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流浪貓去留之爭急需立法
2009-11-02

2009年11月02日03:01   京華時報

  由于容易產生一系列的擾民問題,喂養小區內的流浪貓狗一直是爭議問題。(本報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夏永 攝

  近日,天通苑西一區陸續發生6起流浪貓被打死的事件,五區26號樓的居民也一直飽受了跳蚤困擾,懷疑和流浪貓有關。居民和流浪貓的相處不“和諧”,萬科星園小區目前也在征詢居民們關于小區內流浪貓治理意見。隨著天氣轉涼,社區內的流浪貓的生存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法律方面的空白使得究竟是善待還是扼殺成為一個永恒且無解的話題。

  小區內的流浪貓應該善待還是驅趕甚至扼殺。

  豐臺、朝陽、西城、昌平等地的多個小區

  德 外

  德外一個小區的助養人王女士說,和她一樣的助養人有4個。從2005年起,他們收養了近20只流浪貓,除幾只小貓被帶回家中收養外,其余都在小區內放養。

  起初,貓叫聲讓不少鄰居很反感,“發情期貓確實叫得厲害,而且三四個月就能下一窩小貓。”為了讓居民能和流浪貓友好相處,王女士等人自己出錢給貓咪做絕育手術,“母貓手術費80元,住院費70元,這個價錢是醫院給流浪貓的優惠。”王女士說,他們還給個別“好斗”的公貓也做了絕育,“就是怕吵到鄰居。”此外,王女士等人每天都會清理投食點的垃圾,并且特意將貓窩搭建在院墻的角落處,不讓它們待在人家窗臺下。

  記者看見,兩個投食點都非常干凈,沒有貓咪的“殘羹冷炙”。貓窩搭在院墻的角落,相當整潔,并且離居民樓較遠。居民李先生說,以前那種不絕于耳的貓叫聲已漸漸消失了,數量也基本得到了控制,都是老面孔。目前,流浪貓對大家的生活基本沒什么妨礙。

  給該小區流浪貓做絕育手術的醫院醫生介紹,居民帶流浪貓入院做絕育手術,可出示由居委會等有關部門的證明,凡能證明是流浪貓的就可享受優惠。該醫生還說,目前不少寵物醫院都有對流浪貓的優惠政策,但具體的操作則依各醫院自身情況而定。

  天通苑

  今年夏天,因為有流浪貓死于地下室內無人發現,五區26號樓的居民飽受了跳蚤困擾。近日,天通苑西一區又陸續發生6起流浪貓被打死的事件。

  居民李女士說,小區內一直有不少愛貓人士在義務助養流浪貓,為了防止流浪貓繁殖過快,她還曾自掏腰包給貓咪做絕育。但記者了解到,由于小區面積較大,很難管理,大多居民只是進行喂養,接受絕育手術的母貓不多。由于繁殖速度較快,小區內的流浪貓現已增至70余只。

  一些流浪貓在居民窗下搭起了窩,喂貓人送來的食物和貓的叫聲都讓一層居民難以忍受。“不及時清理確實很臟,味兒不好。”居民郝先生說,小區里的流浪貓在交配期的叫聲讓人反感,常聽低層居民抱怨被吵得無法入眠。尤其是今年夏天,聽說“跳蚤事件”與流浪貓有關后,大家對此事意見更大了。郝先生說,流浪貓也是有生命的,大家不該傷害他們,但確實不能忽視流浪貓泛濫對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采訪中,不少居民都表示尊重流浪貓的生存權,但是應該盡快解決其收養和繁殖過快的問題。

  甘家口

  55歲的姜阿姨住在西城區甘家口一個社區內。姜阿姨在17年前撿到第一只貓,從此和貓結下不解之緣,不論在哪,只要看到有貓被遺棄,姜阿姨都會撿回來。家里養著78只貓,小區內養著13只貓。

  姜阿姨養的貓都有名字,貓很聰明,叫誰都知道。每天早晨5點到8點,晚上4點到6點都是喂貓的時間。貓主要吃貓糧、罐頭,有時用雞胸肉和紅燒魚改善伙食。

  姜阿姨說,雖然養這么多貓,但是沒有和鄰居發生過矛盾。有時出門鄰居還會幫忙喂貓,給貓添水喝。談到養貓之道,阿姨說十幾年來照顧貓的經驗就是要講究科學養貓。首先要干凈,主要給貓喂貓糧,在貓的盤子里不存東西。“喂飯容易有蒼蠅,鄰居會有意見的。”其次就是要在貓六七個月的時候做絕育。成年貓撿回來后要做絕育,體內外驅蟲,讓貓不再繁殖。

  彩虹城

  豐臺區彩虹城小區內的流浪貓很幸福,它們不但能夠住進貓窩里,還有自己的愛心賬戶。彩虹城社區居委會環境委員周少玲說,一開始小區內的流浪貓無人管理,由于好心人到處放食,導致環境臟亂差,社區居民對此很有意見,但是社區內一些愛貓的人士不同意將貓送到相關部門,擔心貓得不到好的照顧。為此,居委會牽頭為貓做了貓舍,規范對流浪貓的收養。

