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09:16作者: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華龍網訊 (記者 詹遙)專家拿著動物標本、面具,模擬起青蛙、大猩猩等,開起了動物聯合國大會。昨日,作為“院士專家渝州行”的活動之一,北京麋鹿苑博物館副館長郭耕走進江北區華新實驗小學,以這種幽默有趣的方式為1200多名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講座。 一人召開動物聯合國大會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形象地了解各類動物,郭耕開起了“動物聯合國大會”。“我是大猩猩,是和人類最接近的動物。”說著,郭耕就從講臺下拿出了一個大猩猩的毛絨玩具,開始了動物聯合國大會的“入場儀式”。隨后,郭耕又變換著聲音,用標本、面具等,扮演起老鼠、青蛙動物來,并以自我介紹的方式,讓孩子們熟悉了這些動物的特點,以及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 “我們人類最厲害,可以用機械砍樹,不用自己動手。”動物介紹完了,郭耕又讓自己當起了人類代表,在所有動物面前說自己有多“了不起”。“這不是夸獎,砍樹是不對的。”還沒等郭耕這位“人類代表”說完,下面的孩子已經坐不住了,紛紛幫動物申討。 在“動物”和孩子們的抗議下,“人類代表”終于反省、悔過,并尋找與動物們和諧生存的辦法。 孩子們提前上網查資料 接下來,郭耕又為孩子們講解了許多綠色環保知識,講座雖然持續了約兩個小時,但現場的孩子們沒一個開小差的。 到最后的互動環節了,現場的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向郭耕提出自己精心準備的問題。“大熊貓不是只吃竹子嗎?為什么大熊貓也吃在竹林里抓到的竹鼠呢?”“麋鹿的樣子像很多動物,那它的叫聲更像什么動物呢?”孩子們連珠炮似的問題,讓郭耕都不知道先答哪個了。 科學老師王老師說,孩子們知道郭耕副館長是研究麋鹿的專家,在前一天就上網查了相關資料,準備了問題。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