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和民 2009年06月04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沈陽一只流浪貓孤獨地走在鐵路上。 人民圖片
北京市流浪貓狗目前大約有100萬只左右,數量眾多的流浪寵物對城市居民生活有著很大的潛在危害。
至今,人們所知的人與犬貓共患的疾病約有60多種, 其中危害較大的常見疾病有10多種,如狂犬病、弓形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結核病、皮霉菌病等。病原可以通過接觸、呼吸或經口等途徑傳播,有時通過蚊、蚤、蠅等傳播。流浪動物的排泄物、嘔吐物、尸體可能帶有病毒而與家養寵物相互感染,最終威脅到飼養動物的市民。在我國,狂犬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多年居各類傳染病之首,狂犬病的死亡率幾乎是100%。北京市每月到“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就診的人數就有近萬人,其中大多是被流浪貓狗抓傷、咬傷。
為什么流浪動物的數量不斷激增?原因在于一些市民對寵物的愛護不夠,導致寵物常常走失。在國內,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寵物登記制度,所以這些走失的寵物很難再找到主人而成為流浪動物。一部分流浪貓狗是因為患病后被主人丟棄的。流浪動物有驚人的繁殖力。以貓為例,雌貓一年繁殖兩次,每胎平均生5只,一年就是10只,而幼貓在生長到六七個月達到性成熟后又可繁育后代。如果沒有人為控制,這些流浪貓的后代的數量就會以幾何數字增長。
我國治理家養寵物和流浪動物的工作已經啟動。以北京市為例,自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止,已經為8226只流浪小動物實施絕育手術。如今,參加公益活動的動物醫院有39家,救助志愿者團隊有11個,平均每月可為1200多只流浪動物做絕育手術。同時,像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北京人與動物環保科普中心、精靈之家救助同盟等流浪動物救助組織已陸續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