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想起中國武術變成舞術就郁悶。
習武能夠增強人的自信心,提高士兵的格斗技巧,既是增加防御能力也是增加進攻能力.導彈滿天飛的今天也不能說格斗完全過時,特殊戰場仍然會有它的一席之地.PLA曾經有白刃格斗英雄連之類英雄單位,但是和平久了,對武術的近乎病態制約,還能讓今日PLA出現那樣的英雄連隊嗎?
===========================
2005年7月上旬,記者一走進成都軍區某部營區,就聽到訓練場上傳來陣陣震耳欲聾的喝彩聲。陪同記者前來采訪的師政治部干事王濤介紹說,一定是九連官兵又利用訓練間隙,開展格斗比賽了。果不其然,記者走到訓練場看見,九連官兵正圍坐在一起,為進行格斗表演的戰士加油。
連長胡志慶告訴記者:“開展格斗比賽是該連的光榮傳統。”接著,他給記者講述起這一傳統的來歷。1940年8月21日下午5時許,40多名日本鬼子利用“青紗帳”作掩護,偷襲該連所在團團部駐地大落坡村。該連官兵發現敵人后,立即與敵人展開殊死決戰,將敵人阻擋在村口。官兵們子彈打光后,猛撲敵群,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格斗。六班一名戰士在被敵刺中腹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鼓足最后一口氣,死死抱住一個鬼子,用牙狠狠咬住其咽喉,將敵人消滅后自己也光榮犧牲。經過激烈拼殺,該連消滅敵人30名,繳獲輕機槍一挺,步槍20余支,手槍一支,指揮刀一把,以及許多彈藥,勝利完成了保衛團機關的任務。戰后,該連被上級授予“白刃格斗英雄連”稱號。
從此,“敢打硬仗、不怕犧牲、誓死殺敵”的“格斗精神”在連隊官兵心中根深蒂固,融入血脈。在這一精神的激勵下,該連官兵人人練出了一身硬筋骨。四班長任煒,為了練好“前倒”、“后倒”等功夫,手肘膝蓋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最厲害的時候,一星期用光一瓶“紅花油”。如今,任煒成了全連一流的格斗高手。
高寒山地500米障礙訓練,是一些新兵眼里的“恐懼課目”。為了幫助新兵克服畏難情緒,每年新兵一到連隊,班長先給他們做訓練示范。翻高墻一躍而過,過深坑如履平地,沖陡坡行云流水。“看班長的表演,簡直是一種享受!”新兵們在嘆服班長好身手的同時,也燃起早日成為一名精武能手的愿望。
指導員王武平對記者說:“過去在我們連只要敢打敢拼,就是好樣的,現在僅僅做到這一點,已經算不上合格的軍人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官兵們積極投身到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偉大實踐中,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學習熱潮。如今,全連大多數官兵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新式裝備。在原副指導員李金友的帶領下,連隊攻關小組開發出“軍營文書加密系統”和“摩步機動作戰群系統”;戰士林煒、郭明亮在上級組織的網絡對抗演練中,取得優異成績……
適應時代要求,發揚“格斗精神”,使連隊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從1994年開始,連隊已8次榮立集體三等功,16次在各類比武競賽中奪冠,先后被師以上單位評為“全面建設先進單位”、“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單位”、“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不久前,在上級組織的實兵對抗演練中,該連官兵敢拼善謀,多次打敗“敵軍”,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