故和復雜的關系纏得讓人放不開手腳。劉陸鋒說:“只要自己身子正,群眾自然通情達理,沒什么工作開展不了!”他敢于同不良風氣作斗爭,做遵紀守法的模范,不畏人言不媚俗,秉公辦事不徇私,嚴格執法,公正護民,當地村民戲稱他為“固定扳手”。1985年,葛坳鄉一位領導建房打地基想要幾包炸藥和幾枚雷管。他還是劉陸鋒父親的摯友,沖著這兩層關系,他認為批點炸藥、雷管肯定沒問題。誰知劉陸鋒竟一點情面都不給。劉陸鋒說:“與法相背的事,打死我也不干!”這位領導只好放棄,臨走時罵他“死腦筋”。
有一天,寧都縣賴村一名村民拉了一車西瓜,在葛坳老屋村剃刀組路段翻了車,西瓜滾落一地,被附近村民一個一個“心安理得”地撿回了家,急得那個村民直跳腳。劉陸鋒趕來了,他一邊動員群眾將西瓜拿回,吃掉了的賠償現金,同時對一些哄搶者依法予以處理。在處罰一名村支書的家人時,村支書和村里的其他干部都來說情,請求照顧,然而好話說了一籮筐,劉陸鋒就是不松口,反而給村干部們做起了工作,最后還是按規定與其他人一樣罰了50元。案件辦下來,挽回經濟損失800余元。那個村民十分感謝,當場掏出190元給他,請劉陸鋒買煙抽,他說什么也不要,村民又提出為他送錦旗,也被他謝絕了。
小莊村村民黃光發對他丈夫拿彩布被罰款的事記得特別深。去年11月,她丈夫和一些村民到鄰近的鉛鋅礦里拿礦里廢用的彩布,鉛鋅礦報了警。劉陸鋒帶著民警來了,挨家挨戶做工作,又按治安條例作了處罰。找到黃光發時,她硬不肯罰,對劉陸鋒說: “陸鋒哎,你住在礦里時,被子都是我給你洗的,你就不給點面子!” 劉陸鋒說:“你幫助我,我知道,可違了法,照樣要受罰。 ”結果,黃光發交了罰款100元。黃光發氣得不理他,劉陸鋒就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跟她談道理,最終黃光發心悅誠服,表示理解。黃光發說,碰到劉陸鋒這樣的警察,沒有什么矛盾化解不了,我服了。
劉陸鋒對別人鐵面無私,對自己家人和親屬同樣“毫不留情”。他有兩個外甥,呆在家里無事可做,去年春節后,得知他管著葛坳鄉鉛鋅礦,就找他幫忙想到礦上做工。雖然當礦工也很苦很累,但礦里效益不錯,一個月下來能掙上千元。這樣的好事,換了別人,早就安排妥當。劉陸鋒卻把外甥的請求擋了回去。他說:“我管著鉛鋅礦,卻又安排自己的親屬進去做事,這不是明顯利用職權揩油嗎?再說,我這樣做,可能影響派出所聲譽,也可能影響今后的公正執法,我不能做。”外甥無奈,只好到廣東打工去了。
在派出所工作,象這樣的事情不少,每次劉陸鋒都能堅持原則,堅持公正,堅持維護法律的尊嚴。他的信條是:只要自己坐得端,行的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20多年來,劉陸鋒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看到村民的家門口有桌椅板凳倒在地上,他會主動上去扶起來;偶遇一位96歲的老人走路穩健,他問詢后拿出30元錢用紅紙包著送給老人買營養品;發現路上防礙行人車輛的鐵絲,他會把它撿開。平時下鄉,總要問村民:“有沒有信要寄? ”、“要不要買什么? ”、“需要辦什么證件? ”碰上不識字的人,他幫著讀信、寫信;哪家需要買什么,他先墊錢購買帶上門;辦個戶口簿、身份證什么的,他不僅幫忙辦好,還一份一份送上門。
劉陸鋒做的好事難以枚舉,數不勝數,群眾打心眼里感謝他,都叫他“劉雷鋒”。葛坳小莊小學有個班 50多位同學,在寫作文題《我最敬愛的人》中,竟有40多位同學寫的是劉陸鋒。前年3月5日,開展學習雷鋒活動這一天,小莊村村民自發聯名為劉陸鋒送錦旗,上書著十個大字:“人民好衛士,當代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