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尾隨一名男子,將手伸向對方口袋
該男子發現情況扭頭,小偷立即收手
該男子非常憤怒,抬腿踢了小偷一腳
被譽為“亞洲電子第一市”的賽格電子市場,地處深圳“鉆石寶地”的交通主干道深南中路與華強北路交會處,目前商戶近3500戶,市場從業人員數約1.2萬人,市場每日客流量達6萬-8萬人次,年交易額上百億元人民幣。
這個人流、資金流匯集的地方成了各路扒手大展拳腳的舞臺,偷竊案就像“肥皂劇”一樣每天上演,趴在樓梯間窗邊觀看小偷行竊,成了商戶們茶余飯后的例行節目。
扒手屢打不絕,商戶們擔心客商錢財被盜而影響市場形象,進而影響其經營,于是憤然舉報。本報記者連日來,在賽格電子市場暗訪觀察,通過文字及圖片記錄扒手瘋狂行竊的過程。
慣偷就像影視劇主角
電子市場商戶對扒手“如數家珍”,并憂心竊案頻發會影響生意
“看小偷啊,那里,那里……”12月8日上午11點多,賽格電子市場二樓電梯間傳出這樣的聲音。記者走進去看見,靠近玻璃幕墻欄桿邊,站滿了看客,他們有的一邊拿著手機對著外面進行拍攝,一邊叫道“哎呀!像素不夠”、“沒拍到鑷子伸進褲兜”……
這些看客其實就是賽格電子市場的商戶,電梯間被他們稱作“看小偷的地方”,他們在這里除了抽煙、聊天、吃飯,還可以現場觀看頻頻上演的“肥皂劇”,主演便是那些猖獗的扒手。對于長期在此的扒手,商戶們就像對影視劇的主角一樣如數家珍。
“這些扒手有四五十人,分為不同的‘派系’,活動的主要范圍在賽格電子市場靠近華強北路的小廣場到華強電子市場這區間。每個扒手派系都有頭領,他們會劃區域井水不犯河水行事。”據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戶介紹,這種狀況打而不絕,已經存在五六年了,特別是年關將至,扒手們更加猖獗。
商戶們說,各“派系”的扒手衣著光鮮貌似白領,他們協作扒竊,有背著電腦包堵住人路的,有在旁邊故意擠人轉移視線的,也有拿著報紙、雨傘藏著鑷子下手的。偷來的現金和手機等財物都轉交給頭領分配。
“每天上午11點左右,扒手們就會陸續過來,跟上班一樣。”商戶們介紹,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多,是扒手活躍的高峰期,因為這個時段路上的人多,而且大多是帶著現金來采購商品的。外國客商通常會攜帶大量外幣,而且缺少防備意識,因此成了這些扒手的“重要獵物”。
商戶們表示他們多次反映過情況,有關部門也經常打擊,但是這里的扒手打而不絕。扒手最近瘋狂作案,就連電子市場的老板、員工也經常被偷。他們擔心這樣下去,會嚴重影響這個區域的形象,進而影響市場的生意。
扒手們十分狡猾,偷到手就立即轉移財物,假如受害者發現被偷反抗,扒手依靠人多便圍住受害者。商戶告訴記者,此外,扒手們中還有專門望風的,扮作賣盜版光碟、假發票、假手提電腦的人觀察四周,發現巡邏民警就立即通知同伙收手,轉移到市場內暫避風頭,等巡警一走,這伙人又出來大肆行竊。
扒竊者 穿得文質彬彬下起手來毫不含糊
“快看,快看,這就是一伙扒手的‘老大’。”12月8日中午12點多,在賽格做了5年生意的陳先生指著幕墻外廣場上一個藍衣白鞋的男子說,扒手們偷到錢就會轉交給“老大”,像這個男子一樣的“老大”有四五個。不久,4名身穿夾克衫、牛仔褲的男子出現在藍衣白鞋的男子面前。檔主介紹說,這4個人就是“老大”的手下,別看他們穿得文質彬彬,下起手來毫不含糊。
說話間,記者看到,一名大胡子老外出現,4名扒手立即快步跟上去,1名扒手走到老外前頭,故意放慢腳步擋住老外的路,另外2名扒手從兩側緊貼老外,老外的眼光立即被這2人吸引過去,隨后,1名男子從手中的雨傘內拿出一把鑷子,伸進老外的褲兜開始扒竊,突然,老外發現褲兜有東西,一把將鑷子甩開,4名扒手見狀立即快步離去。
望風者 扮成盜版碟販子、兜售手提電腦者
12月8日中午12點15分,兩名扒手伺機作案,看見兩名巡警騎著一輛摩托車出現后,迅速罷手直接往賽格市場的大門內跑。記者發現,和他們一樣往市場大門迅速奔跑的人大約有30名男子。商戶們指著廣場上的盜版碟販子說,這些扒手很狡猾,安插在廣場上賣盜版碟的同伙一見巡警到了,就會向行竊的同伙發出信號。
扒手的同伙除了扮成盜版碟販子外,還會扮成兜售手提電腦的人。記者還發現廣場上的確有不少背著電腦包的人,一見路人便上前問道“要不要手提電腦”。商戶們說,這些人都是詐騙分子,電腦要么是偷來的,要么就是假的,他們一邊騙人一邊給行竊的同伙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