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動物博物館“瀕危”
2009-08-31

[2009-8-31 11:10:28] 都市時報

動物博物館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設計理念

編前 昆明是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遺產、多彩的風土人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種底蘊,在這個城市里的一個個博物館中得以濃縮,其精華部分以各種不同形式呈現在市民面前。去年,昆明市提出了建設“博物館之城”的目標,全市的博物館從去年的19個增加到現在的65個,并且將在年底達到100個。然而,這些博物館在哪里、有哪些,館藏著什么寶貝,各自有什么不同特色,大多數市民卻都不甚了解。

為此,本周我們專門對昆明市內的博物館進行了一次探訪,力圖挖掘出各種隱藏在其中、很少為人所知的“昆明之最”,以饗讀者。

記者劉玲 也許大家不知道,在北市區龍泉路家樂福附近,有一個中國最大、最專業的專題性動物博物館——昆明動物博物館。該館收納有65萬號動物標本,在全國都是數得上號的專題性博物館。然而令人遺憾的事實是,博物館內形態各異、豐富多姿的生物標本經常與館內稀少的游客形成鮮明對比。

“每年經營成本在200萬元左右的博物館,門票收入僅僅只有20萬元左右。”這樣一來,作為動物博物館館長的梁醒財,只有常年帶領團隊辛勤創業,才能“挖肉補瘡”,利用幫助外單位制作動物標本所得的利潤,來平衡動物博物館的經營虧空。

昆明第一

動物博物館在全國都名列前茅

動物博物館建設在教場東路32號昆明市動物研究所內,紅褐色的外墻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比較莊重,而館外大大小小的垃圾桶及外墻裝飾都采用動物形態設計,兩種風格相交融,博物館的整體設計端莊卻不失活潑。

據介紹,昆明動物博物館于2000年開始投資興建,2006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重要項目及中國科學院重點支持的兩大博物館之一。昆明動物博物館的建設同時得到云南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博物館占地面積為1885平方米,建筑面積7350平方米,由東、西兩樓組成,主要由科普館(展示面積約4800平方米)、科研標本庫、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等組成。目前庫藏標本65萬號,是我國熱帶、亞熱帶動物種類、數量收藏最多的標本庫。

具有如此殊榮,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昆明最大、最專業的專題性動物博物館經營慘淡?日前的一天下午,我們身臨其境,以游客的視角參觀這座收藏了65萬號標本的動物博物館。

館藏豐富

65萬號標本立體陳列栩栩如生

走進博物館一樓展廳,首先出門迎客,與參觀者“打招呼”的是草叢中悠閑漫步的亞洲象群。展廳里,溫順的“象爸爸”和“象媽媽”把年幼的小象圍攏在中間一起散步,這樣很直觀地就能表現出亞洲象善良而溫順,容易被人類馴化,而且對自己的同伙很友愛的性格……

動物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說:“其實,昆明動物博物館并不像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博物館一樣呆板。我們博物館的外觀和展廳設計都采用了世界一流自然博物館的現代設計理念,首先打破傳統格局,使展示廳中的動物標本不再是單個陳列,而是動物實體與生態景觀相結合。而且,展示廳周圍還采用大量逼真的圖片、照片、大型森林生態系統來襯托單一的動物標本,同時配備有先進的聲、光、電、多媒體及全息投影等多種技術模擬的生態系統及科學生動的解說……”

環游動物博物館,我們可以和恐龍、大象、獅子、老虎等兇猛動物擦肩而過,也可以沉浸在鳥鳴花間、魚游淺水、蟲聲唧唧的田園氣氛之中,每種動物的外形設計都那樣逼真。博物館甚至還設計出一個迷你的熱帶雨林,在聲、光、電效果的配合映襯之下,仿佛各種類型的動物正悠然和諧地生存在熱帶雨林中。

經營尷尬

市民嫌票貴不進博物館

“昆明動物博物館的設計曾經受到不少外籍人士的好評,但就是無法招攬更多本土人士的注意。”據博物館館長梁醒財統計,長久以來,到動物博物館參觀學習的大多是學校組織集體參觀的中小學生,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這其中,偶爾也有到昆明旅游的外籍游客。”

