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島后,迅速鉆進叢林
浙江在線03月01日訊昨日上午10點半,一種叫河麂的動物來到了紹興湯浦水庫中央的一個名為“田螺山”的孤島,成了“島主”。
當在這里被“野化”幾年后,它們將被接回去。
河麂的另一個名字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并不陌生,叫做獐。它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也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在如今的紹興地區(qū)生活了,是最地道的“老紹興”。
河麂的皮、骨、肉都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市面上俗稱的“獐寶”,是幼獐吮吸獐奶后在胃中結(jié)積的奶塊,屬于名貴稀有藥材。由于大量捕殺,野外河麂已瀕臨滅絕。
嵊州的浙江省河麂種源繁衍基地從舟山引進成年河麂,如今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1100只,但河麂們也面臨著喪失野性的危機。
從去年開始,紹興市林業(yè)部門開始為河麂野化物色場所,最終的地點放在了湯浦水庫的孤島上。
昨天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嵊州的浙江省河麂種源繁衍基地時,工作人員正在對7只準備野化的河麂進行打標編號。記者只能遠遠地看著。工作人員暫時用繩子綁住河麂的腿,并用尼龍袋套住,擺放在竹筐中。
一個小時后, 7只河麂被運送到了湯浦水庫,隨后又轉(zhuǎn)運到快艇上,目的地是水庫中央的田螺山孤島。
10點半左右,工作人員解開袋子并放開繩子,有3只河麂居然先選擇在水庫中游個泳,等到工作人員走開后,河麂又悄悄地上了島,消失在島上的樹林中,開始它們新的生活。
為了不打擾河麂的生活,放養(yǎng)結(jié)束后,工作人員和記者就離開了田螺山孤島。科研人員透露,其中5只母河麂都已經(jīng)有身孕,到今年的六七月份,就會產(chǎn)出幼仔。
來源:新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