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暗訪 在超市關門前給賣剩食品做記號 3日晚9時45分,沃爾瑪購物廣場太原街店即將關門,幾名理貨員正用手推車整理貨柜上的商品。在收銀臺前顧客排起隊,超市門口的迎賓員提示每一個進店的顧客:“抓緊時間購物,我們店即將下班了……” 記者走進賣場后直接向冷鮮貨柜和糕點貨柜處走去,在一些食品的外包裝上做著各種可識別的特殊記號。做記號時,記者很小心,以免破壞了食品的外包裝。 這次選擇做記號的商品包括豬肉、豬肝、魚丸、雞肉、糕點等30多種。 ![]() ![]() 一聲尖叫 無意中拍到囂張碩鼠 晚10時許,就在一樓收銀臺北側一個休息長凳上傳來一聲尖叫,原來休閑吧里一只大老鼠正在玻璃窗前“散步”,并從地上找到一些“美食”大吃起來。 發出尖叫的女孩轉身逃離超市,記者透過玻璃窗觀察,休閑吧內至少還有兩只老鼠在覓食。記者敲了敲玻璃,那只大老鼠在與記者對視后依舊自顧自地吃著。 這一幕被相機記錄下來。一位圍觀的顧客對同伴說:“太惡心了,這里怎么能有這么大的老鼠呢?”同伴說:“這里吃的多唄!”這只老鼠并沒有引起超市員工的注意。 記者向一名超市收銀員打聽休閑吧的情況,收銀員只說:“休閑吧現在已經下班了,老鼠是那里的。”幾名顧客對這種說法并不認可。一位顧客表示:“休閑吧和超市同在一個大廈里,而且休閑吧的門就對著超市的收銀臺,難道老鼠就會乖乖地呆在休閑吧里,不會跑到其他地方嗎?如果老鼠在夜間爬進賣場里,賣場里放置的食品安全由誰來負責?” 殺回馬槍 做記號的食品改“生日” 9月4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沃爾瑪購物廣場太原街店。走進賣場后記者向冷鮮柜臺走去,查看做了記號的食品包裝情況,發現前一日做了記號的食品仍舊在冷鮮貨架上陳列著,唯一改變的是———標簽的包裝日期由“9月3日”換成“9月4日”,保質期限也由“9月5日”變成了“9月6日”。也就是說,換了一個標簽,食品的“生日”和保質期限都往后延了一天。 記者看到,一袋后腿肉的包裝上的標簽打有兩個日期,在“包裝日期2005.09.04”旁,還有個日期“2005.09.06”。記者在超市內詢問了二十余位顧客,他們都將前者視為食品的出品日期(即食品出廠或加工日期),將后者視為保質期限。昨日的食品沒賣完,換個當日標簽接著賣,消費者根本無從了解該食品的真正出品日期,更無法判斷其實際的保質期限,整個消費過程被蒙在鼓里。 超市負責人 后面的日期代表保質期 老鼠是從管道竄進來的 6日下午,記者將暗訪到的情況與沃爾瑪購物廣場的負責人進行溝通。超市的常務副總經理伍鑄濱在問清記者的來意后表示:超市對肉類的質量是重視的,一般情況下肉類的標簽上都會標明包裝日期,而包裝日期后面的一個日期雖然沒有具體標明,但它代表的是食品的保質期。“我們超市的肉類保質期就是三天。” 他還表示,對記者暗訪到的食品換簽改“生日”的情況,有兩種可能:第一,肉類食品在冷凍貨柜中保存會出現上霜的情況,這樣保鮮膜上就會有水珠,影響標簽的粘度和肉類的感觀等。第二,顧客在挑選商品時損壞了保鮮膜。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超市的員工就會更換保鮮膜。更換保鮮膜后,標簽上包裝日期也會變成更換保鮮膜的那一天。 當記者問,一般肉類保質期是三天,更換保鮮膜后的保質期限向后順延,是否會影響食品新鮮度。伍總解釋:超市有專人查看肉類的新鮮程度,肉類是不會出現問題的。至于如何檢查,則主要靠鼻聞眼看。 對超市休閑吧內出現老鼠一事,伍總則說:“原來休閑吧的位置是一個漢堡店,自從漢堡店撤出后,這里變成了超市為顧客提供免費休息的地方。而漢堡店在搬遷后,很多的管道都沒有堵死,所以一些老鼠就出現了。” 防損部的一位負責人則表示:賣場里是不會有老鼠的。“滅鼠的人每天晚上10點半上班到次日早上下班。” 律師說法 超市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針對超市更改食品“生日”的做法,遼寧人民律師事務所闖靜律師說,根據《消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而第十九條則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根據記者采訪到的情況看,超市經營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市民反應 過去特相信大超市的食品 記者在超市門前隨機采訪幾位經常光顧這里的市民。外地來沈陽辦事的張先生說:“沃爾瑪購物廣場是一個很有名的連鎖超市,而它開在沈陽站前確實方便了我們這些趕火車的外地人。”當記者問,如果買到的新鮮食品標明是當日出品,可實際上該食品不是當日出品的時候會怎樣想?他說:“那商家不是在騙人嗎!” 而沈陽的陳女士也表示:“超市的衛生狀況是我們老百姓最認可的。”當記者問到,如果你在一家超市購物時看到老鼠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時,陳女士說:“就我個人而言,我最討厭、最害怕的就是老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