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為“波波”做胃鏡檢查。記者 王增芳 攝
昨天,郁悶的海豚“波波”更加郁悶了。餓了一天不說,嘴里還被插入2米多長的管子,屁股里也被插入軟管。“折騰”一番后,關心它的人才明白:它啥病沒有,只是想念太平洋了。
換菜譜它也不吃飯
“波波”是寧波海洋公園6只海豚中的一條。去年11月,它們從日本太倉海豚基地“移民”到寧波,其他5只海豚現在幾乎每天與游客見面互動,只有“波波”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波波”是它們中年紀最大的。它不是人工培育的海豚,長年生活在野外,去年9月被人類捕撈后被送到日本太倉海豚基地,接著來寧波。
它沒有接受過人工馴養,適應新環境比同伴慢,有點不喜歡人親近它。
“波波”雖然孤僻,但身體一直沒出什么毛病。可這幾天,它不知怎么了,看到食物只流口水,卻不愛吃飯。
食物不合胃口?飼養員給它換了幾回菜譜,而“波波”大部分時間視而不見,只是發呆,偶爾才挑著吃點,嘴里不時流出黏液。
請來上海專家診治
難道得了胃病?那得請個專家瞧瞧。
來自上海的動物醫學專家前天晚上到達,還帶來了胃鏡設備。胃鏡得空腹做,于是“波波”從前天開始就沒吃東西。
給210公斤的它做胃鏡檢查,可不是簡單事。
昨天早上,除了上海來的動物專家外,現場還有海洋世界的獸醫、2個助理、6個潛水員、10個岸上保護人員。大家先用一個大網兜住“波波”,再慢慢地將它轉移到擔架上。“波波”被抬到用海綿特制而成的“病床”上,潛水員不停地在它身上噴灑海水,安撫它,還給它蓋上毯子。
準備就緒!上海專家將一根2.2米長的導管和內窺鏡慢慢插入“波波”的嘴巴。考慮到給海豚打麻醉藥有風險,胃鏡檢查是在清醒狀態下進行的,隨著導管深入,“波波”覺得不舒服了,一邊扭動身體,一邊大口喘氣。
檢查后專家開“處方”
看著它難受的樣子,馴養師很心疼,不停撫摩它的額頭。
“有沒有潰瘍?”馴養師焦急地問。“一切正常,就是胃黏液多了點。”專家說。
胃鏡做好后,又用導尿管插入“波波”排便口,取了大便樣本,結果要等在實驗室做過細菌培養才知道。最后,工作人員吊稱了它的體重。
上海專家說,從上午的檢查結果看,“波波”的胃沒什么毛病。海豚是世界上最敏感的動物,可能是它還不適應人工環境,想念野生生活環境了。
專家建議:多讓它與同伴接觸,多開導它;更換目前的食譜,把從俄羅斯進口的多春魚、鯡魚改為從挪威進口的,雖然價格貴些,但品質、口味更好。
記者 盧科霞 實習生 吳彩虹
“波波”的病歷檔案
姓名:“波波”
性別:雌
年齡:5歲
體重:210公斤
身長:2.72米
簡歷:2004年~2008年9月,太平洋。
2008年9月~11月,日本太倉海豚基地。
2008年11月至今,寧波。
病癥:流口水,不愛吃飯。
心臟:未見異常。
胃:未見異常。
大便樣本:目前未見異常,有無寄生蟲7天后揭曉。
初步診斷:心情郁悶導致胃口不佳。
醫生處方:多開導它,更改食譜,把東海魷魚當水果吃。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