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5 16:02:44) 稿件來源: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
新華網甘肅頻道4月15日消息,十多年來,一個名叫石崗墩的地方悄然呈現出了一個神話般的綠色奇跡:這個曾經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如今種活了直接經濟價值已經超過1億元的5000多畝樹木,建成了50畝的馬鈴薯育種基地和5000畝的肉牛飼養基地。以此為依托,5000畝樹的大型植樹基地、甘肅最大的肉牛養殖場、國內最大沼氣發電廠、西北首個生物肥料廠,一個個奇跡在不斷締造!
誰也不會想到,締造“神話”的人竟是一名柔弱的江南女子,她就是甘肅金飛龍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張掖市飛龍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嚴玲。10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就是這名柔弱但倔強的江南女子用自己艱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讓石崗墩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在戈壁灘上創造了億萬財富的同時造福一方,而在她的心目中仍懷著一個百萬棵母親樹的宏大夢想,這又將是戈壁灘上不久的“神話”!
走近綠色奇跡
石崗墩位于張掖市南約25公里處,綠洲和戈壁在這里交接。3月22日,記者來到了這里,領略了一名江南女子締造的綠色奇跡。經過一段荒蕪的戈壁后,遠處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密密的樹林便映入眼簾,雖然樹木尚未吐絮發芽,但勃勃的生機讓人為之一振,這就是嚴玲和她的飛龍公司創造的綠色奇跡。
在去石崗墩的路上,就聽到隨行人員介紹,飛龍公司在戈壁灘上已經種活了5000多畝樹木,同時栽培馬鈴薯、養雞、養豬、養牛,他們雄心勃勃地規劃年存欄量5萬頭肉牛、20萬頭規模屠宰加工基地,利用牛的糞便、屠宰產生的污染物為原料,建設年發電量近千萬度的沼氣發電站,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農業產業鏈。在參觀中,記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態農業規模開發的巨大價值和廣闊前景!
除了一眼望不到邊的樹林,這里已經建成了一個占地近5000畝的馬鈴薯培育基地、占地20畝的酒廠、占地近500畝的肉牛飼養基地。在已建成的36間肉牛育肥牛舍里,記者看到牛舍里有數千頭膘肥體壯的良種肉牛,最大的有將近兩噸重。養殖場負責人張宏告訴記者,目前,在一、二期工程的牛舍中肉牛的存欄數已經達到了3000頭,三期工程正在建設當中,爭取在2009年年底達到肉牛存欄萬頭的規模,以滿足綠色環保能源項目沼氣發電的原料供應。由于河西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這里的牛肉肥美鮮嫩、品質良好,北京、山東、上海等地較大的肉制品加工廠都紛紛到這里訂購牛肉。但由于肉牛的生產周期較長、投入較大,一頭母牛一年只能產一胎,從小牛出生到育肥出欄,最快也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花費的成本將近兩萬元,普通農戶很難大規模養殖,所以,河西肉牛目前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為了抓住商機、搶占市場,獲取更高的利潤,也為將他們的事業進行得更加環保、更加綠色,公司還將建設母牛繁殖基地、肉牛屠宰深加工基地、沼氣發電站等項目。農場的張經理給記者簡單地算了一筆賬:按目前的市場價格保守計算,如按整頭牛賣,平均下來每斤牛肉價格在15元左右,按每頭牛產肉2000斤算,產值大約3-4萬元。而將牛屠宰后,進行切割、分部位出售,牛身上的里脊、肩胛部位的肉,就可以賣到每斤40元左右。一頭牛算下來至少能增值1萬元。如果能達到20萬頭屠宰規模,一年將會增收20億元以上。而這些牛在育肥過程中產生的糞便若直接用于施肥,有機肥料的作用不僅不能充分發揮,而且增加了病蟲害對農作物的侵蝕,進而形成了龐大的污染源。如果建成沼氣發電站,通過生物質能循環利用,既提高了環境保護質量,又使生物品質及衛生安全得到進一步提高和保障。產生的沼氣節約了煤和電,僅此一項,每年至少為企業節約資金約1190萬元。
江南女子戈壁灘創業
如今的嚴玲財富和名氣匯集一身,各種光環加身,但這些成就之所以被稱之為神話或者奇跡,就說明這些是常人難以完成和實現的,可想而知其中的艱辛和付出。石崗墩上的每一棵樹木、花草都記錄著她曾經的艱辛付出和艱難抉擇,在她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常人難以承受的淚水和困惑?
