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中國的擴張
背景
除印度尼西亞,APP的最大投資地區就在中國。APP剛剛成立不久,就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控股公司,即APP中國控股有限公司。90年代,APP倚借在中國國內銀行17億美元貸款迅速擴張發展。
1999年2月,APP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其母公司 “金光” 來冠名金光紙業投資公司(中國),并在上海重組。金光紙業投資公司的法人代表為黃志源,他也是APP中國的執行總裁。雖然不再叫“APP”,但是從各個方面來看還是同一家公司。1999年金光紙業投資公司的成立,標志著APP在中國大肆擴張進程的開始。
到1999年年底,APP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綿紙生產者,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高質量紙產品和包裝紙產品的制造者之一。截至2001年,APP在中國已經建立了5個制造廠,每年復印紙和書寫紙的生產量達120萬噸;包裝紙的生產量達50萬噸;綿紙的生產量達10萬噸。APP的金東紙業今天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紙業制造廠。
盡管APP在全球范圍內負債累累,而且勉力維持在破產邊緣,可是2004年,APP在中國仍然繼續保持擴張政策:它在江蘇(金東紙業)配置了新的設備,在浙江建立了硬紙板制造廠(寧波APP紙業,APP控股25% 29 ),在海南建立了年產百萬噸的大型紙漿廠(下面將詳細介紹),租借并計劃購買上海新倫紙張廠。30 這些投資總計31億美元,其中70%是來自中國銀行的貸款。31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么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愿意為APP提供貸款支持時,中國銀行卻每次都樂此不疲。
APP債務危機以前,公司在海南、廣西和廣東經營了5個大型林場,合同面積為1800萬畝(100萬多公頃),但是實際的造林面積還不足10%。32 在2001年債務危機最嚴重的時候,APP在海南的人工林項目被迫暫停,APP在中國的業務面臨重組甚至是脫離APP的危機。同年,APP在中國又掀起了一輪擴張行動,在海南、江西、河南、湖南和云南等中國重要的林業大省建立了許多人工林投資項目。APP的策略在中國可以稱為“圈地運動”,這表明APP大肆搶奪森林和土地以期在重組后占有盡可能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