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每當這個時候人們都會想起“維權”這個字眼。長久以來我們在這一天關注更多的就是自己和那些“奸商”們的較量能否分出一個勝負。因為“奸商”所關注的是我們的錢包,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看緊自己的錢包。
我不能指責消費者的目光短淺,因為作為一個消費者,我也同樣擔心自己的“血汗錢”哪天一不留神被奸商們忽悠走——哪怕是被奸商們盯上也不是什么好事,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但是,今年的3.15,我真要感謝“中消協”,因為今年3.15的主題是“消費與環境”。這個題目提醒著我們每一個消費者,在關注自己錢包的時候也可以把目光放遠一點。因為說不定哪天,我們現在辛辛苦苦打官司、上法院的“維權”成果會被“奸商”們變本加厲的從我們,甚至我們的子孫后代身上找回去。
消費者和“奸商”之間的較量是長期的,也可能是無法回避的。但是我們無法否認,“奸商”確實在某些時候比我們消費者魔高一尺。他們在直接豪取強奪之后,又想方設法的迂回榨取:他們會肆無忌憚的去非洲砍伐熱帶雨林,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來買單;他們會無節制的浪費淡水資源,再讓我們向他們購買桶裝水維生,他們會制造冒著大量廢氣的交通工具,然后推銷他們的空氣凈化設備……
今年3.15的主題在提醒著我們:擦亮自己的眼睛,因為“奸商”們所看重的并不只是我們錢包里現在有的那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