1982年,來自江蘇無錫的嚴玲在甘州這塊土地上開始了自己的商海生涯。她本是甘肅農科院張掖園藝場的工人,有一個溫暖的家。1986年她買斷了甘州針織廠,當時廠里僅有8名工人,設備破爛不堪。她憑著創業的激情,3個月后工人就增至300多人,訂單不斷、生產熱火朝天。天有不測風云,1989年她到上海去購買電腦繡花機回來的時候,合伙人和一個女員工把廠子里所有的資金一卷而空,服裝廠的經營一下陷入困頓。
第一次下海出師不利,嚴玲遠走新疆,由于各種原因她的事業沒有多大起色。1994年嚴玲從新疆經商回到張掖后,意識到在河西發展農業的巨大前景,加上她原本就是學農業出身的,于是嚴玲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開始籌劃到戈壁灘上種樹建農場。經過不懈努力,1997年她得到了甘州石崗墩灘5000畝戈壁荒灘的70年開發權,在戈壁灘上開始二次創業。“剛來這里的時候,沒水沒電、一輛卡車搭上篷布,就是我們臨時的辦公室和家。車旁邊砌個爐子,支起個鍋,就是我們的廚房,那時戈壁灘上的風特別大。記得有一次,一鍋面片剛下好,還沒來得及吃,呼的一聲狂風大作,連鍋都吹翻了,大家只好餓著肚子流著淚挨了一夜。”嚴玲告訴記者,她在種樹過程中栽的最大一個跟頭就是在戈壁灘上種銀杏樹。當時所有的人都種的是新疆速生楊,因為樹苗比較緊張,她為了不耽誤節氣,一下子購買了300萬元的銀杏樹,為了栽活這些銀杏樹,他們精心呵護,栽樹苗下的工夫不亞于養育孩子!可是由于銀杏樹不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過冬的時候全都凍死了。300萬元就這樣變成了一堆柴禾。“花了300萬元,我買到了一個千萬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教訓。”
種樹需要投入的資金量非常大,為了養活這些樹苗,他們想了不少辦法,先是利用開發出來的林地種甘草。1999年,她創辦了自己的酒廠。2004年,公司又開辦起養殖場,開始養豬、養雞。“啥事都很難吶!”嚴玲感慨道。令她最為難忘的就是養雞的那段日子,“因為雞白天不好抓,收雞的販子也是到晚上才來的,晚上雞罩眼(睡覺)了,好抓。每天到凌晨三四點鐘的時候,雞販子就來到農場收雞,天天如此,白天還要處理一大堆的瑣事,根本睡不成覺,幾個月下來,感覺人都要崩潰了。”生活上的艱苦自不必說,嚴玲的倔強也讓她在綠色事業起步階段吃了不少苦頭。最終經過她和她的團隊十多年堅持不懈的生態型開發,如今這里已經是綠樹成蔭。據權威專家評估,僅飛龍公司在戈壁灘上栽活的5000多畝樹木,直接經濟價值已經超過1億。江南弱女子的嚴玲成了商界強人。
3月22日晚7時許,記者見到從民勤視察回來的嚴總,在她身上絲毫看不出有江南女子的跡象,倒多了幾分北方人的豪情和爽朗。“我跟嚴總干了這么多年,給我的感覺她就像一個男人,很多時候她的辦事風格和氣魄是男人都難以企及的。”農場的張經理感慨地說。飛龍公司已經定下了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從今年到2010年,該公司將在年存欄量5萬頭肉牛和屠宰20萬頭肉牛項目的基礎上,建成日產沼氣量5700立方米、日發電97000千瓦時的沼氣發電廠,這將是甘肅乃至國內最大的沼氣發電廠。而在發展自己的產業、帶動石崗墩農場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飛龍公司的當家人嚴玲的眼光已經瞄向了更遠處。
戈壁灘成了“金銀灘”
戈壁灘如今成了“金銀灘”,嚴玲和她的團隊創造了億萬財富,讓她更加欣慰的是,她成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采用“公司+農戶”的形式,帶動周邊地區廣大村民一起致富。張掖市提出了打造“河西肉牛第一品牌”的目標,飛龍公司的肉牛養殖則走在了張掖同行的前列,目前,她公司的養殖規模最大、存欄的肉牛頭數也是最多的。隨著公司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戶的養殖積極性,進一步擴大了肉牛的養殖規模。
