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0萬畝桉樹基地帶來的“三農”問題
金光集團在云南2750萬畝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項目的啟動,依然重復了某些地方發(fā)展中的問題。地方財政得雖然到了改善,但是加大了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風險。
“三農”問題被中央列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也被云南省政府放到首要地位,但在此項目的招商引資中,卻出現了剝奪農民的合法權益,把負擔轉移到農民頭上的問題。雖然,桉樹種植短期會使農民受益,但長期看來,極有可能導致當地部分農民返貧,一些中小企業(yè)面臨倒閉,工人下崗,影響社會穩(wěn)定,使各級政府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些問題包括:
第一,信息不公開,程序不合法
云南省林業(yè)廳的報告中指出,由于受政府行為干預的林地、林木流轉,其森林資源有未經具有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資質的單位進行調查,不能確保林權所有者的利益。區(qū)劃基地范圍,而且沒有群眾的參與,群眾的權、責、利不清,是否愿意也不清楚。
第二,承包租金過低,損害農民的利益,糾紛頻繁發(fā)生
根據2002年9月30日金光集團與云南省政府簽署的備忘錄,金光集團的紙漿林基地按50年每畝40元收取土地承包金(合每年每畝承包費0.8元),42 參與項目建設的群眾普遍認為土地租金偏低,遭到農民的激烈反彈,并因此引發(fā)了一些矛盾和糾紛。據《新聞周刊》報道,此類糾紛僅瀾滄縣一個鎮(zhèn)就發(fā)生了57起。43
第三,原有林產業(yè)受影響,農戶收入下降甚至返貧
金光集團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按云南思茅市瀾滄縣林業(yè)局的計算,造林任務可令2004年的人均收入增加100元,但隨著當地漿紙廠的日漸擴大規(guī)模,當地很多思茅松林將遭遇被采伐的命運——思茅松是可以長久為當地農民們帶來直接財富的樹種。一株思茅松一個月大概可以割五六刀,可以連續(xù)割脂20~25年,當地5500多采脂農戶此項的年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 在松樹被砍伐的村子,談起這事,有的農民禁不住哭起來。44
第四,影響企業(yè)效益和工人利益
云南省林業(yè)廳的一份報告中提到,思茅市的用材林面積實際只有2369.08萬畝。按預計的森林生長量來測算,近期思茅采伐的木材遠遠不能滿足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需求,極有可能出現因原料供應受限導致企業(yè)開工不足。這種情況帶來的后果是要么對現有林采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要么企業(yè)開工不足,工人下崗,生計受影響,影響社會穩(wěn)定。
第五,收購價格雙軌制,利益再次流失
據《新聞周刊》記者調查,每立方米思茅松的政府收購保護價接近300元,市場價大約為470元左右。如果金光集團在云南省的林基地規(guī)劃得以順利實施,僅靠再轉讓林木,協議價與市場價價差一項就可以獲利100多億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林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在集體林中,除了股份合作制林場外,商品材采伐指標沒有落實到林權所有者。實際林農只能靠依照林工商和企業(yè)制定的林木徑級大小規(guī)定,以活立木每立方米40、60、80元三個價格把指標出售給林工商和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