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06日18:47 來源:搜狐科學
“安山下扣,吃的不夠;撈魚摸蝦,餓死全家。”
張志明,是住在麗江老君山上的一位純樸傈僳族村民,曾是當地最出色的獵人,擔任著名保護動物專家龍勇誠的研究向導之后,“與美麗的滇金絲猴結下了深深的情緣”。
張志明人地兩熟,對當地各獵手的活動都十分清楚,也了解這山里的各種“獸路”、“禽道”。因此,他在這一帶從事反盜獵活動顯得“駕輕就熟”,遠比派三五個正式巡護管理人員駐扎在這有用得多。他還常常以身作則,向當地村民示范如何引進優良農作物品種和先進生產方式來改善自己的生產生活,摒棄早已日趨舉步維艱的傳統狩獵習性。他常掛在嘴邊的有這么一句話:“安山下扣,吃的不夠;撈魚摸蝦,餓死全家。”
獵人也是動物生態學家
經過數年來如一日的跟蹤巡護,老君山猴群的發展也趨于正常,種群增長量達到每年10%以上,所以現在老君山上猴群的數量已增至250只左右。同時,這些經歷也使得張志明成了真正的滇金絲猴專家,為滇金絲猴物種的復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滇金絲猴又叫“黑白仰鼻猴”,屬于世界矚目的珍稀瀕危動物,是金絲猴屬中最為特化的一個物種,滇金絲猴僅分布在我國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云嶺山脈,金沙江、瀾滄江之間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據初步調查,滇金絲猴尚存13個種群,約2000只,十分珍貴, 對滇金絲猴最大的威脅是濫獵行為。
張志明就是這樣成功轉型。他原來是麗江老君山上一個純樸的傈僳族獵人,擔任研究向導之后,“便與美麗的滇金絲猴結下了深深的情緣,成了這一帶近200只滇 金絲猴和其他瀕危動物的‘守護神’,他隨時都在關心著動物們的安危。此事傳開后,當地林業部門正式任命他為滇金絲猴保護宣傳員。”
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