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2 10:46:00 來源: 天津網-每日新報(天津)
劉長惠 半月前看到央視的一檔節目,報道了哈爾濱一位姓王的出租車司機在一次出車時撿到了一只受傷的小狗,于心不忍的他將其帶回家后細心照料,而且從此一發不可收。最多時竟然收養了130多只流浪貓、狗。為此,王師傅不算寬敞的房子幾乎被這些小動物“占領”,每月的收入也大半用于購買貓糧、狗食。家里污穢不堪,街坊鄰居意見很大。老伴每天洗刷仍難除腥去臭。屢勸無效,王大娘向法院提出了離婚起訴,險些就家庭破裂。 這些年,飼養寵物之風日盛,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愈益凸顯,而且就目前來看,似無良策以對。一方面,以貓、狗為代表的寵物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家庭,登堂入室,很多還成了家庭的中心,大有取代獨生子女成為老老少少的共愛之勢。另一方面,馬路邊、樓巷里時常有它們出沒的身影,寵物傷人的事件時有耳聞。一方面,不少人對它們愛得要命,恨不得同食共寢,須臾不離才好。另一方面,也有人對這些小生靈恨得要死。網上隔一段時間就有虐貓、虐狗的視頻出現。 近日,一部《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被媒體披露,且立刻引來眾議。草擬此法的專家以及部分擁護人士認為此法的推出將可通過法律保護動物,解決它們遭虐待遺棄的問題;可建立動物主人的責任機制,減少政府投入;可防止養殖污染,保護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可弘揚“憐憫生命”的美德,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等。除了這些意義、道理擺了一大堆,該法草案中最突出之處還在于將虐待、濫殺動物的責任由以往的道德譴責層面上升到需承擔民事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的層面。換言之,如果再有虐殺動物的行為,實施者有可能要進班房。 對此,熱愛動物的人士自然是拍手稱快,極力支持。但反對者卻也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我國目前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溫飽尚未解決,當此之際,花這么大的精力去關注寵物的權益,是否有獸道高于人道之嫌?況且,中國人口眾多,飼養的寵物正以幾何級數日增,如果再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護勢必會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 我個人認為,保護動物沒錯。這是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社會文明程度逐漸提升的標志之一。從原始社會的“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到今天人們紛紛將寵物引入家庭就是人類進步的標志,我們不能以仍有少數人尚未溫飽就將對動物的保護問題無限期推后,這樣看問題實際上是片面、不科學的,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但我同樣認為,有關飼養寵物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也不容忽視。在全面調查、分析,找到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法之前不宜過早推出此法。否則,新法一出就需屢修屢改也不利于維護法律的尊嚴和穩定。 至于最受關注的承擔責任,特別是刑事責任問題,我也反對一概而論。對于那些動機不良,故意虐殺動物者可讓其受到法律(包括刑律)的制裁,而對其余情況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在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吃狗肉甚至是吃貓肉的習俗,對其如何界定?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