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清朝初期的原東三省總督府,歷經滄桑后損毀嚴重。近日傳來消息,有關方面終于對東三省總督府這座不可移動文物,開始了搶救性維修。
東三省總督府是沈陽故宮的同期建筑,是沈陽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它于清政權踞東北時建成,一六四四年清入關后成為留都府,一七四七年變成盛京將軍府,為當時最高軍政機關。東三省改制后在此設立東三省總督府。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張作霖在此辦過公,張學良的“保安司令部”也曾設于此。一九三一年后這里又做過奉天省政府。
目前,搶救性維修已經開始。記者來到總督府,看到這座危樓的東山墻已經搭好了防護架,沈陽古建筑公司的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沈陽古建筑公司的項目部部長李光均介紹,東山墻是總督府損壞最嚴重的地方,若沒有墻根底下的凍土做支撐,墻體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他說,樓面處理好后,施工隊伍將到樓內對漏風漏雨的屋頂及腐爛的木質大梁進行維修。此樓的搶救性維修工作將持續二十天左右。
本著恢復文物原貌的原則,施工單位在維修過程中將總督府拆除的磚瓦全部編號,重新組磚時再按磚瓦的原位修復
【轉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