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肉牛養殖采取的是公司+農戶的方式。首先由農戶將小牛飼養7到8個月,體重達到700-800公斤左右,成為“架子牛”之后,再由大型養殖場根據牛的品質統一收購,集中育肥3到5個月后,增重至1.5噸以上方能出欄。飛龍公司向附近村民購買架子牛的同時,還向村民購買農作物秸稈,以做飼料。“在此之前,那些玉米稈、油葵稈之類的,我們一把火都給燒了,上到地里當成了灰肥。上百畝地,每年累死也就能掙個三四萬元。自從飛龍公司開始養牛以后,我們家養的架子牛,種植的農作物秸稈,全都被飛龍公司買去了,現在一年能掙十五六萬元。”38歲的石崗墩村民汪安東高興地給記者介紹。汪安東經營著一個二三百畝地的小農場,因為加入了飛龍公司的肉牛養殖產業鏈中,他們家每年可以多收入將近10萬元。
百萬棵母親樹的綠色夢想
在別人看來都應該知足或者享受的時候,嚴玲又將目光投向了更遠,在她的心中還有一個在別人看來完全是神話的夢想,在她的心中懷著一個百萬棵母親樹的宏大夢想!
嚴玲告訴記者,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癥”,對整個地球的威脅是咄咄逼人。甘肅省是我國荒漠化嚴重的省份之一。近年來,甘肅省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8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高達16億-64億元,僅1993年河西走廊地區發生的“5·5”沙塵暴就給甘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6億元。而防治荒漠化是人類共同的責任,甘肅金飛龍公司、張掖市飛龍公司決心用實際行動為防止荒漠化做出自己的貢獻。目前,該公司已經上報有關部門并計劃啟動實施“中國母親樹項目”工程,呼吁全省、全國人民行動起來,為治理荒漠化貢獻一份力量。該項目計劃在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地區開展“我栽一棵樹、留下一片綠”——培植“母親樹”活動。每年植樹10萬棵、造林10000畝,10年百萬棵樹木成林后,將形成長33公里,寬2公里的防護林帶,可阻擋沙塵暴、凈化空氣,改善當地人的生活環境,并擁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嚴玲動情地說:“開展‘母親樹’活動,是防止沙漠化,實現‘人進沙退’的一項重要工程,是人類、全社會的一項偉大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才能栽一棵樹、管一棵樹、活一棵樹,造一片、成一片、綠一片。而‘在戈壁灘上栽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娃還要難’,是生活在沙漠邊緣人們的一句口頭禪。我們要用母親的愛心,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去關心、愛護每一棵樹,使之茁壯成長,讓中國荒漠化的土地變成綠洲,讓黑色的龍卷風、黃色的沙塵暴在綠色的長城腳下退去!”
就在記者即將離開時,我們才知道,在今年開春后,嚴玲帶領飛龍公司的“娘子軍”們在茫茫戈壁上經過1個多月的突擊,已經植下了“中國母親樹項目”工程第一批10萬棵樹,嚴玲的百萬棵母親樹的綠色夢想已經開始實施,記者的心中頓時溢滿了綠色的希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