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質量投訴連年位居第一位。從投訴反映的問題看,依然是售后服務欠缺。執行手機“三包”規定不到位。新買手機出現問題退、換難,即使故障責任比較明確,也必須要經過該手機自設的維修中心鑒定。
家具投訴數量居高不下,反映家具氣味的投訴占50%以上。家具投訴究其原因還是生產廠對原材料把關不嚴,有些廠家明知雜牌小廠的板材甲醛超標,但為了降低家具成本,依然使用不達標的板材,當追究質量責任時,總把自己也當成受害者。家具投訴解決的難度比較大,有時因為質量檢測方式也時常發生糾紛。
此外,食品類投訴比去年同期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四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案例一
托普手機“三包”打折扣
楊先生2004年12月4日花2300多元購買一款有手寫功能的托普A828手機。使用不到3個月手機便無法開機,送到北京維修中心,技術人員告知需要返到深圳廠家修理,大約需要1個月左右。
手機修回后,使用9個月又出現同樣的故障。這次返廠修理,兩個多月過去了沒有音訊。經“12365”與生產公司交涉,最終為消費者免費更換了手機主板,修理后的手機內部大量信息全部丟失。
消費者對購買這個品牌的手機感到懊悔,一是手機三番五次出現質量問題;二是售后服務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三是執行“三包”規定打折扣,發生糾紛相互推諉。
案例二
西朵“退黑嫩白儀”夸大其詞
去年,王女士通過電視商場購買一臺西朵“退黑嫩白儀”,廣告上宣傳該儀器經過國家權威質量檢測中心的鑒定,產品有美容治療作用。王女士使用產品時發現一種奇怪現象:當藥膏涂在臉上,尚未使用儀器,發現臉部涂抹藥膏處已經變黑。
當與銷售方說明情況,對方解釋說:這是藥膏吸附了臉上的重金屬,如果經過儀器研磨療效更好。消費者對此表示懷疑,當索要國家權威部門的質檢報告時,生產公司只提供一份家電產品安全的檢測報告,關于產品療效根本無據可查。
案例三
家具甲醛超標熏疼嗓子
家具氣味投訴占家具投訴總量的50%以上。
2005年11月,張先生買的海淀某櫥柜廠生產的櫥柜有刺鼻的氣味,入住后嗓子疼。他自行將櫥柜的板材送到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檢測,檢測結論為甲醛釋放量超標。最后,廠家稱這個價格本來就很難買到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板材,因此只同意按合同定價由消費者自行選定板材,為消費者重新制作和安裝。
案例四
散熱器跑水泡壞地板家具
投訴舉報中心近日接到某物業公司的申訴,反映該小區的5戶業主由于改裝使用了北京某散熱器有限公司生產的散熱器,相繼發生暖氣跑水事件,因家中無人,發現較晚,地板家具全被泡了,損失十分慘重。當物業公司和業主找到散熱器生產廠家時,廠家售后服務負責人認為散熱器無質量問題,是小區供暖系統不適用該種散熱器,拒絕解決由此給業主和物業公司造成的損失。
經調查了解,該品牌散熱器發生跑水是因為散熱器鋼管被氧化腐蝕造成的,根本無法修復,只能重新更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