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云南森林告危
云南的生物多樣性
眾所周知,云南是我國野生生物種類資源和生態系統類型最為豐富的地區,并保存了許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類群,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并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地區之一。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復雜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生境條件,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云南省國土面積39.4萬km2,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1%。從已知的生物類群看,云南擁有高等植物16,411多種,占全國總數的46.8%;在14,760多種維管束植物中,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就有171種,占全國總數的44.0%。全省有脊椎動物1,836種,占全國總數的55.35%;我國公布的335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云南就有243種,占全國總數的72.5%,而且約占總數20%的物種為云南所特有或在國內僅見于云南。其生物豐富度值、特有度值和特有率,均列全國第一位35,被稱為“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
由于云南具有極為特殊和復雜的環境條件以及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云南的生物多樣性形成了一個完整不可分割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每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都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功能與作用。這就意味著,每一個組成部分的流失或改變,將會對整個生物多樣性系統帶來沖擊和破壞。而且,這種影響效應可能從一個物種、一個群落或生態系統所發生的變化開始,繼而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并在以后一定的時間內,以某種形式表現出環境的變化。36
金光集團APP云南桉樹林漿紙一體化項目
金光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的合作開始于2002年8月。短短一年以后,金光集團已經在云南圈定了2750萬畝的龐大的林漿紙基地。云南省林業廳的一份報告指出,金光集團計劃在思茅市造林1200萬畝,文山州550萬畝,臨滄市1000萬畝(見下表)。37思茅市和文山州的造林區已完成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報告,造林活動已經開始,臨滄市也已進行了初步協商,并營造了少量的試驗示范林。
金光集團在上述規劃地區成立了速生豐產林公司來具體操作桉樹造林活動。2003年,金光集團在思茅市瀾滄縣完成桉樹造林10萬畝。2004年在瀾滄完成32.6萬畝,在西盟和勐連(均屬思茅市)分別完成3.03萬畝和6.46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營造的清理整地工作,并部分的完成了定植。在文山州完成20.33萬畝的桉樹造林。到今年年底,金光集團共計可完成72.42萬畝桉樹造林。38
2750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給云南帶來了什么?
破壞天然林與“荒山造林”的謊言
對于在云南“跑馬圈地”2750萬畝以建造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的事實,金光集團對外界的說法是其在云南省承包的所有林漿紙一體化基地“全部是荒山(造林),整個云南100%都是荒山(造林)”。39
但實際上,如下所示,金光集團與云南省簽訂的規劃之中并沒有那么多荒山。在云南省林業廳給云南省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指出,思茅地區“宜林荒山面積不能滿足項目需要。隨著合作的深入,金光集團提出將漿紙材基地面積從600萬畝擴大到1200萬畝,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從思茅現有林地資源來看,無林地僅有280萬畝,如果要營造1200萬畝紙漿林,只能對現有林進行采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40
綠色和平組織在云南思茅市瀾滄縣謙邁鄉包谷地村調查時發現,在當地金光集團下屬金瀾滄公司所種植的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中,存在大量被砍伐后遺留下來的樹樁和沒有來得及運走的樹干,而其中大部分樹的胸徑超過了5公分。
中國國家《森林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采伐林木必須申請采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伐”。但是根據《新聞周刊》記者調對金瀾滄公司負責人彭清志的調查采訪,該公司并未辦理采伐證。41
大規模種植桉樹對云南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桉樹是桃金娘科的一個屬,原產澳大利亞大陸及附近島嶼,1770年發現并定名。中國于1890年最早引入廣西,后來陸續推廣到南方17個省市(自治區)。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植桉大國。
桉樹的大范圍引種曾有利于中國南方的荒山造林、四旁綠化以及工業原料的供給。然而,隨著時間的延續和范圍的擴大,尤其是桉樹單一樹種的大面積種植,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對土地肥力和水分的過度消耗而引發的土地退化、生產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小氣候變化在內的眾多生態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核心是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云南的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并且這種以山地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不同于一些平原地區,比如雷州半島和海南省。金光集團2750萬畝如此大規模的桉樹種植將會明顯的改變云南的生物多樣性。而生態系統的改變將會影響到作為國家戰略資源的物種和遺傳基因,進而危及國家的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