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04日08:23 中國甘肅網
在甘肅河西走廊這段古絲綢之路上,一度銷聲匿跡的狼,如今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在一些地方成為隱患。
狼群繁衍成災
“清晨我們去地里澆水,突然發現3只狼,兩黃一黑,距離也就10多米,當時真是嚇了一跳。不過它們一見到人,就順著水渠跑了。”玉門市黃閘灣鄉梁子溝村村民韓斌說,回憶一個多月前與狼的近距離“遭遇”,至今仍心有余悸。
玉門市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局長何濤介紹,今年2月以來,據群眾反映,全市幾乎半數地方有狼出沒,一些村民在田間勞作和放牧時,看見過狼或被狼跟蹤過,還有一些羊被狼咬死。
在地處祁連山區的甘肅中牧山丹馬場,狼群似乎已繁衍成災。“我們現在幾乎天天能接到家畜被狼攻擊、咬死的報告,開春那陣尤為突出。”山丹馬場有關負責人趙劍甲說,他們養有2.5萬頭牦牛,去年秋天以來,因狼已損失至少400頭以上。牧工們見過的最大狼群有7只,場里今年不得不專門組建驅狼小分隊。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副局長張國棟介紹,近兩年,關于狼群成災的反映,在河西走廊地區較為普遍。
殺還是不殺?
由于財產損失嚴重,且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在河西走廊,殺狼呼聲逐漸高漲。“再過兩年,狼就該吃人了!”肅北縣黨城灣鎮烏蘭布勒格村村主任祁德力圖帶著情緒說:“狼像狗一樣,一窩就下好幾只,要是不殺還真說不出個好辦法。”不久前,他家的十來匹小馬駒,已有7匹被狼吃掉。而去年,狼群共咬死他家20多頭牦牛,每頭價值1000元到4000元不等。
為保護村民人身安全,也是消除村民的恐慌,5月8日,玉門市不得已組織力量獵殺了一只狼。張國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狼對于草原保護有利,但報復心很強,尤其當幼崽受到傷害,會持續對人進行攻擊。除非萬不得已,殺狼這個口子現在還不能開,一開也難禁。”
如何“與狼共處”?
狼為什么會到村莊、牧場獵食?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人們的保護意識強了,狼的食物多了,繁殖加快并成災。一些地方還將狼的到來視為生態好轉的重要證明。
但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并不完全認同這種觀點。“狼來的原因不只是生態好轉這么簡單。”張國棟說,一些地方人類對野生動物領地的侵犯還在有意或無意中持續,主要是圍欄、開墾、開礦,嚴重侵占和破壞了野生動物棲息地、水源,黃羊等許多野生動物不得不到村莊附近尋找食物、水源,處于食物鏈高端的狼自然也會尾隨而至。
張國棟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認為,狼又來了,表明野生動物保護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今后如何“與狼共處”,將是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來源:農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