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北京城區這種景象已經越來越少見了。2001年和2002年通過65個觀測點的多次觀測發現,北京雨燕現存的種群規模只有3000只左右。之前故宮的一項觀測顯示,1964年雨燕為360只,1974年為410只,2000年僅發現64只。前幾年的北京,每年4月到8月,翩飛的雨燕還是城區特景。但現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心里一種美好的回憶了。按這樣的現狀發展下去,2008年奧運開幕時,“福娃妮妮”將失去了它的原型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人們所喜愛的燕子
全國各地的各種燕子,都是南北遷徙的候鳥,春來秋往,定時守信。千百年來,我國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及民間傳說,與燕子有關的比比皆是,它們出現在詩歌、文賦、禁忌,甚至物候記錄中。
雨燕是著名的食蟲益鳥,一只雨燕在育雛期間一天能捕捉4000只~6000只昆蟲,一夏天就能吃掉25萬只蚊蟲,所捕之蟲排起隊來足有1公里長。人們對燕子筑巢于梁間檐下,始終抱著禮待和歡迎的態度,千百年來,燕子與人和睦相處,尤其在江浙一帶,人們把燕子是否愿在家中筑巢視為收成好壞、發財與否、甚至吉兇禍福的無形標準,有道是“燕子不入愁房”說的就是這一個道理。
每年的3月底是雨燕飛臨北京的時間,當年8月初它們將全部飛離前往南方過冬。北京城區是北京雨燕的主要分布和繁殖地,而遠郊區縣則相對較少。北京雨燕主要棲息在適宜建巢的古建筑物或仿古建筑橫梁的縫隙中。頤和園、雍和宮、前門、天壇、歷代帝王廟等地均是它們的重要繁殖地。雨燕的繁殖期在5月~8月,巢營于城墻、古塔、廟宇墻壁內,多置于難于接觸的較深的窟窿里。據統計,樓門上的一般距地在8米~20米之間,在它處的巢較低些,但不小于3米的高度。
冷艷的雨燕“殺手”
北京現在的城市建設,建筑形式向現代化發展,表面裝飾大量使用玻璃幕墻。據有關方面統計,北京的建筑玻璃幕墻的面積已經超過1000萬平方米,而這些看上去光彩奕奕的漂亮幕墻,卻成為鳥類特別是雨燕的無形殺手。
記者就雨燕的現狀采訪了北京市政協委員郭耕,他對記者說起,玻璃幕墻對鳥類的危害特別大。玻璃幕墻由于其反光和透明,經常導致鳥類撞上幕墻。郭耕告訴記者,曾經在某個動物救助站,有只受傷的鳥,野性十足,看見窗戶外面的藍天,對著玻璃就撞了過去,結果導致傷勢加重。
還雨燕一個安家之處
郭耕還告訴記者,雨燕數量急劇下降,棲息地的減少是一個主要的原因?,F在的建筑物,都未把鳥類能否棲息予以考慮,老式的帶屋檐的房屋越來越少,雨燕日益無家可歸。北京市內少量殘留的老式建筑,都已經被周圍的現代高樓所包圍,這讓原有雨燕的居住環境更加惡化。因為雨燕習慣于在那些建筑物的縫隙中筑巢,現在越來越多的現代建筑讓雨燕根本無處落腳。而原來的傳統建筑消失或古建筑被蒙上保護網,使雨燕的安家情況雪上加霜。
另研究發現,造成雨燕種群減少的原因,不只是老建筑的減少導致雨燕棲息地縮小。通過對雨燕食物鏈的考察,在食物鏈中通過富集作用積累的大量污染物也是威脅北京雨燕健康生存的原因。
針對北京雨燕只剩3000只的現狀,郭耕在政協會議上提出了在北京建設雨燕塔的提案?!坝暄嗨灰凑毡本┏R姷墓潘ㄔ炀托?這樣既便于雨燕棲息繁殖又能豐富景觀?!彼嬖V記者,雨燕塔在英國某大學里已經存在半個多世紀。他認為,只要在北京選擇合適的地點修建傳統的古塔,就能起到方便北京雨燕棲息的作用。在中國傳統的古建筑里,雨燕可以很容易找到合適的筑巢地,與建筑和人和諧相處。
恰逢記者采訪時,北京市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對郭耕的提案作出了回應,一、準備請專家論證建設雨燕塔的合適地點;二、就塔的數量、形式征求專家意見;三、同市財政溝通,解決經費問題。這不啻是保護雨燕生存的一個福音。雨燕塔的建立,不僅是2008奧運吉祥物京燕的一種形象擴展和延伸,是實施綠色奧運的一個舉措,又能通過對北京的特色物種的張揚和關愛,把自然保護、生物防治與民俗傳統繼承、燕京本土文化的發掘有機結合,達到綠色、科技和人文的共融。
每當燕子在上空飛舞嬉戲之時,總會有人想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詩句,這是何等一種喜興而幽雅的氣氛。希望通過對雨燕的保護,讓這種氣氛能延續下去,不要讓北京雨燕在它的發現地消失。
鏈接:
雨燕就是樓燕,正名北京雨燕。1870年,北京雨燕由英國人司溫侯在北京首次發現并科學記錄,因此得名。它隸屬于雨燕目雨燕科,體形酷似家燕而稍大,兩翼特形延長,飛時向后彎曲如鐮刀一般,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細縱紋。它們外觀呈流線型,飛行速度極快,飛速每小時可達110 公里,為鳥類中的飛行最快的一種鳥。樓燕有3個亞種,我國只有1個亞種即北京亞種。除分布于我國外,亦分布于中東地區,越冬于印度、非洲東部和南部。北京雨燕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之一福娃"妮妮"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