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的主要木材供給國存在比較嚴重的非法采伐,因此中國的企業也卷進了全球的非法木材貿易之中。例如,位于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天堂雨林,非法采伐的比例達到76%-90%,而且當中有不少被出口到中國。據綠色和平估算,2004年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的原木中,有157萬立方米沒有出口國方面的記錄,它們很可能是從印度尼西亞非法采得,然后偽造馬來西亞原產地證明走私到中國。
綠色和平森林保護項目的施鵬翔認為:“非法木材貿易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關注,而且中國也多次在國際協議中承諾打擊非法木材貿易。我們呼吁政府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停止非法木材進口。”
非法采伐和非法木材貿易對森林資源造成極大的破壞。世界銀行警告,如果猖獗的非法采伐得不到有效控制,印度尼西亞的低地雨林將會在10年內消失殆盡。“中國對林產品的需求有過半要依靠進口滿足,因此政府和企業應該盡力配合木材生產國,打擊非法采伐和非法木材貿易。”施鵬翔建議:“如果容許非法采伐繼續破壞森林資源,木材供給國將不可能為中國持續地供應足夠的木材。”
近年,國際上有頗多指責中國進口非法木材的聲音,但綠色和平的報告強調發達國家對森林破壞也有不可回避的責任。中國的林產品出口量在過去10年增加了4.5倍,而且主要是銷往歐美日等發達地區。綠色和平通過實地調查發現,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非法木材在山東臨沂的工廠被加工成為建筑用的膠合板,出口到英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等國的十多家公司。
“隨著經濟全球化,歐美日市場上充斥著‘中國制造’的木制品。如果中國進口了非法木材,這些國家也消費由非法木材制造的產品。”綠色和平森林保護項目國際顧問Tamara Stark女士強調。“它們擁有與中國一樣──甚至更大的責任,因為它們的人均消耗水平遠遠超過中國。”
盡管如此,但假如中國的人均紙張消耗量從現在的36千克增加到美國的人均水平(301千克),將需要額外消耗16億立方米的木材,相當于全世界一年的木材生產量。事實上,中國林產品消耗的增長已經對全球的森林資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過去10年,全球的木材供應量增加了1.08億立方米,同時期,中國國內林產品消耗量增加了5967萬立方米。換而言之,全世界每多砍兩棵樹中,就有一棵是為了滿足中國林產品需求的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資源制約問題已經引起高度關注。在剛過去的十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強調要“抓好資源節約工作”,利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促進中國走向“節約型經濟和節約型社會”。從4月1日開始,國家將對一次性筷子和實木地板征收5%的消費稅。
“我從事森林保護工作十多年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針對木材消耗的稅收政策。”來自加拿大的Tamara Stark女士頗感到驚喜。“歐美日的高消耗水平是不環保,也是不公平的。我衷心地希望,中國可以創建一種不需要以破壞森林為代價的發展模式。”
[i] 《共同的責任:中國和全球林產品消耗對森林的影響》是由中國綠色和平和國際綠色和平的研究員經歷一年的時間,根據中國、中國林產品供給國和出口國的海關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以及在中國和歐洲多次的實地調查撰寫而成。
非法采伐:如果木材的采伐、加工、運輸和銷售觸反了國家法律,就構成了非法采伐行為,例如沒有取得許可證就進行采伐、在保護區內進行采伐、超額采伐或走私木材。
天堂雨林:位于東南亞和太平洋群島上,是亞太地區最大的熱帶雨林,同時也是全世界破壞速度最嚴重的原始森林。中國是天堂雨林最大的木材市場。
(綠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