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09-07-10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劉暢
市民捐贈的大綠海龜。
專家呼吁家養寵物不要隨意放生 本報訊 (記者劉暢 通訊員陳男、趙剛貴攝影報道)昨天上午10時,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深圳海洋世界出動車輛和人員,到羅湖區中興路紅館,救護一條由市民尤小姐捐贈的大海象魚。此外,寶安區公明鎮的陳先生上午11時也自己開車,運送一只綠海龜捐贈給海洋世界。 上半年接受10起市民捐贈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深圳海洋世界共接受了近10起市民捐贈。特別明顯的是,一些企業因經營原因,不能繼續飼養,轉給捐贈給海洋世界的水生動物明顯增多,如一家電子廠的海象魚,一家酒樓的三條大龍躉,以及這次捐贈的大海象魚等。 據了解,這條捐贈的海象魚長1.2米,重30公斤,在紅館中生活了8年,年齡約15歲。由于抓捕環境惡劣,海洋世界工作人員用了近1個半小時,才成功把它抓起來。除了體表有外傷外,海象魚一切良好,現在在隔離池中檢疫。1個月后,它將被放到亞馬遜雨林池中向游客展示。 而昨日捐贈的大型綠海龜在陳先生家已經養了10年,現在體重20斤,年齡約14歲。來到海洋世界后,它被放在海龜島中,同其他海龜家族一起愉快生活。 捐贈淡水動物住滿“愛心池” 據悉,目前海洋世界接待淡水水生野生動物的能力,基本上已經飽和,需要進一步建設場地來接納。而接納海洋動物的能力,空間較大。 據悉,淡水水生動物都被放養在“亞馬遜雨林”中,這是一個“愛心池”,里面的7條海象魚、8條尖嘴鱷、2只烏龜、12條紅尾貓、6條淡水鯊魚,它們都是市民捐贈的。 至于海水的水生動物,海洋世界的接納能力很強,如鯊魚可以養在全國最大的鯊魚池中,水體約600立方米;海龜可以養殖在海龜島里。其他還有數十個海水水體,合計400立方米。 對于救護的本地陸生野生動物,海洋世界在其康復后,就會放生到其原來生活的地方,如馬巒山放生大蟒蛇等。 專家:家養寵物放生應交由專門機構處理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園淡水水生動物的救助主要針對的是市民家里養殖的大型水生動物。以前市民家中主要養金魚、錦鯉等普通品種,現在養殖的品種越來越奇、個頭越來越大,比較典型的是尖嘴鱷和海象魚,還有鯊魚,這些都是兇猛魚類。 如海象魚原產地在亞馬遜河流域,作為觀賞魚引進我國,一旦長大,家里養不了,如隨意放生到水庫中,它就會吃很多水庫中的小魚,對本地生態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兇猛的尖嘴鱷也會吃掉很多本地水體的魚。 養殖人員呼吁,市民家養的寵物不宜在野外放生,應由專門的機構來處理,以防外來物種影響本地的水生生態。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