  目前小區內有50多只流浪貓,分布在五個區域內。去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居委會和物業在社區里建立了流浪貓愛心基金。所得到的善款主要為貓做絕育和看病。最近天氣涼了,居民們還為貓舍鋪上墊子,讓貓溫暖過冬。

  動物專家 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 秦肖娜

  >>現狀 京城至少20萬只流浪貓

  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會長秦肖娜說,首都愛護動物協會曾在2004年最后一個季度開始,到2007年第一個季度結束,對北京市流浪貓生存狀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共有20萬只左右的流浪貓生存。這是中國民間組織第一次對流浪貓做比較貼近實際的調查,而此前更多的是以理論進行推算,不符合實際。流浪貓生存環境不好,繁殖率低,工作人員通過近距離觀察,發現流浪貓的平均壽命在三年左右,所以到現在,流浪貓的數字不會有太大變化,也不會以幾何概率增加。

  對于流浪貓的來源,秦肖娜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城市拆遷后,居民一般不把寵物帶走,被拋棄的貓只能流浪。外來務工人員在過年過節、農忙或發生家庭變故等需要回家時,會將動物拋棄。很多年輕人養寵物,在遇到畢業、結婚、換房等情況下會把寵物扔走。貓販子也會將賣不出去的或者有病的貓遺棄。還有實驗室內做過實驗的貓有可能被遺棄。在外流浪的貓還會繼續繁殖,生出小貓。

  >>探因 流浪貓臟亂擾民是誤解

  秦肖娜說,流浪貓和部分人不能和諧相處,建議大家用寬容的心態看待。

  秦肖娜認為,需要改變居民認為流浪貓很臟的思維。人和貓共患的病很少,弓形體蟲病存在于帶蟲卵的貓糞便里。密集飼養場的哺乳動物糞便才會有,散養的貓不會有。另外,貓身上的跳蚤和人身上的是兩回事。只要不近距離和貓貼在一起就不會有事。這種跳蚤脫離了貓的身上也活不了。

  關于貓的叫聲,其實貓在發情期會叫,通過絕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2008年開始,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和衛生局合作,在小湯山醫院為貓做絕育、免疫。給流浪貓一定的食物、水,過冬的防治,利用流浪貓控制鼠患,減少鼠藥投放,減少對土的污染,效果很好。

  >>解決 可利用流浪貓解決鼠患

  “政府有專門的財政撥款鼓勵為流浪貓做絕育、免疫。對待流浪貓要科學,而不是通過打、殺、虐待的方法。”秦肖娜說,政府有專門的機構收留流浪貓,民間也有很多組織有專業知識、積極的態度,對動物基本需求和照顧有了解,通過絕育免疫抑制消極方面,保留積極方面,保持干凈、科學喂養、文明投放食物。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還會通過發揮貓的積極方面控制鼠患。

  “可以理解不喜歡貓的人,但是和諧社會需要寬容的思想。”秦肖娜認為,科學的態度、寬容的心態、多元化的思路社會才能更加和諧。指責多大部分是因為不了解,她希望少一些非理性職責,通過社區志愿者努力和政府專門的撥款為貓做絕育,解決社區內流浪貓問題。

  法律專家

  中國社科院法研所教授

  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項目組負責人 常紀文

  立法制約遺棄寵物

  目前,北京城區的流浪貓不少來源于居民搬遷和流浪貓之間的交配,也有一些人因好玩而養寵物,但新鮮勁過去就不喜歡了,遂將其遺棄。

  常教授稱,專家們提出了很多有關限制、懲戒遺棄動物方面的條文。其中,第五章“寵物動物的法律保護”,涉及到寵物生命和數量等敏感問題,并對養犬、貓人的資格等做了較詳細規定。比如,第七十條中提到的申請養犬、貓登記的單位、組織和個人應符合的條件包括“未發生過遺棄、虐待動物的行為”,八十一條中明文表示“禁止養犬、貓人遺棄所養犬、貓”。

  此外,在建議稿的第十一章法律責任中還規定了違法者須負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警告、罰款、責令具結悔過、責令改正、責令限期改正等。罰款實行個人和單位有別的分類罰款,即對個人處1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常教授指出,由于法律分工的不同,“動物保護法”一般不能規定刑事責任,需在刑法中予以規定。因此,專家組特別要求修訂刑法,增設虐待動物罪、傳播虐待動物影像罪和遺棄動物罪。記者在建議稿中看到,“違反本法規定,故意遺棄動物,數量較多,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威脅公共安全等嚴重后果的”、“違反本法規定,故意虐待動物,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等情形,都屬于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當前居民自發喂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流浪貓的生存環境,但如果小區內流浪貓狗較多影響居民生活,常教授個人建議居民將其送往民間公益收養機構。

  本報記者 李慧博 吳旖旎

  (李慧博 吳旖旎)

來源:騰訊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