這些年,令梁醒財最遺憾的事情是,目前以家庭為單位參觀博物館的人所占分額極少。館內經常只有一些不需要購買門票的爺爺奶奶帶著同樣優惠門票的小孩子一起參觀。“由于老人往往缺乏相應的知識,不能對孩子進行講解,這種斷代參觀所獲得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采訪中,梁醒財向我們講述了一段令他痛心疾首的經歷。“曾經有一次在大門口遇上一對母子。當時小孩子跟媽媽說想要進來參觀一下。”令梁館長意想不到的是:面對小孩子的要求,那位媽媽卻三番五次地拒絕,并和小孩子交換條件說:“我們別進博物館了,省下來的錢可以到前面吃肯德基去。”

動物博物館開館時,門票通過物價部門定為每人40元,團隊可以優惠。

動物博物館通過舉辦各種科普活動提高門票收入,但情況依然得不到好轉。就在今年5月份科技周期間,打出了一家三口30元套票的低價,但還是應者渺渺。

事實上,在昆明動物博物館的一系列運作中,就有不少網民提出建議和質疑:門票過高、宣傳不夠、商業氣味濃厚損害了其公益性使命等問題。

對此梁醒財說,不進行商業活動,自己都難以為繼,怎么還能“照亮”別人。按照該館的規格,在全國同類的博物館中已經是票價最低的了。青海省西寧市的一家動物博物館,規格比昆明動物博物館低,票價賣到了每人70元,游客還是比這兒多。

近日,招商銀行昆明分行聯合云南省旅游局、昆明動物博物館共同推出“1元暢游、昆明動物博物館科普歡樂季”活動。該館希望借此活動,增加其知名度和廣大市民對動物保護研究的了解。

另類業務

博物館能讓家寵“復活”

“要看動物就到動物園,動物博物館好像太專業。”走在街頭,已經運營了3年的昆明動物博物館幾乎讓所有受訪者都感到陌生。雖然多數市民從未參觀過昆明動物博物館,可大家都已經習慣性地為它扣上了生澀、枯燥的帽子。

在動物博物館,令眾多市民聞所未聞的事情很多?;訁^、擁有IMAX建設條件的電影院、咖啡吧、書吧、網吧……這些讓梁醒財如數家珍的都是昆明動物博物館里相應的配套設施,由于經費短缺,這些“寶貝”都已經閑置多年。

還有一項就是,昆明動物博物館擁有一支技術精良的制作團隊。他們在承接外單位動物標本制作的同時,也對市民開展標本制作的業務。

據介紹,如果誰家的寵物死了,只要將動物的皮革送到動物博物館,博物館的標本制作師就能根據動物本身的特征及市民的特殊需求,通過手術造型等手段,將死去的寵物重新“復活”。對此項業務,昆明動物博物館只收取較少的成本費和手術費。

延伸閱讀

3億資金助昆明建“博物館之城”

記者傅碧東 昨天上午,昆明市政府與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簽訂了《“博物館之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從今年到2011年,由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分期籌資3億元資金,通過提升現有國有或非國有博物館,形成博物館集群效應,在數量和質量上基本達到“博物館之城”的目標。

省、市領導陳勛儒、楊遠翔、李培山、田云翔、李文榮、廖曉珊、汪葉菊出席了簽約儀式。

據介紹,在項目合作中,由市政府提供優惠政策、資源支持,從2009年到2011年,由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分期籌資3億元資金。在對昆明現有文物建筑或掛牌保護歷史建筑進行維護和修繕的基礎上,擬建立38處非營利性博物館,新建6座博物館,改造3座非營利性國有博物館或非國有博物館。通過提升現有國有或非國有博物館,形成博物館集群效應,在數量和質量上基本達到“博物館之城”的目標。通過本項目合作打造的各類博物館,應達到國家要求免費展覽的時間、次數以及大部分免費長期開放的要求,并由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組織開展相關研究、培訓、展示等活動。

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室參事、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顧問任玉嶺在致辭中說,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和處于被中斷、被廢止、被遺忘、被消失的境地。為此,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在去年建立了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首先就把目光瞄準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云南,基金會十分看好昆明的發展,相信通過“博物館之城”項目的簽訂,昆明將能夠成為中國的“洛杉磯”、人均擁有博物館最多的西部城市。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文榮表示,2008年,昆明市作出了充分利用文物資源大力發展博物館業的決策,明確提出了通過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人均擁有博物館的數量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把昆明建設成為“博物館之城”。通過一年的實踐,昆明市的博物館總量已由2008年8月前的19個增加到了65個,并將在今年底達到100個。通過“博物館之城”項目的實施,必將把更多蘊藏在民間的文化資源,由地下收藏變成地上收藏,由私家獨享變成公共分享,帶動全市人民共同參與到昆明博物館業發展的實踐中來。

來源:生活新報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