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高端訪談”播出喬治•夏勒博士專訪
Dr. George Schaller on CCTV-1 Top Talk on March 26
中央電視臺“高端訪談”記者水均益對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科學家喬治•夏勒博士進行了專訪。節目將在03月26日星期天晚上6點14分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播出(CCTV-1),并在27日新聞頻道早上7點14分重播。望大家關注!
今年喬治·夏勒博士已經76歲高齡,去年卻帶領WCS和新疆當地林業局工作人員于6-7月在西昆侖山調查了藏羚羊的產仔地,10-11月調查了帕米爾高原的馬可波羅羊的分布和數量。今年10將繼續帶領WCS以及西藏和青海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一起橫穿海拔5000米的羌塘北部無人區,開展為期2個月的野生動物調查工作。其對自然和野生動物的熱愛以及科學嚴謹的態度是普通人難以比擬的。歡迎收看對喬治·夏勒博士的高端采訪節目,更多地了解這個半個世紀以來最了不起的野生動物保護學家。
喬治·夏勒簡介
喬治·夏勒博士是20世紀最偉大的動物學家之一。他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中,一直致力于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從非洲的獅子、大猩猩,到亞洲的大熊貓和藏羚羊,他是許多長期研究項目的開創者和保護問題的揭示者。他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動物研究學家之一。榮獲198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金質勛章,1996年國際宇宙獎(日本)和1997年美國泰勒環境成就獎。夏勒博士出版了15本書,其中《塞倫蓋提的獅子》獲得了197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最后的熊貓》成為國際暢銷書。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簡介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縮寫為WCS)成立于1895年,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是一個致力于保護野生生物及其棲息生境的非盈利性國際性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保護組織之一。目前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的70多個國家開展有500多個野外項目。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策略是支持綜合的野外研究課題,培訓當地的自然保護專業人員。WCS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在中國開展研究工作,于1996年在上海建立了中國項目辦公室,于2005年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項目總部。自建立中國項目辦公室以來,WCS同中國政府、學術機構以及媒體有著多方面的聯系與合作。在云南、江西、湖北、四川、上海、東北的部分中小學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教師培訓班和課程;組織湄公河流域跨國境生物保護多樣性研討會;幫助建立羌塘自然保護區,開展對青藏高原地區生物多樣性的考察;開展有蹄類動物的保護研究;資助并協同組織中國境內野生東北虎和野生揚子鱷種群的調查,并成功地舉辦了"中國東北虎野生種群恢復國際研討會"和"中國合肥揚子鱷保護與放歸自然國際研討會";幫助成立了琿春東北虎與遠東豹自然保護區,幫助建設上海野生動植物鑒定中心;和國家瀕危物種進出管理辦公室,中醫藥界合作舉辦十多期"中醫藥瀕危藥用野生動植物保護研討會";并在上海、東北等地開展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